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电波之矛(ID:RadarEW)
前几天印度空军又火了一把,其首架装备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的战斗机完成首飞,印度媒体竞相报道,并给与了非常大的评价。
小编认为该型雷达不过是在以色列的协助下完成的,阿三的雷达实力到底如何呢,让我们来看看阿三印度空军和陆军拥有的雷达装备:
1、“阿卡什”防空导弹系统配备的雷达
阿卡什(Akash,在印度语中有‘天空’的意思音译:阿卡什)系统为印度自行研发的中程地对空导弹,由印度国防研究及发展组织(DRDO)和巴拉特电子有限公司联合研发,2008年实战部署。“阿卡什”导弹的有效打击距离约为25km,有效射高15km,全重700kg,弹头重量约为60kg。其组成如下图:
阿卡什的雷达发展历程如下:
阿卡什的雷达由Rajendra雷达和3D-CAR搜索雷达组成:
A、Rajendra雷达
“阿卡什”系统的核心是“拉金德拉”(Rajendra)多功能无源相控阵雷达,该款雷达是由DRDO研制,可以同时追踪最多64个空中目标,同时锁定最多4个空中目标,指挥引导8枚导弹。印专家声称,“阿卡什”导弹类似于美国的“爱国者”,可以攻击多种空中目标,包括无人机、巡航导弹、飞机等。
B、3D-CAR搜索雷达
3-D CAR最初由印度DRDO和波兰PIT共同开发,后印方进行多次改进。该雷达具备多目标接战能力,目标优化排序能力,集成化的中控软件。搜索范围可达170公里,可以跟踪超过3000公里/小时(约3马赫)的超音速行驶的战斗机和导弹等多个目标。雷达采用了一系列电子计数器计数(ECC)功能,包括频率捷变和干扰分析。
2、INDRA系列2D雷达
印度多普勒雷达(INDRA)系列二维雷达是由印度DRDO为其陆军和空军研发的。这是DRDO研发的第一个大功率雷达,具有里程碑意义。最初界定为印度陆军的Indra-I雷达,印度空军的Indra Pulse Compression(PC)版本,也被称为Indra-II,后来这两个型号在印度陆军和空军均有应用。INDRA-I是一种用于低水平目标检测的移动监视雷达,而INDRA-II是用于地面拦截目标的。主要用于搜索和跟踪低空飞行的巡航导弹、直升机和飞机,并提供距离和方位信息。
系统特点:
距离可达90公里(适用于小型战斗机)
高度覆盖35米至3000米的雷达视野
检测概率:90%(单次扫描)
虚警概率:10E-6
边跟踪边扫描(TWS)
能够处理200个航迹
部署时间约60分钟
3、剑鱼远程跟踪雷达
剑鱼(Swordfish)远程跟踪雷达(LPTR)是印度有源相控阵列(AESA)远程跟踪雷达,专门用于打击弹道导弹威胁。该雷达的首次测试是2009年3月。测试的主要目的是验证剑鱼远程跟踪雷达(LRTR)的能力。该雷达为以色列绿松的衍生物。然而,它与以色列系统不同,因为它采用印度自行研制三维发射接收模块、信号处理、计算机和电源。据报道该雷达能够锁定600-800公里之外的目标。印度目前正对该雷达进行升级,从而使其覆盖范围达到1500公里。
以色列的绿松雷达
4、BEL战场监视雷达
BEL战场监视雷达(BFSR)是单兵携带的 2D近程战场和周边监视雷达,BFSR由DRDO的班加罗尔实验室、电子和雷达发展机构(LRDE)设计,由Bharat Electronics Limited(BEL)生产。BFSR已经在印度边境地区部署和使用,特别是在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
BFSR重约30公斤,是一个相干脉冲多普勒雷达,工作在10%的占空比和5W的峰值功率。低峰值功率为雷达提供了低截距概率(LPI),使得敌方传感器难以侦测。雷达在J频段(10至18/20 GHz)内运行21个频率。它可以在所有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和晚上操作。该雷达可以以各种模式工作:监视/扫描(“搜索”)、采集、跟踪/分类模式。雷达也可以手动操作,也可以进入自动“待机”模式。
主要参数:
爬行人: 700米
步行男子: 3公里(1.9英里)
一群人: 7公里(4.3英里)
轻型车辆: 10公里(6.2英里)
重型车辆: 14公里(8.7英里)
测距精度: 20m rms
距离分辨率: 50米
速度测量范围: 0.9米/秒至90公里/小时
高程覆盖范围: -60〜+ 15°(远程设定)
方位扇区扫描: 30〜180°
方位精度: 0.5°rms
方位角分辨率:优于4°
跟踪扫描: 50目标
5、其他
印度陆军
Low Level Light weight 2D Radar for mountainous terrain Air Defence
3D -Tactical Control Radar for Air Defence
Short Range Battle Field Surveillance Radar
Weapon Locating Radar
Multi Mission Radar (MMSR)
FOPEN Radar
Through wall detection Radar
Ground Penetration Radar
印度空军
Active Phased Array Radar for AEW&C
Low level 2D Air Defence Radar
3D Low Level Light Weight Radar
3D Medium Range Surveillance Radar for Air Defence
4D Active Array Medium Power radar for AD role
Airborne Electronically Scanned Array Radar for Tejas Mark II
Ground Controlled interception
SAR for UAVs
部分介绍如下:
目前,印度装备的地面防空雷达主要有以色列的“绿松”相控阵预警雷达、GS-100雷达、自行研制的Arudhra相控阵雷达以及 “英迪拉”系列多普勒地空探测雷达等,分别购买自以色列、法国,或为自己研制或与其它国家联合开发。
“绿松”雷达
印度于2001年从以色列订购了2部“绿松”预警与火控雷达(“箭-2”系统的配套雷达),两部雷达共花费2.5~4亿美元,分别于2001年和2002中期交付印度。“绿松”雷达系统是一种可移动的地基雷达,搜索范围大于500km,能同时跟踪和拦截14个目标,部署在印巴边界,后印度研发了本土型号,命名“剑鱼”雷达。
绿松”预警与火控雷达
Arudhra三坐标固态有源相控阵对空警戒雷达
Arudhra中功率雷达为印度第一部国产有源相控阵三坐标对空警戒雷达,工作于S波段,探测距离300km,取代TRS-2215和PSM-33雷达,具有较先进的抗干扰措施,可接入印度综合防空指挥控制系统(IACCS)。2011年,第一部雷达正式进入印度空军服役。
PSM-33MK II三坐标对空情报雷达
PSM-33MK II雷达是可运输型三坐标防空控制和空情雷达系统,为印度空军研制,由一部天线(三脚架安装)和两个方舱组成,一个方舱放发射机,另一个方舱放接收机和处理单元。该系统可由铁路、公路、或飞机运输。雷达工作于S波段,最大监视距离510km,方位覆盖360°,俯仰26°-32°,测量精度为距离50m,方位0.25°,仰角优于3mrad,高度460m。
GS-100雷达
2009年,泰雷兹公司与印度Bharat电子公司(BEL)签订联合生产合同,负责联合为印度空军提供19部GS-100,并被命名为“低空机动式雷达”(Low LevelTransportable Radar, LLTR)。其中,首批6套将在泰雷兹法国公司生产,而剩下的13套则由BEL公司在印度本土生产。
GS-100系统包含一部GS-100雷达、操作与通信舱、电源系统、机动系统和工作舱。GS-100工作于S波段,是一部机动式防空雷达,具备远程操控能力,有效对抗反辐射导弹,既可单独工作,也可集成到防空指挥控制中心。GS-100有源相控阵雷达具备低空搜索能力,可跟踪180km外的空中目标,作战对象包括常规的巡航导弹、无人机等,也包含隐身飞机。整部系统可装入一个标准的20英尺ISO集装箱内,并通过公路运输或空运。雷达可由4名工作人员在30分钟内架设完毕。
三坐标中程监视雷达(3DSR)
三坐标中程监视雷达(3DSR)系统设计用于满足印度空军作战的基本需求,可扫描跟踪150km外的空中目标。接收模式工作时,采用多波束覆盖来提供必需的仰角识别。俯仰覆盖30°,方位上采用机械旋转以覆盖360°范围。IFF天线位于天线阵列(PPAA)的顶部,旁瓣对消(SLB)天线位于IFF天线的顶部。
GRL-600 英迪拉-I/II
GRL-600 /610雷达是机动式全相干低空监视雷达,主要用于防空系统中的低空补盲,除监视外还用于局部区域警戒和用目标指示雷达。雷达工作于L波段,GRL-600的探测距离为50km,波束宽度方位3°,俯仰17°,可跟踪多至40个目标并和12个武器系统配合工作。GRL-610对战斗机探测距离90km。
MUFAR武器定位雷达
多目标野战炮兵雷达(MUFAR)主要作用是确定敌方迫击炮位置并为己方的炮兵部队提供射击调整信息。另一个作用是战区监视、海岸监视、直升机和轻型飞机控制、气象气球跟踪和快速观察。研制于上世纪80年代,目前在印度陆军服役。该雷达工作于X波段,最大距离16km,采用福斯特扫描器,峰值功率80~100kW,脉冲重复频率3.3KHz。
来源:雷达智库(ID:CETC14_Radar)
印度认为其安全的最大威胁来自巴基斯坦和中国,因此将防空雷达重点部署于印中和印巴边境一带,总体呈现“南疏北密”的特点,主要集中在北部和西部边境的东部空军司令部、中部空军司令部、西部空军司令部和西南空军司令部,沿印巴、中印边境及德里防空区一带部署。
据历史资料显示,印度空军共有22个雷达中队、48个雷达信号分队、35个机动雷达分队、39个机动观测分队。
东部空军司令部、中部空军司令部管辖的防空雷达主要用于对中国防空警戒。东部地区共部署1个雷达中队、10个雷达信号分队、4个机动观察分队。中部地区部署2个雷达中队、6个雷达信号分队、2个机动雷达分队、3个机动观察分队。印度北部多为高寒山区,在雷达的研制、购置和部署时,还充分考虑了其机动性和应急作战能力。
西部空军司令部所辖雷达主要用于对巴基斯坦防空警戒,其中,部署在印巴边境地区有18个雷达中队、30个雷达信号分队、30个机动雷达分队、32个机动观察分队,从数量可以看出印巴边境为印度雷达部署最严密的地区。
南部空军司令部所辖雷达主要负责孟加拉海域的防空警戒,部署有1个雷达中队、2个雷达信号分队。
除了在机场或基地等地建有常规预警系统外,还在主要城市、核设施和石油炼油厂等重要目标附近部署了防空系统。
南部空军司令部所辖雷达主要负责孟加拉海域的防空警戒。
印度地面防空体系包含两个部分:防空地面环境系统(ADGES)和 基地防空区域系统(BADZ)
ADGES系统负责区域防空,提供广域监视,探测、识别、跟踪、拦截来袭空中目标,协调和控制区域防空力量,其雷达系统主要部署在西部(中巴)、北部(中印)边境,而机动式系统主要部署东北和南部。
BADZ系统,负责要地防空和点防御,注重综合防空雷达、拦截飞机、防空导弹系统、防空高炮系统等防空力量,为重要目标提供高密度、高效的要地防空,在主要作战方向实现防空补盲。
ADGES系统正处于现代化改造阶段,但系统架构并未产生实质性改变,依然采用三层预警探测网。
第一层为机动式观测分队(MOP),包含众多由2人组成的小分队,配备HF/VHF无线电台和望远镜,沿边境分布部署,每个观测分队间隔25km~45km,通过HF/VHF无线电台或电话线路等通讯系统发出预警信息,有时还使用“更为先进”的基于光纤和卫星通信的通讯系统向雷达警戒线汇报情况。机动式观测分队构成了印度空军第一道空中威胁预警层。
第二层为雷达警戒线(radar picket line),位于机动式观测分队后方150km处,由多个雷达群组成,雷达站彼此间隔距离为雷达作用距离的和,从而实现无缝覆盖,负责为位于其后方的防空控制中心提供准确的目标情报。
1个雷达警戒群通常包含1部俄罗斯ST-68U雷达(属于S-300防空系统)、2部P-18/P-19雷达,在雷达群侧翼还包含2部P-12/P-15雷达。其中,ST-68U雷达为控制中心,对战斗机目标的探测距离大约160km,可为防空导弹部队提供目标跟踪数据,并为米格-29、苏-30等战机提供指挥引导。另外,印度还通过许可生产了法国泰雷兹集团的TRS-2215D三坐标对空警戒雷达,以及衍生出印度国产型的的PSM-33 MK2雷达。此外,还包含一些低空补盲雷达,如经许可生产的荷兰“报告者”(Reporter)雷达用于低空目标探测,探测距离40km,可同时跟踪20个目标。
印度从法国进口了6部GS-100低空可运输雷达(LLTR),并在印度国内组装13部,共装备19部,可探测180km外的低空机动目标。
印度国产型Ashwini低空补盲雷达由DRDO雷达设计实验室开发,采用有源相控阵体制,印度空军已订购18部,预计总装备数量为67部。
第三层为THD-1955三坐标远程警戒雷达,是ADGES系统的核心,共13部。该雷达最初由法国设计,广泛服役于北约国家,印度具有多年许可生产经验。雷达工作于S波段,峰值功率20MW,平均功率2MW,对战斗机的探测距离达400km,体积非常庞大,具有很强的电子抗干扰能力,印军曾对其进行数字信号处理、杂波抑制等技术升级。目前,该雷达装备数量共13部,主要部署西部印巴边境和东部印缅边境。
与作战半径达到几百公里量级的ADGES系统相比,BADZ实际上是一部缩小版的ADGES,作战半径仅为100km,主要用于重要空军基地及其他高价值目标的空中防御,为其防空责任区提供全方位的无缝覆盖,并与防空控制中心(ADCC)进行作战协同。
与ADGES系统类似,BADZ同样由三层防御圈组成。第一层为机动式观测分队,然后是防空武器及配套雷达层,最后一层为低空补盲雷达层。
结束语
随着地面防空装备的发展,机动式防空雷达的队伍越来越壮大,机动性能越来越好,展开/撤收的时间已经缩短到5分钟以内,所以对于防空雷达的部署需要灵活应用;对待情报资料也需要专业的分析、理性的判断!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
创新发展: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创新创业 | 科技体制改革 | 科技创新政策 | 协同创新 | 成果转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础研究 | 产学研 | 供给侧 |
热点专题: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工业4.0 | 商业航天 | 智库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基金 | 装备采办 | 博士 | 摩尔定律 | 诺贝尔奖 | 国家实验室 | 国防工业 | 十三五 | 创新教育 | 军工百强 | 试验鉴定 | 影响因子 | 双一流 | 净评估 |
预见未来:预见2016 | 预见2020 | 预见2025 | 预见2030 | 预见2035 | 预见2045 | 预见2050 | |
前沿科技:颠覆性技术 | 生物 | 仿生 | 脑科学 | 精准医学 | 基因 | 基因编辑 |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 纳米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3D打印 | 4D打印 | 太赫兹 | 云计算 | 物联网 | 互联网+ | 大数据 | 石墨烯 | 能源 | 电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北斗 | 智能制造 | 不依赖GPS导航 | 通信 | MIT技术评论 | 航空发动机 | 可穿戴 | 氮化镓 | 隐身 | 半导体 | 脑机接口 |
先进武器:中国武器 | 无人机 | 轰炸机 | 预警机 | 运输机 | 战斗机 | 六代机 | 网络武器 | 激光武器 | 电磁炮 | 高超声速武器 | 反无人机 | 防空反导 | 潜航器 | |
未来战争:未来战争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网络空间战 | 分布式杀伤 | 无人机蜂群 | 太空站 |反卫星 |
领先国家:俄罗斯 | 英国 | 日本 | 以色列 | 印度 |
前沿机构:战略能力办公室 | DARPA | Gartner | 硅谷 | 谷歌 | 华为 | 俄先期研究基金会 | 军工百强 |
前沿人物:钱学森 | 马斯克 | 凯文凯利 | 任正非 | 马云 | 奥巴马 | 特朗普 |
专家专栏:黄志澄 | 许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贺飞 | 李萍 | 刘锋 | 王煜全 | 易本胜 | 李德毅 | 游光荣 | 刘亚威 | 赵文银 | 廖孟豪 | 谭铁牛 | 于川信 | 邬贺铨 | |
全文收录:2016文章全收录 | 2015文章全收录 | 2014文章全收录 |
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
“远望智库”聚焦前沿科技领域,着眼科技未来发展,围绕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安全、知识产权等主题,开展情报挖掘、发展战略研究、规划论证、评估评价、项目筛选,以及成果转化等工作,为管理决策、产业规划、企业发展、机构投资提供情报、咨询、培训等服务,为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