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心理学空间网
www.psychspace.com 点亮心智之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心理学空间网

学会放弃的智慧

心理学空间网  · 公众号  ·  · 2019-11-06 08:5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为什么我们需要学会放弃一个人?


一些高尚而又合情合理的原因,让我们把 成熟善良 不放弃别人的能力 混为一


我们文化故事中的男女主人公总是 坚守并信任 他们所爱之人:在困难面前,他们不会认输;他们忍受艰辛和磨难;逃跑是不忠的表现,他们认为很多事情都是可有可无的:但人绝不是。


这个博爱而又慷慨的真理,可能少了一个重要的警告——那就是健康和成熟。我们有时也需要一些智慧来放弃一两个人,不要总是心存怀疑却依然无限期地对他们报以宽容。


这并非意味着一定要再原谅他们一次,不要总是想象他们说的和做的 些轻率而又不友善的事情背后其实有着美好的事物。


可能 我们必须要 对某人绝望那么几次,这样 能够对得起自己,即便会付出一些 代价






我们在孩童时期,可能就意识到自己无法放弃自己的照顾者,这可能是最典型、也是最令人遗憾的方式。


由于孩童的天性和环境,孩子们无法放弃那些照顾他们的人。如果后者是令人失望的或残酷的,孩子们向我们展示的,就是一些令人感到苦恼的例子:


他们想要不惜一切代价,与一个给予他们爱的人继续保持关系。 即使这种爱掺杂了最黑暗和最有害的因素,即使他们在情感上被忽视、被冷漠、不可靠、卑鄙、粗暴、失信,甚至被更糟糕的情况所困扰。


孩子们仍然会这样想: “也许他们会改变的。

  • 孩子对所爱的人有无限的信心,相信他们能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无论是否由外部的证据支撑。


  • 孩子想象着他们的监护人最终会领悟,会重新思考他们的处境,并看到光明。

  • 孩子们以一种奇特的思维方式坚持认为,成年人即将会把自己变成孩子们所需要的样子。


“也许表现出来的行为是坏的,但内心是好的。

天知道外表的东西能有多么不好,可能会有大喊大叫,推诿搪塞、彻底的兽性,但孩子们坚持认为,在重要的事情上,成年人是好的,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他们的本质是甜蜜的、感人的、温暖的、体面的。

孩子们可能是成年人最恶毒情绪的发泄对象,但他们始终是成年人最忠诚、最热诚的捍卫者。




“也许是我的问题,也许是我不好。

问题本身是不容置疑的,但它们的起源是可以篡改的,在这个问题上,孩子们表现出来了一种强烈的悲剧性想象力,是的,周围确实有各种不好的事,但那一定是因为他们自己,那个孩子,最终要承担某种程度的责任,要是他们可以改变生活的话,成年人可能不会怎么棘手。

需要首先避免的想法是:成年人可能只是一个卑鄙自私的平庸之辈。

孩子之所以会有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是因为他们宁愿自己做一个怪物或可怜虫,也不愿意承认自己落在一个不值得尊敬的父母手里。



“不会有更好的人,也不会有更好的办法。”

孩子们没有选择,他们不能逃跑,不能重新开始或者说,他们已经受够了,他们的世界并不宽广,对他们来说,最好的童年是一个开放的监狱,因此,孩子们甚至不会想象自己 其他环境中是否会过得更好。


那些抱怨最多的孩子,甚至都不敢提高一点声音。

令人害怕的是,以上每一种情况都有成人的版本与之对应。在某些不愉快的关系中,我们无助的应对方法,可能和最不幸的孩子一样多(也许那个孩子就是曾经的我们),这些就是我们处在这种状态中的证明。




为什么我们备受责备,为什么它们是无辜的,为什么我们不能离开? 尤其是我们这些坚持并擅长不放弃的人,需要在一堂听起来有些奇怪的课程中领悟——有时我们不必那么一味的 信守

我们需要知道有些人并非如我们想象,有些人是不会改变的,他们的性格因为创伤而封闭。

无论他们说什么,无论他们多么强烈的承诺,他们永远不可能表现出任何的进步。

我们需要知道,与我们想象不同的是,有些人并不是完全好的,我们也不一定是问题的所在,我们需要学会责备,学会生别人的气,我们需要做一些对我们而言非常陌生的事情——离开。

这不是懦弱或性格软弱的表现,这标志着我们终于学会了爱自己,把我们的需求放在了他们本该在的位置,这也是我们首先需要考虑的。


李松蔚老师的《洞悉相处之道》课程,可以帮助您学会为自己着想,走出人际关系的困境。

长按图 片↑
识别二 维码 试听/ 报名






更多心理学课程,扫码试听/报名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