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凤凰网国际智库
凤凰传媒集团集中资源打造的国际化研究机构,主方向为国际局势研判和企业国际化服务。国际问题方面:拥有先行军、战略家、与世界对话等文字栏目及大国小鲜视频栏目;企业国际化方面:拥有凤凰全球日报、凤凰全球内参、凤凰指数等资讯产品和月度沙龙凤凰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CFC农产品研究  ·  【棉花周报】棉市复工进行时 春江水暖谁先知? ·  2 天前  
微观三农  ·  春节过后“菜篮子”供应充足 价格平稳回落 ·  3 天前  
微观三农  ·  今日学习 · 在全社会弘扬严和实的精神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凤凰网国际智库

《中国的重生》纪录片中,苏联首任驻华大使抵京彩色画面首次公开

凤凰网国际智库  · 公众号  ·  · 2019-10-04 14:04

正文

凤凰国际智库

国际视野·政商内参

点击右上方蓝字即可关注!


70年前的10月2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第二天,苏联宣布承认新中国,并确立外交关系。


苏联是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国家,也是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苏联解体之后,中国与俄罗斯签署会谈纪要,解决了两国关系的继承问题。


长安街知事注意到,最近,一部名为《中国的重生》的纪录片在俄罗斯播出。除之前被热议的“开国大典”,苏联首任驻华大使抵京的彩色画面也首次公开。这可谓是一份十分珍贵的礼物。


昨天是新中国70华诞,举世瞩目。今天是中俄建交70周年,同样举世瞩目。今天,俄罗斯总统普京向中国发来贺电表示,可以肯定地指出,俄中关系成功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普京 本文图片均自@长安街知事


献礼


1949年10月10日,苏联首任驻华大使历经6天的舟车劳顿抵达北京,开启中俄友谊发展的序曲。


在《中国的重生》的纪录片中,一个画面定格在了1949年10月10日的北京前门火车站,苏联首任驻华大使罗申乘专列抵达北京。早已等候在车站广场的群众挥舞着彩旗和鲜花,热烈鼓掌和欢呼。


《中国的重生》:周总理与罗申亲切攀谈


当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亲自到车站迎接。周总理致欢迎词说:“从此,中苏两国邦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代。”


按照国际惯例,大使抵达一般由外交部代表迎接,而总理亲自迎接,这在现代外交史上十分罕见。


俄罗斯将这段珍贵的车站迎接画面纪录了下来,被封存数十年后首次对外公开。纪录片导演杰尼索夫称,这部纪录片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俄中建交70周年而制作。


《中国的重生》:罗申乘坐专列抵达北京前门火车站


在9月30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表示,在迎来与好邻居俄罗斯建交70周年之际,俄方向中方提供了开国大典珍贵影视资料,俄国家电视台播出《中国的重生》纪录片。中俄两国人民正以各种不同形式,纪念70年来走过的不平凡道路,这是中俄关系高水平运行和两国人民深厚友谊的生动写照。


典范


中俄建交70周年之际,两国频繁互动,再次释放了重磅信号。


俄卫星通讯社10月2日援引克里姆林宫的新闻称,在贺电中,俄罗斯总统高度赞赏俄中两国最近以来在各领域开展的建设性合作中所取得的进展,扩大内容丰富的多层次政治对话,以及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机构框架内为解决当前的地区和全球问题所做的协调努力。


普京表示,对造福友好的俄中两国人民,为巩固欧亚大陆乃至全世界的稳定与安全, 进一步加强俄中关系充满了信心。


10月2日,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也与中方互致贺电。梅德韦杰夫表示,俄中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能源、工业、交通基础设施、高科技和文化等各领域重大合作项目顺利实施,务实和人文交往合作持续拓展。相信双方通过共同努力,将为两国全方位合作注入新的动力。


王毅与拉夫罗夫王毅与拉夫罗夫


同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互致贺电,热烈庆祝两国建交70周年。


王毅在贺电中表示,70年来,中俄关系经受住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日益成熟、坚韧、牢固,达到历史最好水平,树立了大国和邻国和谐共处、合作共赢的典范。


拉夫罗夫在贺电中表示,1949年,苏联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国家。70年来,两国关系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道路,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成为真正平等信任的伙伴关系的典范。


中俄建交是国际关系中的一件大事,同一天,从总统到总理再到外交部长,对中俄关系送出祝福,足见两国关系之特殊。


最友好


知事注意到,中俄建交70周年之际,美国民意调查机构皮尤研究中心发布了一项民调结果显示,世界各国里,俄罗斯民众对中国的态度最友好。


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日前接受俄媒采访时的表态有助于我们理解中俄“最友好”。


俄卫星通讯社10月2日援引杰尼索夫的话报道称,当前不存在任何能令两国关系发展受阻的潜在因素。


杰尼索夫


杰尼索夫指出,俄罗斯也需要搞好经济,改善居民生活水平,与中国的合作对解决这些任务来说很重要。


杰尼索夫强调,俄中不是盟国,两国间不存在盟国义务,但两国清楚明确地理解对方的立场和利益,愿意尊重对方立场并协助对方将其付诸实践。他相信,俄中关系的前景一片光明。


此前,杰尼索夫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曾透露,“俄罗斯民众对汉语的兴趣愈发浓厚。我朋友的孩子们,他们从小学、甚至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习汉语。”汉语已经成为俄罗斯继英语、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之后的第五种全国统考外语科目。


杰尼索夫接受采访


9月28日,杰尼索夫还曾率俄驻华使馆外交官赴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参观。


在9月30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敏锐地关注到这个问题。针对如何看待中俄就建交70周年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外交部发言人耿爽表示,立足新时代,放眼新未来,双方将全面落实两国元首共识,进一步加强协调配合,承担起维护多边主义、捍卫国际秩序的共同责任,推动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不断取得新成果。这是两国和两国人民之福,也是世界和平与发展之幸


(注:本文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均不代表凤凰网 国际智库立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