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康石石
做艺术留学,更做艺术教育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康石石

英、美最新入学数据公布!国际形势骤变,英国留学是否有抄底机会?

康石石  · 公众号  · 艺术  · 2025-04-11 09: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近期因为一些 众所周知的经济形势与争端 ,多多少少会影响到大家的留学规划。


当经济寒冬裹挟留学赛道,有人退缩保底,有人逆风执炬。 但对于留学目的地来说,各个国家都是栓在一根绳上的蚂蚱,牵一发动全身,美国之外的英国、香港、新加坡都会同步受影响。


与此同时, 全球顶尖教育资源争夺战已进入“暗黑森林”模 式, 精准卡位 VS 沦为炮灰 ,怎么选,非常重要。



01

美国:顶尖名校的“饥饿游戏”,敢赌的人才能分到蛋糕


2020年(美国院校称之为24届学生), 有人因疫情推迟留学,而哈佛录取率却是难得新高,此后一路走低:


图源: www.harvard.edu


于是面对2025局势,纠结是否应该继续准备美国留学时,一句 :“你会在2020年出国留学吗?” 问得非常巧妙:


图源:小红书


在康石石看来,两大时期确实是有相似之处。 那年申请季的诸多决策也具有借鉴意义。 比如学生同样犹豫是否应该继续前行。


有人退缩 ,于是在最 新美国大学网申系统 Common App 公布的2024-2025美国本科申请数据中能看出 2020-2024年申请人数都在降 ,直到今年开始回温:


图源:common app


但同时, 还有这么一部分人选择多国同申 ,做万全选项。 即在申请美国的同时,用英国、新加坡、香港院校作为保底。

毕竟当所有人都在往后退时, “捡漏”机会自然浮现 ,免标化成绩就是那个时代的 “典型 ”产物。


于是我们会看到, 无论美国总体申请学生人数如何变化,面向录取率低于25%院校 (也就是美国TOP30名校,同学们熟悉的哈佛、耶鲁、麻省、普林斯顿、宾夕法尼亚、哥伦比亚、西北大学、康奈尔等都在此列) 申请人数几乎不受影响,仍旧保持连年增长趋势:


图源:common app


而从结果来看,康石石学生里,对于拿到了 哈佛、康奈尔、宾大、哥大、卡耐基梅隆、加州伯克利offer的学生 ,尽管前方仍有众多困难,他们仍然选择稳接名校offer,尽可能冲破阻碍去上学。



所以犹豫往往存在于普通学生身上,而对于一些 冲一把或许就能上岸美国TOP30院校的同学,主动“逆行”就是他们的机遇。


大不了最后用其他国家/地区兜底,这条路他们走的不慌。




02

英国:一年制硕士成“学历内卷”缓冲区


一方面得益于美国学生寻找兜底院校的选项,另一方面我国本科毕业生人数连年增加,就业难的内卷, 让硕士学历 “保底 ”成为越发普遍的社会现象。


英国一年制硕士由此成为许多想 快速提升学历的学生选择。


前不久登上热搜的中核招聘,录取8000人的岗位收到近120万份简历,虽然事情争议颇多,但也揭露了求职招聘的一角冰山


而从英国高等教育统计署最新公布的《2023-2024学年英国大学入学数据 》,也能很清晰地看到相关申请趋势的存在。


先是随着国内本科毕业生增多,升学需求增加, 中国申请英国留学人数整体呈缓慢增长趋势:


图源:《2023/24学年英国大学入学数据》


其次是 学制大部分为一年制硕士的 Postgraduate(taught),也就是授课型硕士(可类比国内专硕)的入学人数曲线图中 ,对比其他诸如本科、学术型硕士(类比国内专硕)学位类型, 涨的一骑绝尘:


图源:《2023/24学年英国大学入学数据》


最后国际生扎堆的热门院校也是 UCL(伦敦大学学院)、BPP(英博夏尔大学)、赫特福德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爱丁堡大学:


图源:《2023/24学年英国大学入学数据》


毫无疑问, UCL、曼彻斯特大学、爱丁堡大学作为英国QS综排前30守门员 ,完全是凭借 超高国际知名度与QS综合排名 吸引众多学子报读。



赫特福德大学,最为知名的就是它的 topup 通道 专科生借此可以一步到位成功获得硕士学历 ,可以说是专升硕专业户。这里基于篇幅就不展开,想了解的同学可以联系康石石。


所以无论是追着UCL、曼彻斯特、爱丁堡大学的QS综合排名,还是赫特福德专升硕通道。可以看出 “用一年的时间快速镀金”是这部分学生的主要目标 ,其中 拿到排名尽量高的offer,也是他们升学理念。



03

香港、新加坡:地缘优势与就业导向双驱动


港、新二地凭借离家近、排名高、费用较低等因素,占据留学性价比第一梯队的位置。 其热门程度从每年申请季漫天飞舞的拒信就能看出。


同时 根据智联招聘最新发布的《 2024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能看出 自2018年起, 海归选择国内求职总体规模逐渐扩大 ,这两个离家近的地方反而成为最适合后续回国求职生源的选择地。


图源:智联招聘《2024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 虽然香港作为我国特别行政区,没有列入榜单,但其毕业生进入内地求职数据同样不低)


所以对于后续明显有回国发展倾向学生而言:

一方面同为亚洲教育高地, 新加坡有多年蝉联亚洲综合排名第一的 新加坡国立 ,香港有 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五大QS全球综排前百大校 ,全方位支撑香港人才需求的同时也包含了同学们想申请的众多方向。

可以说无论是冲着综合排名还是 教学质量、专业选择,港、新二地都能极大满足各位需求。


另一方面从地理位置来看,两地天然有着距离上的优势。 企业对院校毕业生实习知根知底,认可度不低。

总的来说, 留学选择本质是教育资源与个人目标的匹配博弈。 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都需锚定这两点:

明确优先级 学术资源、未来发展、成本控制、移民潜力——四项权重需 基于个人发展需求排序。


灵活调整策略 关注当地及院校政策变化(如标化成绩、工签变化、移民政策)、行业招聘趋势(如AI/ESG/人机交互/智能服务领域人才缺口), 动态优化申请组合。


真正的“红利”往往属于信息敏感者。 也建议大家与专业顾问深度沟通,结合实时数据与院校内部动态,制定精准攻防策略。


如果你对 留学、艺术设计保研、作品集创作、背景提升 还有其它疑问 ,或者需要帮助,欢迎通过以下方式向我提问:


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