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轮胎的上市将丰富原有产品线。”5月8日,在宣布进入中国市场的发布会上,大陆马牌轮胎(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戴立博(Dalibor Kalina)如是说。
在简短的发布会上,马牌试图强化将军轮胎的“美式风格”,甚至选择用模拟直升飞机空降的方式,让轮胎“登场”,试图显示它的粗犷与力量。
此次发布的产品包括Grabber和Altimax两个系列,共6款,涵盖普通路段到极限泥地路段等全路况。其中,Grabber系列为越野车专用轮胎,Altimax系列可供轿车使用。
虽然也有轿车产品,但是很显然,Grabber轮胎系列才是重点产品。
在美国,将军轮胎的Slogan是“无往不至”(Anywhere is Possible),而在中国,宣传的产品理念则更直接“让SUV更SUV”(Make SUV More SUV)。
“近几年来,中国SUV市场的增长可谓是有目共睹。” 在专访中,德国马牌轮胎亚太区轿车及轻卡车胎替换市场事业部执行副总裁冯贺飞如是表示。也因此,瞄准这一市场的将军轮胎在大约2年前开始筹划进军中国市场,“经过了一系列本土化适应性调整,我们选择了现在上市,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的时间点。”
1915年,威廉·奥尼尔和温弗雷德·福斯在美国创建了将军轮胎和橡胶公司,凭借着生产高端替代轮胎Jumbo,仅仅三年就站稳了脚跟。随后,从低充气压力的Balloon Jumbos到防爆轮胎Dual 90再到卡车用轮胎橡胶垫片,将军轮胎曾经有过一系列技术革新。
直到1987年,将军轮胎被马牌轮胎收归旗下。如今进入中国,客观地说,已经是“后来者”,但走“高端”与“越野”的细分市场,其或许也尚有空间。
而技术上,将军轮胎则具有四轮定位可视技术(VAI)、轮胎更换检测技术(RTN)以及鲨鱼皮防生科(shark skin technology)——为了降低水流阻力,鲨鱼表皮的特殊结构可以提升性能,将军轮胎将这种特殊的结构应用在纵向花纹沟设计中,通过减少水流的湍流作用,提高排水效率,从而改善轮胎的湿地性能。
或许是考虑成本因素与品牌能力尚弱,将军轮胎将不再单独建设经销商渠道,而是“充分利用现有渠道来进行销售,而马牌轮胎的渠道现在已经覆盖所有省份”,戴立博如是说。此外,还将试水电商销售模式。
此外,另一个对将军轮胎稍微不利的因素是——主机厂配套几乎已经被占据。对此,戴立博表示,正在寻求机会,寻找合适的适配车型。
关于产品规划,“现在刚刚进入市场,还要未来看市场的反应,具体收集相关数据再进一步进行判断。”这六款产品中的绝大部分将在合肥工厂生产,特别的规格将选择进口的方式。销量预期方面,戴立博并未透露具体数据,但他表示希望占有一定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