专栏名称: 国家人文历史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原名《文史参考》,“真相、趣味、良知”,为学术界搭建话语平台,为新锐者提供思想阵地,为文史爱好者营造精神家园。
51好读  ›  专栏  ›  国家人文历史

Q&A|历史上中国的穆斯林主要来自哪些教派?

国家人文历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17-05-04 19:44

正文


经公众号“历史研习社"(微信ID:mingqinghistory)授权转载,有删节。

伊斯兰教自7世纪中叶的唐朝传入我国,经宋、元、明、清一千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回、维吾尔、塔塔尔、柯尔克孜、哈萨克、乌兹别克、东乡、撒拉、保安、塔吉克十个民族最主要的宗教信仰,全国穆斯林人数逾2300万,占人口1.7%(2010年六普数据)


众所周知,伊斯兰教教派林立,中东地区教派冲突不断,那么中国的穆斯林都是来自哪些教派?各个教派的发展历史又是如何?我们今天来梳理一下。


中国穆斯林人口比例图


逊尼派是主流,亦有什叶派民族


伊斯兰教分为两大教派,即逊尼派和什叶派,全世界约85%-91%的穆斯林隶属于逊尼派;什叶派约占10%-15%的穆斯林人口,主要集中于伊朗、巴基斯坦、伊拉克与印度四个国家。


与世界的总体情况类似,中国绝大多数的穆斯林属于逊尼派。只有聚居在塔什库尔干的塔吉克族信奉什叶派中的伊斯玛仪派,又称七伊玛目派。我国的塔吉克族属于高原塔吉克人,是新疆南部操东伊朗语部族的后裔。他们信奉的宗教仪式简单,一般不设立清真寺,多分散进行宗教活动,不举行五时拜功,只进行晨礼和昏礼,不专门封斋或朝觐麦加,塔吉克族也是新疆各少数民族中世俗化程度最高的民族。


此外,柯尔克孜族早在10世纪中叶就开始信奉伊斯兰教什叶派;新疆莎车地区部分的维吾尔族信奉什叶派中的十二伊玛目派(什叶派中最大派系)


能歌善舞的塔吉克族


不拘泥的教法


中国的穆斯林中逊尼派是主流,他们大多数源于伊斯兰教逊尼派四大教法学派之一的哈乃斐学派。


所谓教法学派就是伊斯兰教的法学,因为单靠《古兰经》无法给出日常生活与宗教行动中遇到的复杂情况的答案,因此从8世纪开始伊斯兰教法(沙里亚法)与一系列补充解释教法的学派建立起来,其中最著名的是哈乃斐派、马立克派、沙斐仪派和罕百里派四大教法学派。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哈乃斐派由阿布·哈尼法(699-767)创立,最初流行于伊拉克的库法附近,注重类比推理而不拘泥于教条,是较为灵活宽容的一派。


西安化觉巷清真大寺,中国最古老的清真寺初建于天宝元年(742)


“老教”——格底目


尽管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已逾千年,但中国教派分化的历史并不长,仅有300多年的时间,且追根溯源绝大多数来自于阿拉伯和中亚地区。


在中国传播最广、人数最多的是格底目教派,它是中国最早的伊斯兰教派,“格底目”在阿拉伯语中意为“古老”,因此该派也被称为“老教”。


回、东乡、撒拉、保安等民族都信奉该宗派。格底目保守、温和,既反对标新立异,又不干涉其他教派和门宦的事务。恪守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和各项功课,如“念、礼、斋、课、朝”五功,注重传统和习俗。由于长期受到汉文化影响,教派的中国文化特色明显,如葬礼时要穿白鞋、扎白带、戴白帽,过“头七”、“三七”、“百天”、“周年”等等。


格底目在教权上实行教坊制度,往往一个教坊以一个清真寺为中心形成独立的宗教团体,教坊之间互不隶属。中国最早的伊斯兰教宗教教育——经堂教育就是由该派的胡登洲(1522-1597)开设的,它对伊斯兰教的传播作用巨大。


事实上,伊斯兰教从唐代传入直到明代都没有发生教派分裂。直到明末清初,苏菲主义传入后,出现苏菲主义派别,而那些仍然坚持原有教义的派别则被称为格底目,因此该教派名称直至18世纪才出现。


北京的格底目穆斯林做礼拜


四大门宦与“陕甘回变”


早在10世纪,伊斯兰教中神秘主义色彩浓厚的苏菲主义就传入中国;明末清初时,分别在内地与新疆形成门宦与依禅。


所谓门宦是苏菲主义派别在回族穆斯林中的通称。在苏菲主义的影响下,一些穆斯林专注于精神修炼,建立起道堂进行用功修炼、布道说教,他们的宗教活动中心也从清真寺转向了道堂。


一些来自名门望族的宗教导师成为教主,拥有数量不等的清真寺或教坊,教徒和教主之间产生依附关系,教主逐渐被神化,他们的陵墓和拱北(教主墓上的圆顶建筑)受到教徒们的朝拜。


在甘肃、宁夏、青海等地逐步形成了40多个这样的门宦,其中最著名的是虎夫耶、库布忍耶、嘎迪忍耶和哲赫忍耶四大门宦。


临夏华寺门宦的拱北


四大门宦中人数最多的是哲赫忍耶,它由甘肃阶州(今武都)的回族人马明心(1719-1781)朝觐麦加后建立。它与虎夫耶的花寺门宦针锋相对,马明心提出一系列改革方案,“入其教者皆有周济,人情贪利,附之者逾众”,受到下层教众的广泛欢迎,一度被清廷称为“新教”。


但是哲赫忍耶多次参与反清暴动,乾隆年间马明心因为与花寺门宦在教理和礼仪上存在分歧,导致新老教派斗争,最终发展成声势浩大的反清起义。1781年与1783年两次起义被镇压,双方死亡近2万,史称“乾隆回暴”。


同治年间该派又领导“陕甘回变”,太平天国运动使西北防务空虚,回民伺机叛乱企图建立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对非穆斯林汉人进行屠杀。从1862年至1873年,持续十年后,方被左宗棠镇压。回变主导人就是哲赫忍耶第五代教主马化龙。


“陕甘回变”后被摧毁的城镇


依禅教派与大小和卓


苏菲主义传播在新疆形成依禅教派,因其宗教领袖称为“依禅”(意为他们)而得名。依禅派由17世纪自称是穆罕默德后人的麦赫杜米·艾孜木传入新疆的喀什噶尔,随即在17世纪末获得南疆的宗教和政治统治权,南疆伊斯兰教进入全盛时期。


依禅教派重视苏菲经典与修行,主张克制、禁欲,通过神秘主义的直觉,入神、参悟,以认识安拉,达到“人主合一”。该派宗教仪式狂热,念经时配合各种动作,崇拜圣徒,朝拜圣墓。


最具苏菲主义特色的旋转舞


麦赫杜米·艾孜木有两个儿子,长子玛木特阿敏、次子伊斯哈克都自称“和卓”(波斯语,原意“显贵者”,对“圣裔”的尊称),他们通过传教成为南疆六城的宗教领袖,但兄弟间为统治权发生争端。以玛木特阿敏为首成立白山派(教徒戴白帽),以伊斯哈克为首成立黑山派(教徒戴黑帽),彼此相争300余年,至20世纪两派才逐渐泯灭。


乾隆年间的大小和卓叛乱,即是白山派发动的。大和卓波罗尼都、小和卓霍集占两兄弟于乾隆二十年(1755)占领喀什噶尔、叶尔羌等地,二十二年(1757)杀清军副都统阿敏道,拥兵自立。次年乾隆发兵讨伐大小和卓。二十四年(1759)大小和卓兵败西逃,天山南路重新纳入中国版图,清代中国统一战争结束,清朝疆域臻于极盛。


乾隆平定大小和卓


源自瓦哈比派的伊赫瓦尼


到了清末民初,中国的伊斯兰教又有了极大的发展,那就是伊赫瓦尼派和西道堂的出现。


伊赫瓦尼,阿拉伯语意为“兄弟”,是一个非常年轻的教派,被称为“新派”、“遵经派”、“新行派”等。它由东乡族人马万福(1859-1937或1853-1934)创立,他是东乡县果园村人,被人称为“马果园”。


从十八世纪开始,阿拉伯大地上瓦哈比派迅猛兴起,势不可挡。1888年马万福前往麦加朝觐、留学,学习瓦哈比派经典。1892年回国后,他就和一些著名的阿訇、哈吉们探讨瓦哈比派教义,提出“凭经立教”、“遵经革俗”的主张。他提出包括:不聚众念《古兰经》,一人念众人听;不高声颂赞;不多做“都阿”(祈祷);不朝拜拱北等十条纲领,被称为“果园十条”。


他们以改革者的姿态在甘肃临夏一带传教,受到了格底目和各个门宦的强烈抵制。马万福1918年得到西北军阀的马麒、马步芳父子的支持开始在甘、青两省占有优势。


经过虎嵩山等阿訇的一系列改革,提出与其他教派各行其是、互不干涉的原则,伊赫瓦尼派和各门宦及格底目的关系缓和,在宁夏地区开始广泛传播。伊赫瓦尼派在教坊制度上与格底目类似,教坊间互不干涉,没有严密统一的宗教组织,清真寺也实行“董事会”制度,成员为教民推选。


要注意,该派虽然受瓦哈比派很大影响,但绝不同于瓦哈比派。一是因为产生教派的国情有差别;二是瓦哈比派遵从四大教法学派中最保守的罕百里学派,而伊赫瓦尼派依然遵奉在中国广泛传播、灵活宽容的哈乃斐学派。


伊赫瓦尼派的改革者虎嵩山


“汉学派”——西道堂


西道堂同样是清末民初发展出来的新教派之一。它由甘肃临潭回族人马启西(1957-1914)创立,因为格外注重伊斯兰传播方式的本土化而被称为“汉学派”。


马启西出生于阿訇家庭,幼习经文,科举考试中了秀才,阿拉伯文与汉文造诣都很高。他本是虎夫耶支派北庄门宦门徒,1901年脱离北庄门宦成立金星堂,1909年改名为西道堂。该派既是宗教团体又是社会经济组织,倡导实业办教,分工合伙经营商、农、牧、副各业,从事生产。


西道堂清真寺


在教理上,遵奉“五功”等伊斯兰教基本信条,同时以本国文化发展教理,兼容格底目和哲赫忍耶等多家礼仪风俗。教权结构类似门宦,教众对教主具有依附关系。1914年马启西被杀,马明仁继任教主,经过不懈努力逐步发展壮大。但1946年马明仁死后,道堂上层收敛财物,下层则陷入贫困,西道堂就此走向衰落。


中国伊斯兰教派系一览(部分翻译与文中不同)


虽然中国分化出这么多教派,但他们之间的宗教分歧并不大,大多是逊尼派,都承认四大哈里发为正统,都遵从哈乃斐派教法,它们也都多少受到什叶派的影响,大多数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比起中东的教派来说更加世俗与灵活。


参考文献:

丁明仁,《伊斯兰文化在中国》,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金宜久,《伊斯兰教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张志华,《中国伊斯兰文化要略》,宁夏人民出版社,2010.


好 文 推 荐


侯亮平唱了三次的《智斗》背后有哪些真实历史:胡传魁、阿庆嫂有没有原型?刁德一到底姓蒋还是姓汪?

《人民的名义》开播以来,侯亮平唱了三次《沙家浜·智斗》,阿庆嫂到底怎么不寻常?刁德一到底姓蒋还是姓汪?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沙特买军火的那些事儿:豪掷千金仅仅出于军事上的考虑吗?

在军火采购上,沙特素以出手大方、交款痛快而闻名,深受各国军火商青睐,建立在海量石油美元基础上的沙特军队,装备了大量全世界最尖端的武器装备,但王爷们难道只会“买买买”吗?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百万雄师攻占南京,究竟是哪支部队最早入城并将红旗插在总统府上的?

1949年4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究竟是哪支部队首先攻进南京并把红旗插上了总统府,立下这不世之功?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点击图片,查看所有往期杂志


国家人文历史

微信ID:gjrwls

长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