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时拾史事
那些你从别的地方看不到的历史八卦,展现历史最生动的细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历史与秩序  ·  120年前的上海老照片,别有风情 ·  2 天前  
烟台公安  ·  全年384天!为啥? ·  2 天前  
海峡导报  ·  痛悼!他于昨日逝世,出生于福建 ·  3 天前  
海峡导报  ·  痛悼!他于昨日逝世,出生于福建 ·  3 天前  
全知识  ·  2024年度精英少年天梯小报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时拾史事

单骑定荆州:刘表年轻时比刘备还猛

时拾史事  · 公众号  · 历史  · 2017-04-07 11:49

正文


许多人对刘表的印象,不外乎是昏聩暗弱、胸无远略、不思进取。这大概是受到了《三国演义》等小说、影视、戏曲中的人设的影响。实际上,年轻时的刘表颇具雄武之气、豪侠之风,堪称一时英杰。若非如此,他也不可能在乱世中稳坐荆州八郡、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当然,刘表晚年确有很多失策(人无完人,独裁者不论怎么聪明,总会有一些失误之举),《三国演义》因剧情需要将其晚年失策进行放大渲染,容易给人留下片面印象。



刘表,字景升,兖州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省邹城市)人,出生于汉顺帝汉安元年(142年)。刘表的青年时期,正是东汉末年“党锢之祸”的年代。刘表因参与太学生反对宦官的活动,也被列为“党人”,遭到追捕,四处逃亡。直到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发生黄巾起义,汉灵帝害怕党人与黄巾军联合,才解除党禁,并将党人中的一些代表人物笼络进入朝廷当官。号称“八俊”之一的刘表,也被辟为大将军掾(何进的大将军府的属官,分管兵事、选官、刑狱、营建等某一方面的具体事务,据《后汉书·百官志》,大将军府有掾29人)。此时,刘表已经42岁了。


刘表在大将军府约三、四年左右,中平六年(189年)发生了汉灵帝驾崩、汉少帝即位、何进被杀、董卓入朝执政、废少帝立献帝等一系列重大事件。董卓执政后实行了行政体制改革,不再设置专由外戚担任的大将军一职,大将军府撤销,其属官分流安排至其他部门任职。董卓为笼络人心,积极为原来受迫害的党人平反,刘表因为曾是党人,受到优待,特升任北军中候(汉代禁军分南北二军,北军宿卫宫城,职责尤重,北军中候为北军的最高指挥官)


刘表任北军中候的次年,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关东诸侯联兵讨伐董卓。长沙太守孙坚响应号召,出兵北上,并借机公报私仇,杀死了荆州刺史王睿和南阳太守张咨。刘表临危受命,出任荆州刺史,负责前往稳定荆州局势。


一、赴任之前的荆州危机



刘表所要去的荆州,在东汉时还是夷汉杂处的荒蛮地区,民风剽悍,向来号称“难治”,加上汉末政局动荡,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削弱,东汉王朝在荆州地区的统治秩序面临瓦解。刘表的前任刺史王睿,出自名门大族太原王氏,也是当时的名士,但没有处理好和所辖郡县的关系,于任上被长沙太守孙坚所杀。太守擅杀刺史,即使是在汉末丧乱的年代,也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严重事件,但在荆州却的的确确地发生了。因此,对于当地的行政主官来说,荆州无异于危机四伏的杀身之地。刘表之出刺荆州,说是“临危受命”,毫不为过。


在刘表赴任之前,荆州的统治危机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一)袁术入侵


董卓废帝之后,袁绍出奔冀州投靠冀州牧韩馥,袁术则出奔南阳投靠南阳太守张咨,各自结连地方势力对抗董卓。袁术到南阳时,适逢南阳太守张咨已被孙坚所杀,袁术遂趁机占有南阳,尽得其众。南阳郡不但是荆州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郡,而且是荆州与中原地区交通联络的枢纽,从荆州其他郡去往长安、洛阳,都必须经过南阳。因此,袁术占领南阳,意味着切断了荆州南部各郡县与中原地区的联系,对中央政府控制荆州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刘表前往荆州赴任时,袁术屯兵鲁阳(南阳郡鲁阳县,今河南省鲁山县),阻止刘表南下,刘表“不能得至”,只能乔装改扮,瞒天过海,“单马入宜城”(南郡宜城县,今湖北省宜城县)。


说明袁术势力之入侵,是荆州政局混乱的重要外因之一。


(二)宗贼强盛


宗贼,即地方豪族势力割据乡里,与郡县政权对抗,官府视之为贼,故称“宗贼”。东汉本就是豪族社会,尤其是在县以下的乡村,地方强宗大族势力横行,郡县长官都必须征辟这些强宗大族的成员作为属官,才能办成事情,否则寸步难行。当时的豪族大多在乡里建筑坞堡以自卫(其形制、功能可参考福建土楼或中世纪欧洲、日本的城堡),在地方政权削弱之时,这些豪族势力往往以坞堡为中心割据一方,甚至攻克郡县、执杀守令,成为严重的政治问题。在王睿被杀、袁术入侵之后,荆州宗贼更加无所顾忌,进一步加剧了荆州政局的混乱。


(三)郡县叛乱


受各地豪强宗族势力的影响,一些出身豪族的太守、县令也时常兴起叛乱,不服中央和州政府的号令。孙坚杀王睿,就是这种“以下犯上”风气的体现。据《三国志·刘表传》裴注引《战略》记载,刘表在赴任时遇到的阻力,除了袁术之外,还有“吴人苏代领长沙太守,贝羽为华容长,各阻兵作乱。”根据上述记载可见,孙坚在出兵北上时,留下同乡苏代为长沙太守,将长沙郡作为自己的独立王国,四处侵扰邻郡。南郡的华容县县长贝羽(汉制,大县称令,小县称长)也起兵作乱,不服州郡管辖。华容县位于南郡、长沙、江夏三郡交界的云梦泽畔,为水陆交通要津,苏代、贝羽之乱,切断了荆州最南端的武陵、零陵、桂阳三郡与荆州北部的联系,对本已陷入混乱的荆州局面来说,可谓雪上加霜。


据《后汉书·郡国志》,荆州州治在武陵郡汉寿县,但在刘表赴任时,一路上乱兵重重阻挡,就算能过得了袁术设在鲁阳的关卡,苏代、贝羽也不会放他顺利达到武陵。因此,刘表这次南下,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二、刘表治荆州


王睿死后,留下的是一个叛乱、分裂的荆州。刘表初来乍到,除了一张“荆州刺史”的空头支票以外,手中无钱无兵,在当地也没有任何人脉资源,只能潜伏过关,“单马入宜城”(对于一个曾经在官兵重重追捕之下逃亡了十几年的人来说,倒也驾轻就熟,不算太难),可以说是筚路蓝缕、白手起家。然而,不出数年,刘表在荆州就“开土遂广,南接五岭,北据汉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


好厉害!刘表是怎么做到的呢?


(一)与蔡氏联姻


在豪族社会,地方行政长官必须和豪族搞好关系,比如起用豪族中的成员为属官,才能进行有效的地域管理和控制。刘表在来荆州之前虽然也在全国小有名气,但他和荆州豪族还不熟悉,他需要一个渠道,来建立和加强与荆州豪族之间的联系。这一点难不倒刘表。刘表的办法是:政治联姻。


东汉绿釉陶狗


据清代学者卢弼编撰的《三国志集解》引《襄阳耆旧传》载:“汉末诸蔡最盛,蔡讽姊适太尉张温,长女为黄承彦妻,小女为刘景升后妇,瑁之姊也。”刘表选中的联姻对象是襄阳蔡氏。为何选中蔡氏?原因在于:第一,“汉末诸蔡最盛”,蔡氏是当时荆州最大的豪族之一;第二,蔡氏不排外,而且有与中原名士联姻的家族传统,身为“八俊”之一的刘表,是蔡氏理想的联姻对象。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刘表依靠蔡瑁家族在荆州的人脉关系,拉拢其他豪族,迅速组建起了最初的行政班子。


《三国志集解》说蔡氏小女为刘表“后妇”,意味着刘表还有前妻。但这个前妻很可能在刘表早年逃亡期间就已离异或病死,从而为后来刘表在荆州的政治婚姻打开了方便之门。


(二)诱杀宗贼帅


在蔡瑁等人的帮助下,刘表邀请部分文化层次较高、愿意顺服朝廷的荆州豪族代表人物在南郡宜城县召开“宜城会议”,商讨如何治理荆州。南郡中庐县的代表蒯越认为:“治平者先仁义,治乱者先权谋。兵不在多,在得人也。袁术勇而无断,苏代、贝羽皆武人,不足虑。宗贼帅多贪暴,为下所患,越有所素养者,使示之以利,必以众来。君诛其无道。抚而用之,一州之人有乐存之心,闻君盛德,必襁负而至矣。兵集众附,南据江陵,北守襄阳,荆州八郡,可传檄而定。术等虽至,无能为也。”蒯越的见解相当高明,有战略、有战术,可行性很强,因此得到刘表和与会代表的采纳。


事不宜迟,蒯越马上行动,出面召集各宗贼首领来开会。这些宗贼首领平时都很骄横跋扈,已经习惯于和刺史、太守讨价还价,看到刘表新来,以为又能够从这位新刺史身上榨取一些政治利益,因此一个个大大咧咧地来了,共来了55人。刘表也不跟他们啰嗦,全部绑起来,拖出去砍了,其部曲自然都被收编。这一举措沉重打击了宗贼势力,而且树立了刘表的威望和地位,没有人再敢把这位看上去文质彬彬的新领导不当回事了。由此可见,宜城会议对于刘表的重要历史意义,不亚于我党的遵义会议。


(三)占据襄阳


既然刘表在荆州是依靠襄阳蔡氏的家族势力起家的,为什么如此重要的会议是在宜城召开?而不是在襄阳召开(宜城县位于襄阳县东南,两地同为南郡下辖的县)?答案很简单。当时的襄阳县城,被江夏宗贼张虎、陈生所占据着。


刘表暂时进不了襄阳城,但他并不打算放弃这个战略要地。选择在距离襄阳极近的宜城召开会议,就是对襄阳的一种政治威慑。果然,刘表诛杀宗贼帅的行动对张虎、陈生震撼很大,在刘表派出蒯越、庞季说降二人时,二人立即投降,交出了襄阳城。刘表由此改变了东汉王朝荆州刺史历来驻节武陵的做法,以襄阳为据点,筑城练兵。


到18年后的赤壁之战前夕,东吴张昭等人说:“今(曹)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可见刘表在荆州从无到有,白手起家组建了一支装备上千条战船的水军,规模十分可观。


(四)击毙孙坚


孙坚北上途中在鲁阳与袁术相遇,二人颇为投缘,结成了政治联盟。因为袁术的年纪、官职、声望、社会地位均高于孙坚,在二人的联盟关系中,孙坚是从属于袁术的。刘表之来荆州,袁术虽然出兵阻拦,但他实际上并没有把刘表放在眼里。就在刘表忙着对付宗贼之乱的时候,袁术率兵北上,攻打陈留,企图与曹操争夺兖州(失败后将根据地转移到九江),临走前,他安排孙坚留在鲁阳,继续经营以南阳为中心的荆州地盘。


孙坚比袁术更熟悉荆州的情况,经营荆州的态度也比袁术积极。袁术好高骛远,眼光总是盯着中原地区,而孙坚就务实得多,他首先要打造一个稳固的根据地,他所熟悉的荆州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而要掌握荆州,他必须除掉朝廷所任命的荆州刺史刘表。


盘龙石砚,东汉文物,高12厘米,直径32厘米。1978年濮阳南乐县发掘出土。现藏河南博物院。


刘表刚刚拼凑起来的部队自然打不过孙坚百战之余的虎狼之师。而且,鲁阳离襄阳不远,两地之间没有多少战略纵深。所以,很快孙坚就包围了襄阳城。刘表大将黄祖率兵来救襄阳,被孙坚打败,退往岘山,孙坚穷追不舍,黄祖兵放箭抵御,孙坚中箭身亡。孙坚侄子孙贲率余众解襄阳之围,退往九江投奔袁术。刘表的部队在战败被追的情况下,不但没有溃散,还能够组织反击,最终反败为胜,虽然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但也说明其训练有素,纪律性和战斗力都不差。孙坚死后,袁术再无实力入侵荆州,刘表最大的外患顺利解除。


(五)收纳张济余众


就在刘表和孙坚争夺荆州的同时,中原局势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董卓被吕布杀死,吕布又被李傕、郭汜驱逐,关中大乱。董卓部将张济与李傕、郭汜不和,自领本部兵马南下荆州,来到南阳,在攻打穰县的时候中流矢而亡。


张济突然来到荆州,明摆着是来抢地盘的,是对刘表的重大威胁。因此张济一死,荆州官属都来向刘表祝贺。然而刘表却说:“济以穷来,主人无礼,至于交锋,此非牧意,牧受吊,不受贺也。”可见刘表的情商是相当高的,他的这一表态,以退为进,立即笼络了张济部众的人心,为他们指明了未来的出路,大家都议论“刘使君这么好的领导哪儿找去啊,不如我们都跟他混算了。”刘表也顺势派人招降张济之子张绣,允许保留其军队的独立性,张绣遂屯兵南阳郡,成为刘表防御中原势力南下的“北藩”。要知道,张济的部队是董卓的凉州军事集团的一部分,是长期和羌人作战的劲旅,有这么一支部队给荆州充当军事屏藩,是刘表能够在荆州从容自保的重要依靠。


(六)平定叛乱郡县


刘表诛杀宗贼帅,领有襄阳城之后,威震荆州。一些自行任命的太守、县令纷纷解印弃城而逃。原来对刘表威胁最大的苏代、贝羽,大概也是在这个时候被平定或是逃走了。然而,郡县的叛乱风气还没有完全消除,到了建安三年(198年),时任长沙太守的张羡联合零陵、桂阳,三郡同时起兵反叛刘表。刘表也不含糊,发兵围长沙,到建安五年(200年),张羡病死,其子张怿继位,刘表趁机攻破长沙。在刘表恩威并用的强势统治之下,荆州的郡县叛乱之风渐渐减弱,呈现出安定的政治局面。


东汉青玉双螭谷纹璧


刘表是儒生出身,在荆州除了施政用兵以外,还非常注意发展文教。刘表在荆州“起立学校,博求儒术”,还收留从北方南来荆州避难的学者,不但为荆州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打下基础,而且在战乱年代中保存了诸多图书典籍。史称“自晋人渡江之后,东南人才始盛,景升实启其端。”刘表组织宋衷等人编撰的《五经章句》,代表了两汉经学的最高水准,直到隋唐时期仍是儒家教育的经典教材。刘表还亲自领衔编撰了《荆州星占》一书。到了唐代,《荆州星占》成为李淳风撰《乙巳占》、瞿昙悉达撰《开元占经》的重要参考资料。李淳风在《乙巳占》中开列他“幼小所习诵”的星占学图书二十五部,其中第十八部就是刘表的《荆州星占》。当然,公务繁忙的刘表很可能并未亲自执笔编写《荆州星占》,但星占图谶之学在东汉政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刘表能够领衔编著,说明他对于天文星占是有一定造诣的。


三、刘表输哪儿了


所谓盛极而衰,刘表在荆州的统治达到顶峰以后,他的能力和性格方面的缺点逐渐显露出来,他的事业也开始走向下坡路。


东汉听琴陶俑,高53cm



(一)染指交州失败


刘表在平定荆州之后,还试图进一步将势力扩展至交州。朝廷任命的交州刺史张津被部将区景所杀,刘表立即指派部将赖恭(零陵人,当时的名士,后投奔刘备,在蜀汉任太常卿)为交州刺史,率兵进驻交阯,企图在朝廷正式任命交州刺史之前造成刘表已经接管交州的既成事实。苍梧太守史璜病死,刘表又派遣部将吴巨为苍梧太守。然而,朝廷拒绝承认刘表对交州的控制,任命士燮为交州刺史,同时吴巨和赖恭不和,产生了矛盾,吴巨将赖恭驱逐至零陵,使士燮得以顺利到交阯就任。刘表遂放弃了染指交州的企图。刘表在交州的失败,暴露了他的思想中还保留着较多的行政官僚思维,不敢过分越轨,虽有一点野心,但没有胆量和决心去实现。而其所重用赖恭、吴巨等所谓“名士”大多眼高手低、名实不副,说明刘表在管理、用人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


(二)与荆州豪族离心


对于荆州豪族来说,刘表政权是一个外来政权,两者的根本利益并不完全一致。在荆州内部纷乱时期,刘表的到来有利于稳定荆州局面,因此刘表能够得到荆州豪族的支持,顺利平定荆州。然而,在中原局势渐趋稳定,曹操开始谋划统一天下的时候,荆州豪族中就出现了仰慕曹操的倾向:既然曹操已经打败袁绍,统一天下是迟早的事情,荆州人犯不着为了刘表的个人独裁统治卖命与曹操对抗,相反,尽早地投奔曹操,可以为荆州人在未来的统一政权中谋取更为有利的地位。这样一来,荆州豪族的离心倾向就不免和刘表产生了矛盾。


当初刘表为了对抗袁术,选择和袁绍结盟。在官渡之战中,刘表也支持袁绍。然而,袁绍在官渡之战中惨败,证明了刘表的战略选择错误。对刘表来说,这等于是啪啪打脸,对刘表本人在荆州的威望也是一个重大的打击。于是,蒯越(南郡人)、刘先(零陵人)、韩嵩(南阳人)等荆州豪族代表趁着时局丕变、刘表威望低落之机,纷纷上言刘表,请求刘表归附曹操。刘表内心自然是不愿意的,但他拗不过荆州豪族的舆论压力,只得先派韩嵩前去观察曹操的虚实。韩嵩回来时,把曹操的强大吹嘘了一阵,或许是有些话说得过头了,引起刘表大怒,几乎要杀韩嵩。经过众人劝阻,刘表才放过韩嵩一命。刘表不敢把蒯越等人怎么样,只能拿地位稍低的韩嵩来出气,实质是对荆州豪族的警告。


据《三国志·刘表传》裴注引《傅子》记载:“刘表怒不已,其妻蔡氏谏之曰:‘韩嵩,楚国之望也。且其言直,诛之无辞。’表乃弗诛,而囚之。”按此记载,刘表不杀韩嵩,蔡夫人起了关键的作用。而蔡夫人是在刘表和襄阳蔡氏家族之间起联络作用的重要人物,她不惜触犯愤怒中的刘表,也要为韩嵩说情,表明蔡氏家族是支持韩嵩的。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意味着刘表与他所最依赖的襄阳蔡氏家族之间出现了重大裂痕,在某种程度上也预示着刘表在荆州的统治基础面临瓦解。


(三)不战而降


据《三国志》、《后汉书》的零星记载,刘表至少有三子,长子刘琦、少子刘琮之外,还有一子名刘脩,字季绪,与曹植相善。但涉及继承人之争的,唯刘琦、刘琮二人。刘琮为蔡氏所生,因而得到荆州豪族的全面支持,且刘琮年幼,有利于荆州豪族推行归降曹操的政策。果然,刘表一死,蔡瑁、蒯良、蒯越、邓羲(南阳郡章陵县人)、傅巽(北地人,长期在荆州生活)等荆州豪族纷纷出面劝谏刘琮降曹。刘琮年当幼冲,当然顶不住这些重臣的压力,只能决定出降。刘表所苦心经营的荆州政治军事资源,除江夏水军经由刘琦转入刘备麾下外,悉数归于曹操之手。


刘表死后“后嗣颠蹙、社稷倾覆”,结局悲凉。但他统治荆州十八年,“从容自保,爱民养士”,在乱世之中,保一州百姓丰乐,也是很不简单的功业。特别是刘表当年初至荆州,单枪匹马入宜城、诛杀宗贼帅、荆州八郡传檄而定的飒爽英姿,回想起来,与刘备死皮赖脸的“借荆州”相比,实在是猛得多了!





往期热文


翻新怪谈——剜心

二十万慰安妇的命运

消失的民国“贵族”大学

你用火锅拯救冬天,你却不了解它

二战时纳粹德国的异族军团(一)

陈子昂:老子有钱任性! | 我唐日常(六)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There is nothing new under the sun.

我们读史不为装逼

严肃八卦才是目的


you态度的原创历史平台

欢迎你成为其中一员

关注微信公众号:时拾史事(historytalking)

投稿:[email protected]

读者群号 535858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