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译言
发现、翻译、分享中文之外的互联网精华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参考消息  ·  中国登月进度条刷新! ·  2 天前  
参考消息  ·  这一刻只有中国人才懂! ·  5 天前  
参考消息  ·  外媒感叹:“中国在珠海航展上展示实力” ·  6 天前  
世界说  ·  AI应用出海:瓶颈与突破|出海·科技 ·  1 周前  
参考消息  ·  超4200亿美元,突破10万列!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译言

傅雷逝世五十周年纪念|傅雷的“翻译经”

译言  · 公众号  · 国际  · 2016-09-03 16:39

正文

今天是翻译家傅雷逝世五十周年纪念日,我们回顾一下这位翻译家的点滴和他留给后辈的翻译经验谈。



傅雷赴法时不到20岁,那时他接触到了十八九世纪的法国浪漫主义文学。



《贝多芬传》让傅雷震动不已,后来他先后翻译了《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和《弥盖朗琪罗传》,并译《约翰·克利斯朵夫》,一出版就广受喜爱。



黄苗子评价傅雷作品:“他的译笔不仅流利畅达,并且带着火一样的热情,能够深深地打动中国的读者”。



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楼适夷说傅雷:“他没有工资。直到’文革’中他逝世时,人民文学出版社支付他的稿费,是他唯一生活来源。”



上海江苏路284弄安定坊5号,1966年9月3日的凌晨,傅雷夫妇在这里自缢身亡。故居谢绝参观。



《夏洛外传》为傅雷第一本译著,也是他漫长翻译生涯的起步。喜爱卓别林的他,在译者序中如此勾勒夏洛:

一个现世所仅有的天真未凿,童心犹在的真人。

他是一个孤独者。

是世间最微贱的生物,最高贵的英雄。


傅雷的“翻译经”


翻译不是逐字逐句那么简单


“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各种文字各有特色,各有无可模仿的优点,各有无法补救的缺陷,同时又各有不能侵犯的戒律。像英、法、美、德那样接近的语言,尚且有许多难以互译的地方;中西文字的扞格远过于此,要求传神达意,铢两悉称,自非死抓字典,按照原文句法拼凑堆砌所能济事。”


论“翻译体”


“假如破坏本国文字的结构与特性,就能传达异国文字的特性而获致原作的精神,那么翻译真是太容易了。不幸那种理论非但是刻舟求剑,而且结果是削足适履,两败俱伤。”


讲到这里,傅雷举了一个例子:


“六年前,友人某君受苏联友人之托,以中国诗人李、杜等小传译成俄文。译稿中颇多中文化的俄文,为苏友指摘。某君以保持中国情调为辩,苏友谓此等文句既非俄文,尚何原作情调可言?”


可译可不译


“译者不深刻的理解、体会与感受原作,决不可能叫读者理解、体会与感受。而每个人的理解、体会与感受,又受着性格的限制。选择原作好比交朋友:有的人始终与我格格不入,那就不必勉强;有的人与我一见如故,甚至相见恨晚。但即使对一见如故的朋友,也非一朝一夕所能真切了解。想译一部喜欢的作品要读到四遍五遍,才能把情节、故事,记得烂熟,分析彻底,人物历历如在目前,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微言大义也能慢慢咂摸出来。”


而有了技巧,与原文性格对路,这些是不是就够了呢?


“不。因为翻译作品不仅仅在于了解与体会,还需要进一步把我所了解的,体会的,又忠实又动人的表达出来。”


所谓文如其人,译文也如其人,气味不投,不要勉强自己脱胎换骨。


“(一)从文学的类别来说,译书要认清自己的所短所长,不善于说理的人不必勉强译理论书,不会做诗的人千万不要译诗,弄得不仅诗意全无,连散文都不像……


(二)从文学的派别来说,我们得弄清楚自己最适宜于哪一派:浪漫派还是古典派?写实派还是现代派?每一派中又是哪几个作家?同一作家又是哪几部作品?我们的界限与适应力(幅度)只能在实践中见分晓。”



“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西方人的距离多么远。他们喜欢抽象,长于分析;我们喜欢具体,长于综合。要不在精神上彻底融化,光是硬生生的照字面搬过来,不但原文完全丧失了美感,连意义都晦涩难解,叫读者莫名奇妙。”


“译文不能支离破碎,可是我们的语言还在成长的阶段,没有定形,没有准则;另一方面,规范化是文艺的大敌。” 翻译有时可能需要文言,有时要方言,所以翻译优劣最终取决于母语的掌握程度,“文字问题基本也是个艺术眼光的问题;要提高译文,先得有个客观标准,分得出文章的好坏。”


翻译与人生


“文学的对象既然以人为主,人生经验不丰富,就不能充分体会一部作品的妙处。而人情世故是没有具体知识可学的。”


所以译者除了要有专业技术和素养,还要广泛涉猎,多观察、感受、想象,并且深入生活,了解人,关心人。


多译多练


傅雷1929年开始译的《贝多芬传》最初被商务印书馆退回,1933年译的《恋爱与牺牲》被开明退回。


“那时被退的译稿当然不止这两部;但我从来没有什么不满的情绪,因为总认为自己程度不够。事后证明,我的看法果然不错;因为过了几年,再看一遍旧稿,觉得当年的编辑没有把我幼稚的译文出版,真是万幸。和我同辈的作家大半都有类似的经历。甘心情愿地多做几年学徒,原是当时普遍的风气。假如从旧社会中来的人还不是一无足取的话,这个风气似乎值得现代的青年再来提倡一下。”


“取法其上,得乎其中。”


以上语录摘自金梅编《傅雷艺术随笔》中的《理想的译文》、《翻译经验点滴》等。



扫描二维码关注译言,获取优质译文资源,享受优质便捷的即时译服务。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进入译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