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倆爹从小就是放养长大的,但是他大学毕业后不甘于安逸悠闲的生活辗转就去了中国,后来又再来到美国。像他这样一去不复返的冰岛人不多, 例如我的大姑姐是个外交官,她被冰岛大使馆派到纽约任职7年,拖家带口4年过去了她还是非常向往回到冰岛,她说那才是她的家。
冰岛人都认为孩子就应该拥有自由散漫的童年,
是那种放了学就可以呼朋结伴地独自在外面玩,自己揣着钥匙回家,回到家里又是兄弟姐妹一起玩,大人该干什么干什么。
有一年夏天我们去发小Stebbi家,他们夫妻倆正在给全家人准备丰盛的晚餐,我问:“孩子呢?”,Stebbi很不以为然地说“他们自己出去玩了!”我瞪大了眼睛觉得不可思议。没一会儿6岁和9岁的哥倆回来了,风尘仆仆满身泥,原来他们中午吃完饭就出门和朋友踢球去了。
冰岛的夏天是没有黑夜的,午夜时分就如同黄昏,太阳在地平线徘徊一阵就又升起来了。
Stebbi说,孩子们经常在外面玩得忘了睡觉的时间,他们去邻居家打听才知道孩子到哪儿去了。哥倆爹小时候和朋友在光天化日下练习武术,后来我才知道,那光天化日其实是在凌晨。
冰岛人的放手养育是他们主动选择的结果,而不是因为懒或忙的借口。
我深以为然,自娱自乐是一种很治愈的能力。现在的孩子,自娱自乐的时间越来越少,因为有控制欲过强的父母,过度安排的体育活动、补习班和兴趣班,超强吸引力的电子产品和社交媒体,这些都占用了自由玩耍的时间。孩子长期在这种“被规划”的生活下,很难明白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他们会因为无法掌控自己的生活而产生无力感,于是焦虑指数就会上升。
自娱自乐的玩是很治愈的,只需要给他们时间和空间,和朋友或者兄弟姐妹在一起,甚至不需要任何的玩具,他们就能在互相玩中找到自我解压的力量,孩子们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在“玩中学”,在自发的游戏中,他们把不相关的一系列事务联系起来,例如角色扮演游戏,脏玩,搭积木,这些都需要有自发创造的能力。
Stebbi一家放养孩子依然会让孩子去喜欢的足球课,也会监督作业,一起阅读,凡事儿也跟孩子平等协商。在冰岛这个竞争不那么激烈的社会里,这就是他们养育孩子平衡的方法,能在学业压力面前仍然可以保持自由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