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塔
青塔-大学从未如此有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高校人才网V  ·  汉江师范学院2024年诚聘海内外优秀博士 ·  6 天前  
高校人才网V  ·  考核入编!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2024年博士 ... ·  6 天前  
高校人才网V  ·  广东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人才招聘公告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青塔

才聚巅峰,筑梦未来 | 这所老牌“双一流”高校诚邀英才共襄盛举!

青塔  · 公众号  · 大学生  · 2024-09-25 18:34

正文

1

论坛简介

东北师范大学是国务院确定由教育部管理的高等学校。学校建校于1946年,原名东北大学。1996年,成为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面向未来,学校把建设“世界一流师范大学”作为奋斗目标。

为深入贯彻新时代人才强校战略,学校即将举办全球青年学者论坛。此论坛立意高远,旨在为来自海内外、拥有不同学术背景的青年才俊精心搭建一个国际化的高端学术交流平台。以专题报告彰显前沿思想,借学术研讨碰撞智慧火花,通过人才洽谈开启合作新程,在国际科技前沿及热点研究领域深入交流探讨,强力促进学科交叉研究与深度合作,全力引进各学科海内外卓越青年人才,以坚实步伐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师范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为教育事业的辉煌未来贡献磅礴力量。

2

学科分布

人文与社会科学类

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工商管理学、公共管理学、信息资源管理、艺术学、设计学(音乐、舞蹈、美术与书法、戏剧与影视等)

自然科学与技术类

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材料工程与科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草学

3

日程安排

论坛拟定于2024年11月2日举行,具体日程安排如下:

11月1日

报到

11月2日上午

举办论坛

11月2日下午

各学院(部)举办学术沙龙

11月3日

返程

4

报名条件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学风,身心健康;

2.具有博士学位,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领域申请人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申请人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3.具有突出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在所从事研究的学术领域崭露头角,为同龄人中的拔尖人才。

5

报名方式

1.请于2024年10月15日前,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填写相关信息;

扫二维码报名

2.学校对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查后,于2024年10月20日前进行电话通知,同时通过邮件向审核通过人员发送邀请函。

6

论坛资助

学校为受邀参会的海内外青年学者统一安排论坛期间食宿,并按标准报销往返旅费(具体事宜将随邀请函一同发送)。

7

联系方式

1.东北师范大学人才工作办公室

联系人:

王老师、曹老师、陈老师

联系电话:

+86-0431-85099718

+86-0431-85098029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2.东北师范大学各学院(部)联系人

8

学校简介

学校秉承“强师报国,求实创造”的东师精神,向世界一流师范大学建设目标奋力迈进,建校70余年,形成了“为基础教育服务”的鲜明办学特色,被誉为“人民教师的摇篮”。

本部校区

净月校区

01

追溯历史发展

1945年10月25日,毛泽东主席接见延安大学校院主要领导干部,指示学校向东北迁移,创办“新型的东北大学”。

1946年2月,东北大学在辽宁本溪建校,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

1949年7月,定址于吉林长春。

1950年4月,更名为东北师范大学。

1996年9月,成为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2004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

2007年,入选国家“985工程”教师教育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

2017年9月,首批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02

学科特色鲜明

03

培养体系健全

04

平台优势突出

学校以科学研究为强校之本,建有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国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部委级科技创新平台18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等部委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平台10个。

05

人才培养卓越

建校70余年来,学校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强师报国,求实创造”的东师精神,共为国家培养输送各级各类毕业生30余万人,一大批优秀人才在教育领域脱颖而出,如攻克世界著名数学难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包头九中教师陆家羲、感动中国的支边教师冯志远、全国模范教师郭力华、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史宁中、高夯和窦桂梅、全国十杰教师马宪华等。同时也培养了以著名生态学家郑光美院士、地理学家刘兴土院士、物理学家孙昌璞院士、光电功能材料学家刘益春院士、作家张笑天等为代表的各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