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知学学园
知学学园是隶属于知学学院旗下的案例教学平台,这里精选了几千个经营型地产的相关案例,绝对是新地产操盘手的福利,欢迎收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财宝宝  ·  应该怎么做一个男人? ... ·  昨天  
财宝宝  ·  刚才使用了一下deepseek,效果极差。一 ... ·  2 天前  
广州房姐  ·  绿城+龙湖,绝密产品曝光,暴打番禺楼市! ·  3 天前  
广州房姐  ·  绿城+龙湖,绝密产品曝光,暴打番禺楼市! ·  3 天前  
财宝宝  ·  阅读理解。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知学学园

“9073”下的养老格局,这才是中国养老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

知学学园  · 公众号  · 房地产  · 2018-07-24 00:02

正文

来源:《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详解》推荐关注

文推荐 | 知学学园


趋势一:走向社区化

1、回归社区是发达国家老年建筑发展的共性趋势


发达国家养老居住模式的发展历程普遍经历了 由医院养老过渡到机构养老,再到居家和社区养老 的转变过程。


自20世纪中叶起, 西方发达国家逐渐认识到,大量、盲目地建设养老院、护理院,让老人入住机构接受住院式照护的养老模式, 不仅会使政府的财政负担日益加重,也不利于老人保持原先的生活方式和延续以往的社会关系


近年来,日本、欧洲等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倡导和推行让入住机构的老年人回归“ 社区照顾 ( community care)",旨在最大限度地发挥社区的各类资源及其服务功能,让老人尽可能延长在原有社区中生活的时间,减少对机构养老设施的依赖。


社区照顾理念对老年建筑发展产生的影响


在社区照顾理念的影响下,当前发达国家的老年建筑在建 设策略逐步朝着 社区化、小型化、家庭化 的方向演化,并发展出两类主流的社区养老设施类型:


1. 遵循“ 在社区内照顾 ( care in the community)”理念而 设立的养老设施类型,主要指 辅助生活老年公寓 持续照料老年公寓 社区内小型护理之家 等。老年人居住在社区内专门的老年公寓或为老服务机构中,可获得专业人员的照顾,从而让老年人在他们们熟悉的社区环境中生活。


2. 遵循“ 由社区来照顾 ( care by the community)”理念而 设立的养老设施类型,主要指 社区日间照料中心 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 社区暂托服务处 等。这些设施通过连接社区与家庭养老资源,把社区里需要照顾的老人继续留在家里生活。


2、我国应积极探索和发展社区化老年建筑


中国现阶段正处于老年建筑发展建设的窗口期,不应再走发达国家的老路,盲目追求养老机构和床位数量,而 应在结合我国国情特色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回归社区的发展理念,推进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 ,其原因如下:

原因1:中国的居住形态适合依托社区建设老年建筑

与一些发达国家相对分散和低密度的居住形态不同,中国城市的居住形态普遍是以多层、高层集合住宅为主,居住人口密度大, 这意味着单位空间的人口会以较大的密度 集中老化 。这既是挑战也是优势。


从空间层面看 ,近十几年来商品住宅开发建设所形成的一个个居住小区,为社区养老服务的开展自然划定了空间范围。基于既有的城市居住区空间形态,利用社区内的各项资源来发展居家养老及社区养老是适当且合理的。

原因2:发展社区养老有助于提高服务效率,节约社会资源

从服务层面看 ,由于居住形式相对集中,开展社区服务的效率会比国外分散化居住模式下的服务效率更高。


因此相比大批量新建 养老机构,基于现有社区条件改造或插建养老设施,让老人依托原先的住宅和社区就地养老,是符合中国老年人主流居住意愿且节约社会资源的最佳模式。

TPS:社区化老年建筑的建设发展方向社区复合型养老设施


以往的社区养老设施通常以提供单一、特定的服务内容为主,例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活动站等,往往只在白天为前来设施的老人提供服务,能够同时提供长期居住、上门服务的设施很少。如果老人需要这些服务,就只能选择入住养老院或雇佣家政服务人员,这使得社区养老服务的承载力十分有限,也造成了社区养老设施发展的瓶颈。


社区复合型养老设施是指依托社区建设的可提供 居住托养 日间照料 上门护理 康复保健 等多种养老服务的多功能复合型养老设施。与传统的设施相比,社区复合型养老设施具有 功能更集约 更能满足老人多样化需求 空间使用效率更高、更灵活 等优势势。从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许多国家的新建设施都开始走向养老服务综合化、社区化的方向


趋势二:走向类型细分和精准定位

1、建立明晰的老年建筑类型体系,有助于提升服务与设计质量


发达国家老年建筑的发展经验表明, 建立完善且层次清晰的老年建筑类型体系 ,对于明确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规范设计标 准均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当前发达国家老年建筑的类型体系和层次划分已相对完善,这与其养老政策及相关制度的发展成熟度有关。例如日本、美国及欧洲等国家通过法律或相关规定,明确定义了老年建筑的类型及服务属性。这样 既便于老人根据自身需求选择相适应的机构,又有利于建立相对应的建设要求和服务管理标准 ,实现对服务和设计质量的细致管控。


我国的老年建筑需加强对需求的精准定位,逐步实现类型细分


与发达国家相比,当前中国的老年建筑在类型体系和层次划分方面尚存在类型划分不清晰、定位不明确等问题。从现实状况来看, 很多养老院的服务对象包含了不同健康状况的老人,由于这些老人的需求有很大差异,在服务管理模式上容易出现照护不周或其他困难与矛盾,不利于服务的精细化和针对性的开展。


未来随着相关政策及服务体系的逐步健全,我国老年建筑的类型划分也将逐渐明晰,从而实现对各个类型老年人群体需求的精准 定位,并进一步促进服务标准与设计标准的建立与完善。


一、关注多样化的老年人需求

注重不同身体状况、不同支付能力的老年人群体的养老需求

重视特殊老年人群体(如失智老人、需临终关怀的老人)的照护需求


二、建立多层次的服务标准

明确与服务对象相对应的服务方式

根据对求的精准定位,建立相应的服务管理标准


三、形成明确的建筑设计标准

划分多层次的老年建筑类型

实现设计与建造的标准化和精细化

文章来源 : 《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详解》 推荐关注


免责声明:

知学学园所发布部分内容系网络转载,本平台对文中观点及准确性保持中立。转载内容均会注明出处,部分文章因转载众多,无法确认原作者的,仅标明转载来源,还望谅解,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三天 课程 + 三大 模块

四堂 授课 + 全程 打磨 + 二次 参访


2018,8月10-12日

综合养老住区项目如何落地研学营


养老项目开发全流程主题授课

主题授课1:CCRC美国模式与中国本土落地

授课老师:Kate Moss凯瑟琳老师

主题授课2:项目定位与产品开发策略

授课老师:董笑虎老师

主题授课3:项目规划布局与建筑设计落地

授课老师:管轶群老师

主题授课4:项目投资测算与项目筹开运营

授课老师:刘岩萍老师


不同类型养老项目的模式解读

模式1 城市中心型: 上海申养 · 滨江项目

城市中心区内经典养老项目

模式2 城市近郊型:杭州万科随园嘉树项目

万科在全国范围内的首个集中式养老项目

模式3 城市远郊型:上海天地健康城项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