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塔
青塔-大学从未如此有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高校人才网V  ·  招聘日报丨高校人才网2025年2月5日招聘信 ... ·  昨天  
青塔  ·  布局低空经济!211,揭牌 ·  4 天前  
NXTV都市阳光  ·  【阳光•关注】@大学生,这条消息跟你有关!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青塔

国家基金委主任杨卫院士:2017年约3500人申请国家青年千人!

青塔  · 公众号  · 大学生  · 2017-07-23 14:02

正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浙江大学原校长杨卫院士19日在杭州参加第九届全球华人化工学者研讨会时说,有赖不断增长的国家投入,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在过去20年里实现了数量和质量的快速增长。

2016年,中国发表的科学论文占全球总量的近20%,其中约七成在致谢中提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也就是说,当前全球每9篇发表的科学论文中,就有1篇得到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杨卫说。

前千分之一高被引论文数这一指标代表了论文的质量和影响力。1997年,中国产出的前千分之一高被引论文数只占全球总量的约0.2%,到2016年,该占比已达约20%。杨卫感慨地说,占比量在20年里增长了100倍,显示中国基础科学研究质量取得长足进步,“正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之感”。

基础科学研究的振兴是社会经济发展振兴的重要驱动力。富有原创性和开创性、影响深远的理论突破和技术创新,是引领产业发展的巨大力量。

杨卫说,中国基础科学研究正同时聚焦于“总量”、“贡献”和“原创”等三个方向的目标。“总量”上,中国当前科研产出约为美国的六成,力争在未来达到与美国大致相当。“贡献”指的是力求取得里程碑式的科研成果,在学术地貌上形成高地,同时在科学的前沿工作领域占据更多份额。“原创”强调在中国形成开创性学术思想、诞生新学科、产生学派等。

杨卫向来自国内外的与会专家介绍,中国已经拥有了一批旨在冲击重大科学发现的大型科学实验装置,如位于贵州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四川锦屏山下探寻暗物质的世界最深实验室,北京JF12风洞等。北京、合肥、上海等城市集中了我国一大批大科学装置。

放眼未来,中国年轻一代科学家的快速成长令人瞩目。 杨卫说,考察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人,37岁左右的科学家人群形成了一个高峰,“他们正在成为主力军”。近几年,申请国家青年千人计划的海外高层次人才不断增加,今年约有3500人提出申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