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考研军火库
关注哇魔力考研军火库,每天获得爆分秘诀与超热级考点,501%原创,501%干货,赋予你瞬间诛杀考研的超级魔力,大踏步疯狂提分,把对手甩出九条街远!【每天紧随军火库,必称霸考研江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考研斯基师兄  ·  25考研人等成绩现状,也太真实了吧! ·  2 天前  
考研斯基师兄  ·  25考研人等成绩现状,也太真实了吧!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考研军火库

116条谚语/成语/诗歌/名言绝杀马原高频考点!徐tao说说刷题的事!

考研军火库  · 公众号  · 考研  · 2019-08-12 23:39

正文

/ 若发现有其他微信号抄袭本内容,请在后台向我们积极 举报 ,我们会直接投诉 查封 其微信号。 已有不少成功先例 。是否抄袭,请比较下发布时间即可。


徐tao :说说政治刷题的事

/ 1.暑期复习要达到的目标要求( 暑假任务 )是:

  • 各学科框架要整理好。

  • 认真理解过每一个知识点, 重点和非重点要标注好。

  • 笔记要整理好。

/ 2.知识点学完( 听完/看完 )一遍后忘了,不必忧虑,这很正常。正常来说,知识点学完一遍后,能记住的只有15%~20%。忘掉的知识点会通过后期的复习和刷题去回忆和强化。

/ 3.知识点懂了,但题不会做或者做题错误率很高,怎么办?首先要清楚, 知识点懂了,离会做题还是有一段距离的, 这个距离就是命题思路 ( 前期小哇说过很多命题思路,可以回头看看 )。只有掌握了命题思路,知识点才能转化为做题能力,这需要通过大量刷题 去解决(公众号:kaoyanx)。用来刷题的题目分两种:

  • 历年真题:是最权威的题目,是复习的根,千万不要丢掉真题直接去做模拟题,否则就是本末倒置。 刷真题的主要目的是掌握命题思路,其次是掌握命题人喜欢重考的选择题知识点 (参考: 政治 命题规律 与做题技巧总结 (👈猛戳阅读))。

  • 模拟题:肯定是不如真题权威,但会体现出今年的时政热点和新增考点,所以 刷模拟题的主要目的是强化知识点

/ 4 .上面说的刷题是指刷选择题,分析题通过后期的押题去掌握。


推荐 政治怎样刷题才能刷出 高分 ?真题在书上找不到答案怎么处理? (👈猛戳阅读)

推荐 政治复习9个拿高分的窍门 (👈猛戳阅读)

推荐 政治如何做题? (👈猛戳阅读)



第一,35条谚语成语绝杀马原高频考点

注:蓝色字体是马原考点。


1 .天地和气,万物自生

宇宙之间的万物自然生存,不以人的意志所主宰。这说明 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


2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说明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又如,我们常听到的一些神话故事、宗教传闻、科学幻想,也都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不过 有的是歪曲的反映,有的是虚幻的或者是夸大了的反映 。(公众号:kaoyanx)


3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说明了 物质在先、意识在后 ,没有物质就不会产生反映物质的意识。充分体现了 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4 .掩耳盗铃

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试图以主观愿望代替客观现实。又如,“画饼充饥”、“望梅止渴”、“郑人买履”、“削足适履”等,亦属此义。( 公众 号:kaoyanx)


5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说明了 意识正确与否,与一个人看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 。又如,“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等,也是这个道理。


6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说明 同一事物,由于个人的知识结构不同,看法也就不同 。例如,一张《清明上河图》,画家是从美学角度看的,经济学家是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史学家则是从社会历史角度看的。( 公众 号:kaoyanx)


7 .有志者,事竟成

说明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会推动事物的发展进程;反之,会阻碍事物的发展。又如,“满招损,谦受益”、“人定胜天”、“事在人为”、“心灵手巧”等亦属同理。( 公众 号:kaoyanx)


8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说明 人的肉体与精神是统一的,不可分离的 。形存神存,形谢神灭,这是 唯物主义观点 。又如,“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是说宇宙间万物不是神造的,而是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亦属唯物论。


9 .心外无物

是说 物质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意识之外无物 。这与“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等,同属 唯心主义 。( 公众 号:kaoyanx)


10 .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

这是陈云同志的一贯主导思想,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反对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经验主义和迷信盲从的奴隶主义 。也就是说要 坚持唯物论,反对唯心论 。( 公众 号:kaoyanx)


11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说明 物质和运动是密不可分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离不开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运动也离不开物质。


12 .刻舟求剑

是用 静止的观点看问题,违背了物质是运动、变化的观点 。又如,“守株待兔”等亦属此类。( 公众 号:kaoyanx)


13 .人两次不能踏入同一条河

说明 客观事物是在不停地运动变化着 。与此相反,有人提出“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走向了极端, 否定了相对静止,是一种不可知论


14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意指 自然界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它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又如,“鸿雁出塞北,举止万余里。”“冬季食南稻,春日复北翔。” “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都 表明 生物的运动都是遵循着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规律 。( 公众 号:kaoyanx)


15 .揠苗助长

说明 生物成长过程是遵循一定规律的,试图用主观意志代替客观规律性,必然要受到惩罚 。又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等亦属此类。


16 .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

说明 规律是客观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否则,就不能成功。( 公众 号:kaoyanx)


17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说明 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这样才能在规律的指导下,克服困难,赢得胜利。


18 .量力而行

是说在实际工作中, 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不做力不能及而勉强要做的事,使主观违背客观。( 公众 号:kaoyanx)


19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 是指客观事物不断地变化、发展,要适应变化了的情况,就必须破除旧观念,破除迷信盲从; 实事求是 就是说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规律性,按规律办事。 这两者是统一的,没有实事求是的精神,思想就不可能解放;反之,思想不能适应变化了的情况,也就谈不上实事求是了


20 .相反相成

是指 事物自身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即矛盾 。又如,“相辅相成”与此同理。( 公众 号:kaoyanx)


21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体现了 矛盾同一性原理 。即矛盾双方不仅相互依存,而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又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满招损,谦受益”、“居安思危”等都包含着矛盾同一性原理。( 公众 号:kaoyanx)


22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体现了 矛盾普遍性原理 。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 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又如,“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等同属此类。


23 .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违背了矛盾普遍性的原理 ,是用一种 片面观点看问题,搞一点论,否定两分法 。又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等同属此类。( 公众 号:kaoyanx)


24 .对症下药

符合 矛盾特殊性的原理 ,要求我们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要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又如,“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量体裁衣”、“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以及“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指纹,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万物无相异”等都包含了这一原理。


25 .对牛弹琴

比喻不分对象,用同一方式对待不同的事物, 违背了矛盾特殊性的原理 。又如,“张冠李戴”、“照办照抄”、“一刀切”、“一风吹”等同属此类。( 公众 号:kaoyanx)


26 .画龙点睛

是说在工作中 要善于抓重点,抓关键 符合主要矛盾的原理 。又如,“擒贼先擒王”,“牵牛要牵牛鼻子”,“好要用在刀刃上”等同属此理。


27 .荷花虽好,也要绿叶相扶

比喻人们在日常工作中, 要善于抓主要矛盾,但也不能忽视次要矛盾,因为次要矛盾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 。又如,“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等亦属同理。( 公众 号:kaoyanx)


28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违背了主、次矛盾关系的原理 。不分主次,抓了次要的,丢了主要的。又如, 眉毛胡子一把抓”,亦属此类。


29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是说 时间的一维性 ,即时间的流逝一去不复返。


30 .一个指头与九个指头

毛泽东同志常常以此来 比喻成绩与错误哪个是主要的,哪个是次要的 。要求我们 要善于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因为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主要方面所决定,所以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要 分清主流与支流 ,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 公众 号:kaoyanx)


31 .本末倒置

这是 违背了矛盾主次方面关系的原理 ,不分主流与支流,主次颠倒。又如,“喧宾夺主”、“得不偿失”、“兼收并蓄”、“良莠不分”等,亦属此类。


32 .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

这是 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 的唯心主义观点。


33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条件是可以改变 和创造 的,人们在条件面前并不是消极无为的, 经过努力可以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推动事物的发展 。但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 公众 号:kaoyanx)


34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反映的是 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35 .知人善察,难眩以伪

说明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 假象是从反面歪曲表现本质的现象


第二,21句诗歌绝杀马原高频考点

注:蓝色字体是马原考点。


1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句诗说明了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观的、能动的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2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这句诗说明了 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 公众 号:kaoyanx)


3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这句诗意思是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因为人已站在最高层的地方。这句话体现的哲学原理有: ①唯物辩证法的因果联系的基本范畴 ,告诉我们 要用因果关系的哲学道理分析问题,提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②唯物辩证法的现象与本质的基本范畴,告诉我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透过现象认清事物的本质 。( 公众 号:kaoyanx)


4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说明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 公众 号:kaoyanx)


5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句诗体现了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 。事物发展总的趋势是前进的,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是前进中的曲折,在曲折中前进。这就要求我们 在顺利时,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困难;在逆境中,要看到光明,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 。( 公众 号:kaoyanx)


6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这句诗说明了人们 对于那些外表相似的真假难辩的事物,必须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辨别其真伪


7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句诗意思是说在虚心学习间接经验,认真读书的同时,一定要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因为 间接经验诚然宝贵,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消化、运用、检验和发展 。又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是强调 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 公众 号:kaoyanx)


8 .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这句诗说明了 一切客观事物都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事物及其运动规律都是客观的 。( 公众 号:kaoyanx)


9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这句诗包含的哲理是: ①新事物是符合事物发展前途,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东西 ②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又如,“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等诗句也是这个道理。( 公众 号:kaoyanx)


10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句诗说明了只有思想永远活跃,接受种种不同新思想、新知识,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 人类的实践和认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求我们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 公众 号:kaoyanx)


11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句诗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中事物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的观点。


12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这句诗体现了 矛盾具有特殊性 ,我们一定要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公众 号:kaoyanx)


13 .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

这首诗体现了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14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这句诗体现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公众 号:kaoyanx)


15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这句诗蕴涵的哲理是 事物变化呈现规律性的表现 ,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公众 号:kaoyanx)


16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关系,矛盾双方的对立无条件存在


17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 要善于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质变


18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与君指上听

这首诗体现的哲理有: ①联系的观点 ②矛盾的观点 ③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 。( 公众 号:kaoyanx)


19 .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

这句诗句体现了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①静中有动,动中有静;②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 公众 号:kaoyanx)


20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这句诗体现了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 矛盾具有特殊性


21 .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

这句诗体现了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即 运动的绝对性


第三,18句列宁原话绝杀马原高频考点

注:蓝色字体是对应的哲学原理。


/ 1. 物质是标志 客观实在 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 复写、摄影、反映 。( 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 )( 公众 号:kaoyanx)

/ 2.除了 运动的物质 以外,世界上什么也没有。(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

/ 3.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 矛盾 。( 矛盾的客观存在性,即矛盾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对立统一关系 )

/ 4.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 创造 客观世界。( 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 公众 号:kaoyanx)

/ 5.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 逻辑的式 固定下来。这些式正是(而且只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先入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 公众 号:kaoyanx)

/ 6.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认识对实践的能动反作用,指导作用 )

/ 7.没有“ 人的感情 ”,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 认识过程中的非理性因素 )( 公众 号:kaoyanx)

/ 8.以为只有诗人才需要 想象 ,这是没有道理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需要 想象 ,甚至微积分的发现没有 想象 也是不可能的。( 认识过程中的非理性因素 )

/ 9.必须把人的 全部实践 ——作为真理的标准,也作为事物同人所需要它的那一点的联系的实际确定者——包括到事物的完整的“ 定义 ”中去。( 价值评价,实践是检验评价结果的标准 )( 公众 号:kaoyanx)

/ 10.世界历史发展的 一般规律 ,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 特殊性 ,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

/ 11.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跃退,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曲折前进是历史的普遍规律 )( 公众 号:kaoyanx)

/ 12. 辩证法 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观点 )

/ 13.一切物质在本质上都具有类似感觉的 反映特性 。(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

/ 14.任何 一般 都是 个别 的(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质),任何一般只是大致地包括一切个别事物。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包括在一般之中。( 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 公众 号:kaoyanx)

/ 15.本质在表现出来;现象是本质的。( 现象与本质的统一 )

/ 16. 假象 的东西是本质的一个规定,本质的一个方面,本质的一个环节。( 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 )( 公众 号:kaoyanx)

/ 17.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 具体 的。( 真理是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 )

/ 18.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 谬误 。( 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 )


第四,27句中国古代名言绝杀马原高频考点

注:蓝色字体是马原考点。


1 .元气是构成世界的本体

这句话是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并力图从某种具体的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如中国古代的 五行说 ,古希腊、罗马关于水、火、气是世界本原的学说。典型句子有:“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气者,理之依也”、“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太虚即气”、“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五行之气、天与人相交胜”、“水是万物的始基”、“原子是世界的共同基础”等( 公众 号:kaoyanx)。


2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这句话把“天”看成自然界的最高主宰或天意,所以这句话是 客观唯心主义 的,而且它还 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又属于 形而上学的观点 ,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形而上学的典型句子有: 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白马非马”、“人一次也 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飞矢不动”等。( 公众 号:kaoyanx)


3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这是一种 只见联系不见区别的相对主义观点


4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前一句是辩证法观点,后一句是诡辩论观点 。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第一句的意思是在人第一次踏入河水中的时候,人与河水相对静止,人是踏入了同一条河流中;而河水是处于绝对运动的状态当中,因此当人再次踏入河中,河水已经流动,人是无法两次踏入同一条河的。 这句话承认了绝对运动,也承认了相对静止,因而属于辩证论 。第二句话意思是说河水永远在流动,随着人的“踏入”,河水依然不断流淌,人永远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这句话认识到了河水的绝对运动,却没有认识到人在第一次踏入河流中,人与河水的相对静止关系 这种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观点属于诡辩论 。( 公众 号:kaoyanx)


5 .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

这句话 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是唯心主义观点


6 .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

荀子认为,如果不欲动心的功能,就会导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段话蕴涵了 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认识主体在反映中具有创造性


7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老子的这句话中所蕴涵的哲理是,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 公众 号:kaoyanx)


8 .无平不陂,无往不复

这句话说明了 事物发展变化的普遍性和永恒性


9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强调的是 对立统一而反对绝对等同 ;“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强调的是 相反相成并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并产生新生事物 。( 公众 号:kaoyanx)


10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这句话体现了 矛盾同一性原理 。即 矛盾双方不仅相互依存,而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又如“善泳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塞翁失马,安知非福”、“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满招损,谦受益”、“居安思危”、 “失败乃成功之母”等都包含着矛盾同一性原理。( 公众 号:kaoyanx)


11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老子的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 否认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2 .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 就人的本性说,是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 就客观事物的道理说,是可以被认识的 。( 公众 号:kaoyanx)


13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明之,行也

荀子的这段话体现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


14 .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

这句话的意思是,检验言行的客观标准是“功用”,即 效用 。这句话强调了 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 公众 号:kaoyanx)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考研斯基师兄  ·  25考研人等成绩现状,也太真实了吧!
2 天前
考研斯基师兄  ·  25考研人等成绩现状,也太真实了吧!
2 天前
互联网聚焦  ·  昨夜,马云又扔出一颗重磅炸弹!
7 年前
大家-腾讯新闻  ·  杨早:鲁迅如何哄他家老太太
7 年前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  央行孙国峰详解金融业供给侧改革的五大任务
7 年前
丁香妈妈  ·  一个人带娃,我都是这样憋屎的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