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前,请先点击上方蓝色字体“掌上太原”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每天免费收到精彩内容了。
自建园至今,迎泽公园已经陪伴太原人走过了六十多年。大象滑梯、七孔桥、南湖游乐园......在几代人的在记忆里,迎泽公园总是伴随着春游、周末、假期等快乐的心情而存在的。而由于历史较久,园内管网等老化严重,改造升级也是必不可少的。如今几个月过去了,迎泽公园的改造进程到哪一步了呢?
去年九月,迎泽公园景观综合改造设计方案亮相。在这套方案中,所涉及的改造内容包括路网工程、管网工程、景观工程、照明工程以及拆除工程。
同时,这次提档升级改造工程也是迎泽公园建园以来投资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被列入我市2016年市级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如今八个多月过去了,一起来看看改造进程吧
经过8个多月的紧张施工,公园的路网、绿化、照明等基础配套设施改造已基本完工,目前进入园林建筑景观“精修”阶段。古建工艺师正在用传统工艺“精雕细琢”景观建筑。新建的观澜阁、梨园唱和、扇形亭、书画馆、园亭、环形廊架等十余处园林建筑也雏型初现。
看来迎泽公园不久就要完成改造,开门迎客啦,这位陪伴我们几十年的老朋友,都发生过什么变化呢?
1952年,太原市政府决定在迎泽大街南侧建设一个新公园。当时那里还是南门外的一片荒郊野滩,每到夏日蚊蝇四起、杂草丛生,冬天则是寒风呼叫、狼嚎不绝,实为城市建设的一个死角。
1954年,党和政府发动全市人民义务劳动,引排污水、挖湖堆山、叠墙铺路、植树栽花。
1957年6月1日,国际儿童节这天,迎泽公园正式售票对外开放。
迎泽公园本没有湖,但没水不成公园。1954年建园初期,上级部门指示——“要把迎泽湖水搞成活的”。
在科学的规划和艰苦的施工后,游人终于可以泛舟于迎泽湖上了。
园内的一些标志性建筑设施,也承载了不少回忆。
藏经楼 又名风华楼,原是太谷县东达寺的建筑之一。据太谷县志记载,此阁楼始建于金大定25年,距今800余年历史。为了让迎泽公园增添古朴的风貌,1958年由太谷县原貌迁来,建于1.2米高的石砌台基上,直到1960年才全部安装完成。楼高17米,从外看三层,实为两层。藏经楼全木结构,巍峨壮丽、古雅端庄,因它的四周均有开阔的台面,后来就成了省城人民文化活动、节日集会的中心。它的建成改变了公园的气势面貌,成为迎泽公园的象征,闻名省内外。
七孔桥 1955年初建时只有五孔,随着园林事业的发展和游人逐渐增多,原有的小桥已不能满足游人需要,1962年就又增建两孔,到1964年完成,成为了现在的模样。这座石桥建成之初是省内最大的石桥,它坚固美观、跨上七孔桥可以观赏到南北两湖的秀美风光。每天总有游客站在桥上看湖面上游船自由地从桥下穿过,意趣盎然。石桥上刻有“犀牛望月”,石柱上立着石狮子,惟妙惟肖。
大象滑梯 也是很多太原市民最有感情的标志物,位于儿童游乐场。迎泽公园刚建园的时候,各项投资都很大,为了节省开支,公园便利用现有材料建了滑梯、秋千及单双杠。大象滑梯就是那时建起来的。和容易生锈的其他铁材质器械不同,大象滑梯是石砌的,任凭风吹雨淋也毫发无损,几十年来陪伴和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孩子的成长
2002年7月1日,迎泽公园正式免费开放,并先后进行了免费开放建设、迎泽广场建设、迎泽湖清淤三大建园史上最大的改造工程。公园面貌发生了巨大的质变,公益性更强。“买票游园”成为历史。
多年来,公园的美化改建从未停止,在每次的改建过后,公园的建设都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与市民需要,更加美丽多姿。而这次,我们也同样期待。
来源:三晋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