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工业水处理
公众号为中国化工学会工业水处理专业委员会运营专业平台,平台专注于水处理及环境领域学术、技术、项目、产业、资本、政策等多维度探讨,致力于多方面资源融合。以科研、技术、项目、工程、运营、投融资等信息资源,助推工业行业绿色发展、助力环保产业发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工业水处理

清华大学黄霞团队:揭示高盐溶液中介电排斥效应对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纳滤选择性分离的重要贡献

工业水处理  · 公众号  ·  · 2025-04-08 20:03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图片


图片

第一作者 :刘文恺

通讯作者 :黄霞、王昆朋

通讯单位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0 1
图片摘要



图片



0 2
成果简介



近日,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黄霞教授团队在环境领域著名学术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发表了题为“Dominant Mechanism of Nanofiltration for Chloride/Sulfate Ion Separation in High Salinity Solution: the Quantification of Pore-Size-Influenced Dielectric Exclusion”的论文。

文中揭示了高盐溶液中介电排斥效应对于纳滤选择性分离Cl - /SO 4 2- 的重要贡献。相较于提升膜电荷密度,通过精准调控纳滤膜孔径以协同利用空间位阻与介电排斥效应,是实现高盐体系中单价/多价离子高效分离的重要路径,为面向高盐体系的纳滤膜结构设计与工业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0 3
引言



自里约地球峰会确立可持续发展全球性战略框架以来,废水资源化研究备受关注。以盐湖提锂、工业废水零排放(ZLD)为代表的资源提取和回收过程多处于高盐环境,如何实现高盐复杂体系中溶质的高效选择性分离已成为当前研究前沿。研究表明,纳滤技术通过空间位阻效应、Donnan排斥效应和介电排斥效应的协同作用机制,基于溶质理化性质差异可实现亚纳米精度溶质选择性分离,为战略金属资源回收、高盐废水零排放等工程难题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纳滤膜离子截留性能由膜本征特性(孔径分布、表面电荷密度等)与溶液环境参数(pH、离子价态、离子强度等)的协同作用调控。

研究表明,提升膜表面电荷密度可显著增强Donnan排斥效应对离子的截留作用。但在高盐环境中,电荷屏蔽效应的加剧导致Donnan排斥效应显著衰减。

目前,高盐体系下离子选择性分离的主导机制仍存在争议,亟需系统阐明孔径调控和电荷调控对离子分离性能的影响和贡献差异。本研究系统测定了多款商品纳滤膜在梯度离子强度下的Cl - /SO 4 2- 分离性能,结合不同pH条件离子截留性能差异,系统解耦了Donnan排斥效应、空间位阻效应和介电排斥效应对离子截留与分离的贡献规律,阐明高盐体系中纳滤膜离子选择性分离的主导作用机制,为高盐体系中单/多价离子精准分离的纳滤膜定制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参考。



0 4
图文导读



高盐溶液中膜孔径与表面电荷对离子截留及选择性分离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在高盐溶液中,Cl-截留率随膜孔径增大及离子强度升高呈显著下降趋势,而SO 4 2- 截留率均随离子强度提升而增加。基于阿伦尼乌斯公式的计算表明,SO 4 2- 跨膜传输能垒随离子强度升高而增大,证实其跨膜传输阻力增强是导致截留率升高的关键因素。NF90、NF270和UNF的Cl /SO 4 2- 选择性分离性能有限,而孔径适中的DK膜和XCN膜展现出优异的选择性分离性能。


图片

图1:商品纳滤膜离子截留与选择性分离性能。(A)溶液离子强度对离子截留率影响;(B)中性溶质截留性能;(C)不同离子强度下Cl /SO 4 2- 分离因子;(D)离子跨膜传输能垒随离子强度与温度梯度的变化特性。


高盐溶液中Donnan排斥效应对离子截留及选择性分离的贡献解析


通过调节溶液pH调控聚酰胺层电荷密度,系统研究Donnan排斥效应对Cl /SO 4 2- 选择性分离的影响。Zeta电位测试表明,聚酰胺层负电荷密度受溶液离子强度与pH的协同调控。DK与NF270膜的zeta电位均随离子强度增加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表明电荷屏蔽效应随离子强度的升高而增强,导致Donnan排斥效应显著减弱。在高离子强度条件下,调节溶液pH时SO 4 2- 截留率波动幅度较小,表明此时空间位阻和介电排斥效应对SO 4 2- 的跨膜传输具有更加显著的影响。


图片

图2:(A)不同pH与离子强度下膜表面zeta电位变化规律(背景电解质溶液为NaCl/Na₂SO₄混合溶液,Na₂SO₄占比10%);(B)固定离子强度条件下离子截留率随pH值的变化规律。


空间位阻、Donnan排斥和介电排斥效应对离子截留和分离的贡献分析


在等电点处,纳滤膜呈电中性状态,此时离子截留主要依赖空间位阻效应及介电排斥效应。通过测定等电点及其他pH条件下离子截留率的差异,并结合 DSPM-DE模型进行解耦分析,量化空间位阻、Donnan排斥和介电排斥效应对离子截留和选择性分离的贡献。

在高盐体系中,Cl 截留率因Donnan排斥的削弱而显著降低,即使提高溶液 pH 值也无法有效改善其截留性能。然而,SO 4 2- 截留率仍稳定维持在90%以上。

其中,介电排斥效应对SO 4 2- 截留的贡献占比达58-72%。这归因于影响介电排斥效应的 Born 能与离子价态平方成正比、与离子半径成反比。SO 4 2- 的 Born 能约为 Cl 的 2.1 倍。

具体而言,SO 4 2- 与 Cl 间的 Born 能差异使得即使在高盐体系中 Donnan 排斥效应被显著削弱的情况下,介电排斥效应仍可在 0.35-0.44 nm 特征尺度范围内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有效截留SO 4 2- ,同时允许大量的Cl 实现跨膜传输。


图片

图3:基于DSPM-DE模型解耦分析,量化空间位阻、Donnan排斥和介电排斥效应对离子截留和分离的贡献。


图片

图4: 基于等电点及其他pH条件下离子截留率的差异,量化空间位阻、Donnan排斥和介电排斥效应对离子排斥的贡献。(A)离子强度为 25 mmol/L(B)离子强度为300 毫mmol/L。

‘’



0 5
小结



本研究表明,在高盐体系中,基于孔径调控的空间位阻效应与介电排斥效应共同构成Cl /SO 4 2- 选择性分离的主导机制:无论膜表面电荷密度如何,0.35-0.44 nm 特征孔径是实现高盐体系 Cl /SO 4 2- 选择性分离的必要条件,这一发现凸显了孔径参数在溶质选择性分离中的关键作用。

在荷电溶质的纳滤膜传输过程中,空间位阻与介电排斥效应构成离子截留的稳定作用机制,而 Donnan 排斥效应易受进料液物化性质的显著影响。研究揭示了在高盐体系中,基于溶质物化特性,设计具有精准孔径分布和适宜膜材料的纳滤膜,对于强化介电排斥效应、实现高盐体系溶质精准分离与资源回收至关重要。

本项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华能集团的资助。



0 6
作者简介



图片

黄霞: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创新团队带头人、首批环境保护部专业技术领军人才、国际水协会杰出会士(Distinguished Fellow)、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期刊执行副主编、Water Research X 期刊Editor等。主要从事膜集成水处理技术、功能膜材料、生物电化学污水处理技术、低碳污水处理与资源能源回收化技术、污水监测与生物风险控制等研究。在Nat. Sustain., Nat. Comm., Energy Environ. Sci., Environ. Sci. Technol., Water Res.等期刊上发表SCI收录论文400余篇,自2014年连续入选爱思维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出版专著/教材5部;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部级一等奖8项、Environ. Sci. & Technol.和ESWRT年度最佳论文奖。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图片

王昆朋: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博士(后),导师黄霞教授,主要从事纳滤/反渗透膜制备及传质机理研究。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图片

刘文恺: 男,在读博士生,现就读于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导师黄霞教授),主要从事纳滤膜传质机理及制备研究,在Environ. Sci. Technol., Water Res.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多篇。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来源:环境人Environmentor)


图片


品牌推广/技术合作/新媒体宣传/论坛培训

请在后台回复 合作 留下电话, 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本文由丨 工业水处理 丨精编发布
编辑:文海|审核:麦西夫
欢迎留言、分享、点赞
关注、转载、投稿

图片

中国化工学会工业水处理专委会

用户技术咨询|科技智库支持

科技成果评价|团体标准制定

技术推广|行业会议|技术培训

产业研究|资源对接 | 绿色认证


《工业水处理》编辑部

投稿官方网址:www.iwt.cn


图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