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森人才管理研究院
北森,一体化人才管理云平台,拥有国内唯一覆盖人才测评、招聘管理、绩效管理、继任与发展、360度评估反馈、员工调查、核心人力等业务的一体化人才管理软件平台iTalent。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北森人才管理研究院

4000字干货 | 精智招聘:后疫情时代的招聘破局之道

北森人才管理研究院  · 公众号  ·  · 2020-03-27 10:1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2020年3月26日,由北森人才管理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联合主办的 “后疫情时代,企业招聘破局之道——2020中国企业招聘指数发布会” 圆满落幕。千名资深HR与名企高管、学术领袖、行业大咖齐聚云端盛会,共同探讨后疫情时代下的企业招聘破局之道。


北森人才管理研究院院长周丹女士在现场通过为大家 解读《中国企业招聘年度观察暨2020中国企业招聘指数(BRI)报告》 ,让我们了解到在疫情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影响下,企业如何顺利开展招聘业务,并在后疫情时代来临前做好准备,确保人力资源和招聘策略更好地帮助企业战略调整和落地。

文章尾部可获取完整版报告&直播回放&会议PPT资料

以下内容整理自周丹院长的现场精彩演讲内容。

内容提要:
  • 招聘趋势:概览招聘领域年度发展趋势

  • 招聘运营:详解贯穿全场景的招聘运营

  • 科技赋能:AI场景化落地驱动招聘进化

  • 未来人才:精细化布局校园人才争夺战

  • 精智招聘:后疫情时代的招聘破局之道


01

招聘趋势:

疫情下的短期冲击需理性应对,

中长期轨迹基本不变


2019年全年的供需指数相对2018年来看,是相对平稳的。2018年,招聘人才市场有一些动荡,尤其是下半年的裁员潮影响了企业及候选人的预期,但是到2019年,我们能看到全年的招聘趋势趋于稳健和理性,没有大幅的波动。



图片来自北森《 2019-2020年中国企业招聘指数(BRI)报告


而从2020年初来看,疫情对人才招聘的短期负面影响确实较为显著,企业和应聘者都需要理性、谨慎应对。


从中长期视角来看,招聘业务的发展轨迹基本会延续2019年的趋势特征,疫情很可能只是暂时延缓或掩盖了一些趋势的表象。


企业HR仍需高度关注针对过往招聘业务发展趋势的分析和洞察,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招聘中长期战略布局的指导。

  • 都市圈建设加剧人才争夺战, 一线城市人才吸引力不分伯仲



图片来自北森《 2019-2020年中国企业招聘指数(BRI)报告


各地区供需指数的发展趋势显示,川渝经济圈整体招聘愈加活跃。华中继续保持与华东持平;而华北供指数由2018 年的40.91上升到2019年的97.71,其借助北京疏散非首都功能的大背景向紧密集约型多组团格局转变,依然对人才有持续有力的吸引力。此外,新一线城市杭州供需指数上升到 146.90,超过广州成为第四。


从2018-2019年持续观察中,我们发现新兴都市圈是持续保持活跃的,尤其是川渝地区的各项指数持续处于高位,而一线城市里上升最快的是杭州,过去两年,北京有一些下降趋势,但在2019年又有了明显的恢复。


所以我们能看到很多大型企业慢慢会将人才布局到全国,也就是人才在哪,业务就在哪。


  • 企业规模效应更加凸显,民营企业招聘供需相对更加均衡



图片来自北森《 2019-2020年中国企业招聘指数(BRI)报告


2019年不同规模企业招聘供需指数相较于过往两极分化更为明显。


其中,2000人以上的中大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数持续上升,5000-9999人的中大型规模企业需求相对平稳。超大企业( 10000+)需求指数高达657.25,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其经济中流砥柱的地位更加显著。而中小规模企业受到的挑战仍在加剧,招聘需求也愈发理性。


在企业性质的分析中,民营企业的招聘运营能力逐步成熟,已经形成相对积极完善的人才招聘体系。 “选对人”是国有企业招聘提升的重点 ,偏基础岗位的招聘依然有压力,招聘需求透明化、招聘的组织与招聘效能的提升,是这类岗位招聘量大的国有企业需要探索解决的重点问题。


疫情期间,“马太效应”会更加明显。我们做了调研和访谈,发现求职者处于安全感的考虑,会更青睐大企业,毕竟它们的抗风险能力更强;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如何提升雇主品牌、应聘者体验,是需要去考虑的。


  • 受内外环境影响, 各行业招聘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化趋势


随着疫情下办公和管理模式的创新迭代,各行业的人才招聘全流程开始在线上推进,这将极大地推动招聘方式的变革,企业将逐步基于资源自运营降低招聘成本,基于智能化和数字化方式提高招聘效率,基于人才评估等专业化工具提升人才质量,进而全面释放招聘效能,进入招聘运营新时代。


图片来自北森《 2019-2020年中国企业招聘指数(BRI)报告


各行业的不同发展趋势


金融行业:供需平稳增长,突破品牌与创新

房地产行业:人才招聘多元化,持续降本增效

互联网行业:理性稳健发展,全线上招聘趋向成熟

消费品行业:业态转型加速,重视复合型人才选拔

生活服务行业:疫后补偿增长,面临短周期抢人大战

生物医药行业: 疫情催生风口,行业迎来人才吸引利好

教育行业:科技助力行业爆发,需持续加强人才吸引

  • 企业人才招聘策略与能力更加成熟


综合分析2019年以及2020年这两个多月的数据和调研访谈结果后,我们看到企业在人才招聘策略的规划性、人才能力的界定、招聘的流程管理上都日趋成熟。


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去年发布的人才管理成熟度报告里,会看到人才管理成熟度较高的企业和基准线以下的企业,最大的差异点之一就在于对人才需求的规划。


所以企业在用人上会越来越趋于谨慎,因为这对于未来组织变革、效能提升是休戚相关的。


而组织在获取人才以及人才保留上,也开始加大投入,尤其是组织的自运营渠道,如:人才库、招聘门户渠道管理上,也有大幅度提升。


02

招聘运营:

招聘全场景线上化,自运营渠道价值凸显


自运营渠道价值凸显。内部推荐渠道价值仍然持续在高位,人才库、招聘门户的渠道价值显著提升。企业的精细化运营模式愈发成熟。端到端全线上招聘体系的建立使得企业招聘效率得以释放,线上化趋势更为明显。



图片来自北森《 2019-2020年中国企业招聘指数(BRI)报告


在数据分析基础上,北森访谈、研究和分析了部分标杆客户的企业实践。总体来看,2019年企业资源运营的核心趋势与成功经验,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 多数企业形成了招聘门户、推荐、 内部活水、存量人才激活的全套运营体系。


对外以招聘门户、微官网作为精准传播载体,特别在校园招聘中应用更为明显。


人脉裂变以内外推荐为依托,组织专门运营力量,尤其在大批量招聘领域逐步减少了对渠道的依赖。


内部盘活以内部推荐加强人才流动,结合自动化、智能化、资源调配、业务可视化等方式对存量人才库加以利用,不仅提升了人才使用率,也进一 步减少了对猎头等人才获取方式的依赖。


  • 更多企业形成了更加成熟、体系化、 符合行业特性与企业职位特点的人才激活策略。


如泛连锁行业对微官网移动传播、店长招聘、资源调配的体系化建设;

房地产行业对于人才库盘活的精细化运营;

大批量分销服务招聘企业对内外推荐、内部盘活的整体运营等。


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渠道价值,降本增效上进行了深挖。


  • 人才激活在自动化、AI智能化、场景化方面的探索明显增加。


标杆企业更加注重人才资源共享与推荐。更加精细化设计人岗匹配、激活规则、 场景打通,让人才激活真正开始实践落地。


  • 企业越来越愿意在雇主品牌创新、社交传播、人脉裂变等方面投资和创新。


大量企业甚至包括偏传统行业、央国企等,也做出了一定的资源自运营成绩。在年轻化、移动化、去中心化的时代,企业不断思考人才吸引的新突破,新玩法,也推动了推荐、门户等效用的不断提升。


  • 企业开始尝试将资源运营与人才质量更多地连接在一起。


通过岗位人才模型、岗位需求分析、人才画像等对目标人群进行精准运营,并通 过数据实时分析运营效果,甚至与招聘效果评估挂钩,也进一步促进了招聘效能的提升。

03

科技赋能:

AI场景化落地驱动招聘进化


AI创新的话题热度在2019年虽然持续高涨,但已经逐步走出了前期基于想象、缺少落地的初级阶段。


绝大部分企业对AI有较高的兴趣度,并在人才管理上有不同程度的尝试和探索。北森基于对应用AI的数百家企业的招聘运营效果数据分析,结合技术实践和实践观察,将2019年AI的创新与使用总结为两个方向:


  • 以AI工具为支撑,包括AI面试、机器人等,与招聘系统进行场景结合。

  • 在优化体验、提升效能等方面提供工具支持。


图片来自北森《 2019-2020年中国企业招聘指数(BRI)报告


受疫情和后疫情时代经济特征的影响,未来部分企业将加速数字化转型。


基于AI筛选智能化判断,减少 HR简历筛选工作量;

基于AI人岗匹配与推荐,精准激活人才,帮助企业拓展自运营资源,提升招聘效能;基于AI简历差异化判断,为企业人才识别提供参考方向等等。


都是应用相对清晰、建议企业逐步去尝试和落地的场景。

04

未来人才:

精细化布局决胜校园人才争夺战


校园招聘是企业未来人才竞争战略的决战起跑线,人才吸引在行业间已形成稳定格局,互联网/房地产行业持续领跑。受经济环境和疫情影响,校园招聘需求端有所所见,供应端的压力持续增加,企业应重视因地制略。


图片来自北森《 2019-2020年中国企业招聘指数(BRI)报告


  • 优化多渠道配置是最佳策略 :校园招聘场景下对招聘门户、内部推荐、人才库等的投入,能有效地为企业带来回报。


  • 搭建企业特色的人才评价体系 :完整搭建并持续优化形成与企业适配的人才评价体系,是实现高质量甄选的重中之重。


  • 重视校招投入产出比(ROI) :招聘设计优化离不开数据驱动——简历、人才评估、行为评价、招聘渠道、院校数据等。


05

精智招聘:

后疫情时代的招聘破局之道


精智招聘的内涵是精准和智能,具体包含以下几点:


  • 精准,全面提升人才质量

  • 智能,前沿科技加持,降本增效

  • 体验,全流程、全方位、多角色体验提升

  • 数据,海量数据积累和挖掘,有效助力业务优化

  • 保障,系统技术平台安全稳定

从近几年的全球经济环境以及最近疫情的影响来看,我们越来越发现,企业的生存发展面临巨大挑战的,而这也集中体现为人才管理的巨大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往粗放式的招聘流程已经难以为继,而精智招聘就将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首选。 我相信从2020年开始,在未来的5-10年,企业用人的价值观、原则、运营上会有根本性的转变。

而要做到精智招聘,对于HR来说也是一个有挑战的目标,这需要分析整体人才体系、构建招聘全流程、连接人才评估系统、进行组织数字化建设等等, 这并非一日之功。


我希望能够协同所有的HR同仁,用精智招聘的思路,更好地帮助组织实现变革,在后疫情时代跟整个的组织战略协同发展。


谢谢各位。


1. 长按下方图片,即可获取完整版《北森2019-2020年中国企业招聘指数(BRI)报告》!

2.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 直播回放&会议PPT资料!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 获取直播回放&会议PPT资料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