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然而止的背后,是监管层的监管力度和广度都大大超过从前,中国买家可能不会再像三年前那样,走到哪里都被夹道欢迎。
雪球 | 投资潮
近日,万达集团以10亿美元收购美国“金球奖”制作公司Dick Clark Productions(DCP)的交易,已经正式宣布胎死腹中。
DCP的拥有者Eldridge Industries日前公开宣布了消息,由于万达无法履行合同义务,决定“终止出售DCP给万达的合同”。他们因此还提起诉讼,向万达索取高达2500万美元的反向终止费(reverse termination fee)。
终止费是延后条款的一部分
去年11月,万达集团宣布以约10亿美元收购美国DCP集团100%股权,后者拥有20多项著名IP,其中包括金球奖、全美音乐奖、公告牌音乐奖(Billboard)、美国乡村音乐奖等颁奖典礼和纽约新年倒数晚会等超级IP及权益。
DCP拥有包括金球奖、全美音乐奖、公告牌音乐奖等20多项著名IP
收购DCP是万达集团首次涉足电视内容行业,DCP集团优质的电视节目资源无疑会让万达集团的影视产业链更加完整,并协同发展现阶段万达集团重点布局的电影、旅游、体育等产业。
据外媒获得的法庭文件看,万达与DCP早在去年10月就达成了收购合同,收购价为10.7亿美元,因此一度有媒体报道收购价为11亿美元,这笔收购原定将在今年1月17日完成。那时,外界就传出万达这笔收购遇到了麻烦,不过万达与DCP均予以否认。
但法庭文件显示,当时万达确定没能完成收购,对此,万达启动了一项条款,将合同终止日期延后到了2月28日。作为延后条款的一部分,万达先从收购合同设定的价值5000万美元的终止费中,给DCP转移了2500万美元。到2月28日,万达的确依然未能完成收购,但他们却拒绝支付另外的2500万美元。所以DCP提起诉讼,要求万达支付另外的2500万美元以及利息。
快速扩张下加大风险
万达集团的海外资产在逐年扩大
自2012年万达集团收购美国院线AMC以来,其海外影视资产逐年扩大。仅2016年万达集团就相继投资并购美国卡麦克、欧洲Odeon & UCI、北欧院线集团三大院线,占据欧洲、北美院线市场首位。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万达集团在全球电影市场的份额已超15%,累计拥有1470家影城、超过1.5万块银幕,并占据欧洲、北美、中国电影院线市场首位。
但在快速扩张态势下,万达集团也承担着更大的风险。
去年7月,外媒曾报道,派拉蒙出售49%股权的交易已经接近达成,买家是中国的万达。不过在两个月后,据彭博报道,派拉蒙母公司维亚康姆已经做出决定,认为派拉蒙影业是公司核心资产之一,不再考虑出售其股份。
并且那时,维亚康姆的控股公司国家娱乐信托基金修改了公司章程,规定任何交易都必须经由董事会全票通过,而拥有维亚康姆集团80%控股权的集团老板萨姆·雷石东和女儿莎里·雷石东都是董事会成员,他们都曾明确反对过出售派拉蒙,认为出售派拉蒙股权会侵害股东的利益。这才也使得万达收购派拉蒙的交易遭拒。
而在更早些时候,万达的“影视帝国”之路就首遭重大挫折。去年5月,万达集团对旗下分散的影业资源启动重组,将万达影业、互爱互动以及包含传奇影业的青岛影投,打包进万达院线进行整合。按照这个重组计划,如果顺利完成,万达院线将成为国内第一家具备从上游影视制作、中游整合营销与发行到下游院线管理齐备的全产业链影视上市公司。
但是时至8月,万达院线发布公告称,将中止对万达影业、青岛影投(含传奇影业)以及互爱互动的重大资产重组,并且年内不再筹划相关事项。
对于中止收购的原因,公告内容称,一方面,万达影视、青岛影投(含传奇影业)以及互爱互动出于经营需要于2016年5月开始启动业务、管理、财务、人员等方面的内部整合。另一方面,由于传奇影业收购完成时间较短、体量较大,且涉及中美两地电影制作业务,交易标的宜在内部整合基本完成后再探讨整合机会,称有利于保护中小股东利益。
但实际上,当时有媒体猜测,更深层次的原因恐怕来自于监管层方面。影视行业收购,除了面临国内的监管层的许可,还需要征得被收购方国家监管方面的准许。而美国对于影视行业的监管历来是比较严的,轻易收购还必须要面临各方的检查。
万达此次中止收购,恐面对的是美国监管方面的审查。在欧美市场上,对于具备影视投资、制作等能力的公司,有着严格的反垄断规定,几乎没有任何可能进入院线领域。
国内收紧海外投资管控,中国财主“失宠”
和收购传奇、AMC相比,万达收购DCP一路走来都是负面消息居多。在2016年11月万达宣布将以10亿美元收购DCP之前,大量媒体就对此次收购提出了质疑,因为10亿美元的收购额,远远高出当时DCP的市场估值数倍,并不符合市场规律。
而金球奖品牌拥有方——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HFPA)内部,也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原因主要为协会的欧美成员,担忧DCP被万达收购后,会逐渐失去对金球奖的控制。为了打消他们的顾虑,10月中旬,王健林亲自来到洛杉矶,与外国记者协会成员面对面沟通,最终获得了该协会对此次交易的支持。
但这次,轮到万达卡壳了。2016年底还意气风发表示要让迪士尼在中国20年都赚不到钱的首富,经常念叨的其中一个”梦想“——能收购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中的一个或者投资全部六家公司,很可能就要戛然而止。
戛然而止的背后,是监管层的监管力度和广度都大大超过从前,中国买家可能不会再像三年前那样,走到哪里都被夹道欢迎。
据娱乐新闻网站The Wrap爆料,将中国资金移往海外投资以及中国政府方面的监管批准的问题,是导致收购陷入僵局的主因。
2016 年,中国的海外收购交易总价值高达 2250 亿美元,主要涉及化工、金融、体育和娱乐行业,占了全球跨国收购活动约 16%,全世界都知道了中国企业家的豪爽大方,也见识到了中国企业家爱乱花钱买东西的习惯。
大量的海外收购行为也是企业躲避汇率风险的一个措施。2016 年,人民对兑美元汇率下降 6.5%,一度逼近“7”这一关口,这促使了一大批资金外流,中国海外投资金额超过了国内投资。央行数据也显示,截至 2017 年 1 月底,中国外汇储备连续七个月下降,已经跌至 29982.04 亿美元,是近六年来最低水准。
海外投资激增,不仅增加了短期外汇风险,也可能给金融稳定带来中期系统性隐患。去年12月初,多家外媒报道,中国将收紧对企业海外投资的管控。其中的可能措施包括对部分业务进行监管,比如交易额度在100亿美元及以上的特大项目、国有企业的境外收购或中方投资额度超过10亿美元以上的大宗房地产项目,或投资金额超过10亿美元的非主业大额并购或对外投资项目。同时,商务部也再次表态,将监控房地产和娱乐行业的交易。
这些举措主要为了抑制中国资产外流。
监管政策趋严让一直在国际市场横着走的中国财主变得不那么受欢迎了,据路透社透露:投资银行瑞银的欧洲、中东与非洲(EMEA)并购业务主管Severin Brizay指出,“以前客户会问,是否能够确保让中国买家加入。而现在恰好反过来:一些客户会问,能不能在没有中国买方参与的情况下达成交易,因为中国投资者在国内面对不少挑战,”他说。
作者:投资潮
链接:(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穿越者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