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阐述了对于脾气暴躁的孩子,父母应该如何理解和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文章指出,孩子发脾气是因为年龄较小,认知、语言和情绪调节能力尚不成熟。生气的表达是正常现象,但需要技巧来规避恶劣影响。父母需要接受孩子的负面情绪,并教孩子如何'好好生气',学会表达感受和需求。文章还提到,父母应区分孩子的情绪和行为,教孩子用合理的方式发泄情绪,并探索适合孩子的情绪管理方法。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孩子脾气暴躁的原因
由于年龄、认知、语言和情绪调节能力的不成熟,孩子容易表现出暴躁和不安。
关键观点2: 生气的表达是正常现象
孩子发脾气的行为是正常现象,父母不必过于惊慌,需要教会孩子如何正确表达和处理情绪。
关键观点3: 父母需要接受孩子的负面情绪
父母需要理解和接受孩子的负面情绪,通过耐心、同情和理解来陪伴孩子度过情绪波动的时期。
关键观点4: 区分情绪和行为的重要性
父母需要区分孩子的情绪和行为,接受孩子的情绪,但不允许伤害他人或自己的行为。
关键观点5: 教孩子用合理的方式发泄情绪
父母可以教孩子用健康的方式发泄情绪,如深呼吸、音乐、画画、运动等。
关键观点6: 建立规则和边界
通过平静后的复盘,与孩子一起探索建立规则和边界,帮助孩子理解并遵守行为边界。
正文
他们因为年龄小,认知能力、语言能力以及大脑负责情绪调节的部分发展还不成熟,缺乏处理问题的灵活性,容易表现出暴躁和不安。
我们真正希望看到的,不是孩子从不胡闹、发脾气,而是可以“好好生气”。
对于父母而言,真正具有挑战性的,也是如何与一个暴脾气小孩相处。
有家长曾抱怨孩子脾气大还死犟,哪里不合他的心意了,他就开始哭闹,
急起来还会拳脚相加,有一次不高兴,甚至拿起扔水杯砸人。
生活中,像这样暴脾气小孩,因为不懂得如何用合理的方式表达情绪、控制情绪而吃了不少亏。
另一方面频繁地发脾气,也使他们和爸爸妈妈的日常生活充满困难和挑战,亲子之间出现隔阂。
生气的表达,目的是表达反对意见、改善心情,获得积极的改变。
这段话对于喜欢发脾气的孩子来说同样适用,比起不发脾气,他们更需要学习“好好生气”的技巧。
很多小孩,一闹脾气会被长辈严厉呵止,鲜少有大人对孩子的负面情绪表示接纳。
其实,每个人都要有时间让情绪平静下来,孩子也一样,需要有释放情绪的时间。
只有亲身体会各种情绪,才能更深刻地认识情绪、学会调节情绪。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贝姬·肯尼迪在《看见孩子》也曾说:
“透过发脾气的表象,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痛苦持续蓄积的孩子,
如果父母能够敏锐地觉察到孩子的情绪并做出恰当的反应——
相反,父母如果经常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不耐烦或者拒绝,反而让孩子更加崩溃。
想让孩子学会好好发脾气,大人要先懂得接受孩子负面情绪存在,让孩子明白:
“你有生气、愤怒的权利,它不过是众多情绪中的一种,爸爸妈妈不仅不会因此指责你,而且就在这儿陪伴你。”
你可以抱着孩子,拍拍他的背,让他的情绪“飞”一会;
对情绪激动的孩子,不妨抱着他到安静的环境里待一会儿……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能做的只有耐心一点,再耐心一点,对释放情感的孩子多一分同情,将孩子的行为当成求助而不是对你的反抗。
在你的态度里,孩子觉得自己被看到了,被理解了,才会平静下来。
在生气的时候,孩子接通的是“原始脑”,他们的选择只有“战”(争夺权力)或者是“逃”(后撤,并且无法沟通)。
换句话说,孩子发脾气时,不必惊慌着急,不要急着说道理。
让孩子冷静下来,直到能够用理性大脑来思考时再解决问题才有意义。
这个时间,我们先去回应孩子的情绪,看见孩子发脾气背后的原因,说出孩子未能说出口的需求,比如:
当我们将孩子的需求复述出来,不仅能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也能帮助我们共情孩子。
孩子的词汇量可能不多,当我们使用大量的情感语言来回应他,
不但有利于孩子平复心情,还能帮助孩子认识各种各样的情绪。
孩子在获得安慰的同时,渐渐地学会了如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也就能够减少坏脾气发生的频率,促进社交技能的发展。
有的人拍桌砸碗、有的人谩骂不停、有的人阴阳怪气,还有的人冷言冷语……
其实,这种表达情绪的方法,在大部分的情况下只会激化矛盾,无法带来相互体谅。
我们在教孩子好好生气,实际上也是在教他们明白如何表达感受。
我们所说的“接纳孩子的情绪”,并不是指什么都要接纳,尤其是一些暴力的行为。
有的孩子发脾气时,闹出来的动静很大,比如乱打、乱踢、乱抓,甚至满屋子乱扔东西。
针对这种情况,需要父母进行干预和制止,让孩子知道:
我们接受你所有的情绪,这并不代表接受你所有的行为。
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搞破坏,这是我们发脾气的底线。
这个过程,不要说教,不要惩罚,你越镇定,孩子越能感受到安全,越是能在狂怒中平息。
等一切都平静下来后,我们还能与孩子一起回顾当时的情形,他们可能会受益匪浅。
比如当孩子从情绪旋涡中平静下来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告诉孩子:
想要什么、想做什么、为什么一定要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