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忙不忙
停下来听我说段故事呗
如果您今年一直在关注金融界的重大新闻,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今年咱们国家的金融监管层——“
一行三会
”(央行、银监局、证监会和保监会)相比往年呀,
“戏”特别多,这是为什么呢?
今天我们来聊聊,监管层今年“加戏”的头条——
金融去杠杆
。您如果有兴趣,可以在搜索引擎中输入“金融监管”,我敢说80%的页面里都有与“杠杆”相关的内容。为什么呢?
因为金融本身就是杠杆
!
如果您对这个说法比较陌生,
不妨想想金融的究竟是什么?
其实金融就是把居民手中富余的资金配置到需要资金来搞生产的企业那里。
假设企业从居民手中
借了200万
,约定利率是5%,再加上企业自己的100万,有了这300万企业才可以建厂开始生产。此时它的总资产是
300万
,其中
100万是资本金
,总资产是资本金的
3倍
,这时我们就说这个企业有
3倍的杠杆
。
简而言之,
杠杆就是用少数的资本金,在信用担保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渠道撬动更多的资金。
看,这不就是金融嘛。只不过杠杆是站在进行融资的企业的角度看这一过程,而
金融则是以“上帝视角”俯瞰全过程
。
这只是杠杆的基础版,想看更高级别的操作,我们就要把目光投向曾经
异常火热的楼市
。如今买房的首付款让众多人望而却步,其中一条原因是,
国家规定首付款必须是自有资金,不能是银行贷款
。
其实呢这个规定是很合理的,
因为大家本来就是用银行贷款付了剩余部分才能入住的
,
要是首付都能贷款了就真成了“空手套房子”了
。不过总有人能找到监管的漏洞。
你不是不让我贷款付首付吗?
那我以其他名义贷款啊,比如
消费贷款
。它原本是银行推出用来刺激人们进行昂贵的大件消费品购买的,可是现在呢却有人以
伪造
的或者
虚构
的购买合同进行套现,还能同时在多家银行办理消费贷款。“有效”利用这种方式足以凑出100万左右了,再加上向亲朋好友借的钱和自己的储蓄后就足够支付首付了。
而有些银行为了业绩的增长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要你能还的上贷款,它才不管你贷款去买房子还是游艇呢。
现在咱们冷静下来算算这中间的杠杆有多大呢?
比如说大明吧
知道了我们刚说过的套路之后准备买房了,他看中了一套1000万元的房子,首付比例不低于25%。大明自己有100万,通过消费贷款借出了
150万凑足首付
,而银行此时又给他垫付了750万。
1000万房价是100万自有资金的10倍,大明在买房过程中动用了10倍的杠杆
,而如果全部用自有资金支付250万首付就只有4倍杠杆了。
大家可能会想,只要还得上,借这么多也无可厚非,还能提前圆了大明的买房梦呢。
请记住,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在下期节目中我就给您展示高杠杆有多么可怕!
撰写整理:季苏平
图文编辑:夏岩
封面图片:摄图网
新浪微博 @极速评
我们还聊过:
再见,500亿比特币
|
钱庄票衰亡史
|
为何中国没有百年企业?
|
中国商帮沉浮史
|
燃油车的末日?
丨
危险的首付贷
丨
贾跃亭的不可撤销信托
丨
M1和M2是什么
丨
货币基金前世今生
丨
共享经济
丨
以房养老的坑
丨
信用卡
丨
塑料钞票
丨
ICO风口
丨
口红经济学
丨
开曼群岛开公司
丨
方便面的悲歌
丨
单身祸害经济
丨
摩天大楼大魔咒
丨
无现金社会
丨
租房时代
丨
劳动价值
丨
银联姐妹花
丨
集合竞价
丨
校园贷
丨
王石VS贾跃亭
丨
联通混改
丨
网上炒石油
丨
晦涩的CRS
丨
战狼与股市
丨
经济适用房
丨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