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1日,东风本田新能源工厂在武汉经开区正式投产。
公开资料显示,此次投产的东风本田新能源工厂占地面积63万平方米,包括冲压、焊接、总装、整车检测等电动车生产的完整工序,新工厂规划产能25.6万台,目前已具备年产12万辆新能源乘用车的生产能力,初期投产车型包括灵悉L、烨S7等车型,后续将助力相关新车型的产能爬坡。
值得一提的是,
新工厂是东风本田有史以来数智化程度最高的工厂,配备400多台机器人设备,260多台AGV智能物流小车,同时布置了8个工厂通用系统及5个车间专有数字化系统,
实现从物流运输到生产的全过程可追溯数字化管理。
事实上,不止东风本田新能源工厂,
据高工机器人不完全统计,国内还有近10家汽车厂商已建立了自己的汽车工厂,比如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赛力斯汽车超级工厂、奇瑞智界超级工厂、长安汽车数智工厂、小米汽车超级工厂、蔚来汽车工厂、理想汽车工厂、小鹏汽车工厂等等。
高工机器人注意到,在以上各家汽车工厂中,先进的机器人已成为标配,在冲压、焊接、涂装、总装等各个生产环节实现无缝衔接。具体情况如下:
注:以下汽车工厂不分先后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是中国首个外商独资整车制造项目,同时也是特斯拉首个海外工厂,平均每30多秒就有一辆整车下线。
高工机器人查阅资料发现,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由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个内部相连的车间、电池电机组装车间和停车场组成。其中,一期焊装车间一共有超过500台机械臂,自动化率达到了95%。据特斯拉官方介绍,焊装车间的自动化率已经接近100%。
图为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Model Y生产线的库卡机器人,来源于互联网
不过,出于产线保密性等原因,
目前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机器人供应链厂商公开披露的并不多,其中有迹可查的主要有发那科、库卡、华昌达、广州明珞、爱仕达、克来机电等几家国内外厂商。
华昌达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为特斯拉提供智能输送装备。广州明珞则是其机器人产线线体、电池盒和底板的供应商。公开资料显示,特斯拉工厂的大多数机器人为广州明珞合作的库卡品牌,后续广州明珞使用的机器人也有部分来自自产和发那科。
2024年11月26日,在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特斯拉方面透露,目前上海超级工厂零部件本土化率已超过95%,在华签约的本土一级供应商超过400家,其中60多家供应商进入特斯拉全球供应链体系。
202
4年
11月19日,从赛力斯传来消息,该品牌旗下问界M9车型上市11个月,累计大定已突破170000台,并连续多月成为50万以上车型销量冠军。
能够取得如此成绩,赛力斯倚仗的是,一座高度数智化的超级工厂。
在202
4年
2月5日,赛力斯超级工厂在重庆两江新区建成投用。公开资料显示,
赛力斯超级工厂通过1600多台智能终端、3000多台机器人协同运作,实现了总装车间自动化率行业最高、焊接过程自动化率100%、喷涂自动化率100%、全自动智能伺服压机线自动化率100%,满产后下线一台车最快仅需30秒。
图为
赛力斯超级工厂,来源于互联网
高工机器人注意到,
发那科为赛力斯超级工厂提供了焊接机器人、喷涂机器人等;
摇橹船科技方面透露,其AI智能检测系统使得赛力斯超级工厂实现了整车制造过程中300多个关键工序的质量智能化检测。天奇股份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也表示,2023年已承接多个赛力斯的大型项目,其中包括问界汽车总装、底盘合装和车门产线项目,目前正在按计划执行中。
奇瑞智界超级工厂位于芜湖市鸠江区,计划总投资120亿元,预计建成后形成年产50万辆(含KD)汽车配套的零部件产业基地。
公开资料显示,该工厂的生产线设计理念涵盖了冲压、焊接、涂装、总装等完整的汽车制造流程,各生产线之间实现高效协同,以确保均衡生产与高效率。
其中,
冲压车间实现100%自动化、无人化,生产过程可视可追溯;焊装车间有大量机器人协同,AI视觉检测全面应用;涂装车间配置多台机器人,覆盖涂胶、喷涂、清洗、检测等工序,
实现无人化自动检测;总装车间需经过多道检测工序,全程通过质量门+线控+AI视觉把控生产质量,制造过程质量参数100%数字化追溯,确保下线车辆的高质量。
图为奇瑞智界超级工厂,来源于互联网
2023年2月,瑞鹄模具及其子公司中标奇瑞汽车智能网联超级二工厂相关项目,合同金额3.8亿元,项目内容主要包括:奇瑞股份智能网联超级二工厂(EH3/EHY)两款车型部分覆盖件模具及焊装车间主线及下部线项目。同月,中汽工程也宣布成功中标奇瑞汽车智能网联超级二工厂总装、焊装项目,助力奇瑞汽车打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高端智慧工厂。
埃夫特前身为芜湖奇瑞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由奇瑞寻求自动化转型而成立,是奇瑞集团战略性孵化出的科创板上市机器人公司,为奇瑞汽车工厂提供工业机器人等相关产品和技术支持。
智慧工厂模块化系统厂商芯控智能透露,已帮助奇瑞汽车完成了工厂数字化建设及改造升级;机器视觉厂商思看科技也表示,产品已被奇瑞汽车等知名企业订购。
202
4年
10月21日,长安汽车数智工厂正式揭幕并授牌。公开资料显示,该工厂拥有800余个智能化设备,1400余个机器人,650余台智能AGV,全自动化工作站200多个,关键工序100%自动化,每60秒就能下线一辆汽车。
同时,工厂采用行业领先的“AGV+机器人+无人仓”模式,构成路线灵活、柔性可扩的智慧物流系统,并采用数字孪生技术,在虚拟环境中对制造全过程进行模拟、分析、预测和优化。
高工机器人了解到,在长安汽车数智工厂内,华数机器人在汽车生产制造四大工艺车间得到批量化应用。同时,其还与长安汽车在汽车智能充电机器人方面也开展了联合研发和应用。
图为华数机器人在
长安汽车数智工厂的应用,来源于互联网
此外,
长安汽车数智工厂还引入了海康机器人3D视觉引导系统,
通过3D AI视觉技术与汽车生产制造工艺相结合,引导机器人完成冲压车间尾线装箱以及焊装车间焊装上料等工序。
除了融合海康机器人机器视觉智能感知设备,
长安汽车数智工厂还引入其重载机器人、牵引机器人和潜伏机器人共687台,
实现了整个工厂的高度智能化运作,制造效率提升20%、线体成本降低20%。
图为海康机器人在
长安汽车数智工厂的应用,来源于互联网
高工机器人注意到,工业机器人本体厂商藦卡机器人也曾透露,其服务客户中包括长安汽车。
202
4年
11月13日,小米官宣,小米SU7第100,000台正式下线,仅用230天,创造新车企10万台最快下线纪录。
公开资料显示,小米汽车工厂的6座核心车间包括压铸车间、车身车间、总装车间、涂装车间、冲压车间、电池车间。
工厂部署了超过700台机器人,关键工艺已经100%实现自动化。
以车身车间为例,其综合自动化率高达91%,有400多台机器人,配合400多个高精度的摄像头,可以实现黑灯生产。
工业机器人对小米汽车车身进行点焊、自冲铆接、热融自攻丝、涂胶等操作,助力小米拥有超高强度车身。
据高工机器人不完全统计,
发那科、库卡、珞石机器人、思灵机器人、哈工智能、斯坦德机器人、国自机器人、梅卡曼德等机器人产业链企业
已成功进入小米汽车生态链。
其中,珞石机器人深度参与小米汽车SU7的汽车空调智能化产线的研发制造工作,从产品最初设计到小批量生产,再到最终量产阶段,都与小米汽车的产品、质量以及制造专家团队保持紧密合作。
另外,小米自身也在积极布局机器人领域。其在2023年4月份成立的北京小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已经乔迁至北京亦庄小米汽车工厂。
目前,蔚来汽车拥有三座汽车工厂,分别是F1、F2和F3工厂。其中,F2工厂已建设成为一座全链路数字化智能工厂,拥有冲压、车身、涂装、总装四大工艺车间。
据蔚来汽车方面介绍,
工厂内共有886台机器人,用以实现连接工艺100%的自动化率。根据汽车之家论坛的信息显示,蔚来F2工厂内有库卡机器人,主要参与车辆组装工作。
图为库卡机器人在蔚来工厂的应用,来源于互联网
另外,在
202
4年
2月份,优必选人形机器人Walker S进入蔚来第二先进制造基地总装车间进行实地“培训”,实现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工厂流水线与人类协作完成汽车装配及质量检查作业。
图为优必选人形机器人Walker S进入蔚来汽车工厂,来源于互联网
202
4年
10月14日,第100万辆理想汽车在理想汽车常州智能制造基地下线。
公开资料显示,理想汽车常州智能制造基地年产能高达10万辆,拥有冲压、焊接、涂装、总装等四大车间,目前造一辆新能源汽车的速度已经快到可用40秒来计算。
以焊装车间为例,21条全自动化生产线上,有超过600台不同种类、不同功能的“金刚小伙伴”同时作业。车间工艺质量经理吴锦文介绍,整车7000多个焊点中,点焊、螺柱焊、铆接工艺自动化率均达到100%。焊接84个焊点只需68秒,精度达到0.1毫米,且过程实时监控,数据全部传至云端。
高工机器人查阅资料发现,
理想汽车常州智能制造基地焊装车间的机器人主要来自发那科。另外,ABB机器人也为其打造了一条理想的冲压自动化产线,共使用7台ABB机器人,自动化率达到100%。
图为发那科在理想汽车工厂的应用,来源于互联网
图为ABB在理想汽车工厂的应用,来源于互联网
除了7台机器人之外,ABB还提供了线首拆垛磁力分张系统、压机前六轴机器人上料系统、压机间直线七轴机器人传送系统、线尾六轴机器人收料系统等整条冲压线,为理想汽车提供了一个完整的交钥匙工程,用于生产其新能源SUV汽车。
202
4
年3月份,天奇股份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理想汽车为公司智能装备板块的重要客户及长期合作伙伴,公司为理想汽车提供汽车整车制造智能装备相关产品及服务。早在2022年7月,哈工智能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也透露,理想汽车是其客户,其子公司主要参与了理想汽车新能源汽车的车身焊装项目。
2020年6月9日上午,肇庆小鹏汽车智能网联科技产业园首度公开亮相。该工厂设有冲压、焊装、涂装、总装、Pack五大车间,拥有4种不同车型总装柔性生产线及1条柔性电池合装线,264台智能工业机器人“长臂挥舞”……
其中,
在焊装车间内,小鹏汽车引入了210台ABB焊装机器人,完成点焊、铆接、涂胶、弧焊、搬运抓取等工作。在这里,一二级总成自动化率达100%。
ABB机器人在小鹏汽车工厂的应用,来源于互联网
2023年2月,小鹏汽车广州智能网联智造基地投产。该工厂设计年产能12万辆,是继小鹏汽车肇庆工厂后,集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车间及新款车型试制、整车生产等业务于一体的智能网联汽车智造工厂。
公开资料,小鹏汽车广州智能网联智造基地引入了多种类型的机器人,主要包括焊接机器人、装配机器人和搬运机器人。这些机器人主要用于汽车生产过程中的焊接、装配和搬运工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自动化水平。
此外,
小鹏汽车还在其工厂引入了AI人形机器人Iron进行实训。
Iron机器人以真人1:1的比例打造,身高达到178厘米,体重70公斤,拥有62个全身主动自由度和15个手部可动自由度,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精确度。
小鹏汽车工厂引入AI人形机器人Iron进行实训,图为互联网
综合以上汽车超级工厂引入的机器人产业链企业情况来看,虽然公开披露的企业并不多,但近几年国产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尤其是机器人本体厂商一直在为了进入“汽车主机厂”暗暗发力,并且在运动控制精度、重复定位精度等关键指标上取得了显著进步。目前,部分国产机器人本体厂商已顺利获得进入汽车主机厂的“入场券”。
据高工机器人不完全统计,除了以上提到的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已成功进入汽车主机厂供应链的国产机器人品牌还有
埃斯顿自动化、新时达、凯尔达、配天机器人、卡诺普、九众九、阿童木机器人、汇川技术等传统工业机器人本体厂商,有法奥机器人、长广溪智造、遨博智能、艾利特机器人、越疆科技、大族机器人等协作机器人本体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