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这个、这时候,可能该再提提互联网思维了
便利店,无处不在。在社区的一隅、街角,巴掌大的便利店是最贴近生活的场所。它为居民生活提供便利,是线下流量的聚集点。
一个便利店是一个节点,一个区域的便利店则形成一个网络,这也是互联网的一种形式。
这是“便利蜂”、“京东便利店”所要做的事情,是一个受益于每一个人的事情。它无关“新零售”,无关“消费升级”,它就是一件有价值的事情,耐心把它做好,谁都可能成为新时代的7—11、罗森。
或者说,谁能做好便利店,谁就一定能改变世界,成为以往不同的巨无霸。这真正需要有爱心的互联网思维,没有爱的思维,不叫互联网思维。
食品荒漠化
便利店可以承载人们新的生活需求与情感需求。
便利店不同于超市,面积不大的场所却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满足的是居民即时的需求,提供的是日常琐碎的服务。进一步想,当一家便利店切实服务好了周边的居民,其可以成为居民沟通交流的好去处。
在国内,电商物流设施建设不断成熟,逐渐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等待外卖、快递成为了生活的常态,然而生活水平却没有质的提升。美国农业部规定,从家门口出来500米内买不到农产品的区域就是食品荒漠化地区。如果按以上标准,我国的不少城市的食品荒漠化问题则显得尤为严重。很多居民没有关注过这样的问题,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据了解,食品荒漠化概念的提出以及这种问题得到重视,与西方国家出现的肥胖症社会问题有关。食品荒漠化的出现导致居民购买不到生鲜食品,而经常食用深加工的餐饮食品,糖尿病、肥胖病等社会问题凸显。
社区便利店不是一个经营问题,完全是一个社会问题
出门转角,我们即可以购买到新鲜、健康的食品,这是一个亟待满足的基本生活需求。
离我们遥远的不仅仅是触手可及的食品、生活服务,失去更多的是同一地理空间内的邻居之间的温暖与感情。如今的大城市,人口流动加剧,一个人、几个人一起生活更加常见,邻居间的关系疏远,面对面的交流与合作少得可怜。
回想过去,没有现代化的通讯设备的年代里,没有如今发达的电商物流基础设施,时间过得很慢,邻里社区关系密切。走过一个又一个胡同,你能听到妈妈洗衣做饭的声音,呵斥孩子的声音;邻居下棋聊天的声音。生活不只是一家一户关起门来独善其身的经营,而是敞开家门参与社区大家庭的构建。于是家有温度,社区生活也其乐融融。
当然,城市化步伐不可逆。但是人与人的沟通与交流的需求却是真实存在的。生活水平的提升,也会伴随着人际沟通与情感交流需求的升级。
“新技术+”并不一定是进步,让人生活更好才是进步
今年,“便利蜂”正式落地北京中关村,主打线上、线下联动的“新零售”模式。使用便利蜂APP,顾客既可在店内自助购物,也可选择线上下单到店自提或者店员配送。同时,二楼则开辟了一块专门的用餐区域,还销售果汁、奶茶等各种饮品。
传统线下零售产业的效率优化已经达到了最优,“便利蜂”此类企业渴望通过互联网技术提高零售行业的配送效率,创造新的消费场景与消费需求,通过线下流量反哺线上流量。便利店天然枢纽的特性,靠着互联网思维,未来可以承载物流、金融、电商等多元服务,还能积累用户数据。
聚焦于线下便利店的聚集客流的作用,为周边用户提供一站式的多元服务,为便利店赋予了新的价值。不过,新零售或许只是一种手段,是一种模式的外在表现,最终的目的是通过线下便利店的枢纽作用,服务于周边居民。
遍布城乡的万千便利店枢纽,将成就一个全新的网络
便利店提供本地生活服务,让服务近在身边,触手可及。一个便利店就是一个枢纽,每个枢纽之间靠现代化信息、物流技术来连接,最终在一个城市中形成一个大网。这个大网联系着商家、服务提供商,更联系着便利店周边的居民。便利店作为网络的节点,它分发新鲜健康的食品,还可以承载金融、信息等一切日常服务,或者承载起一个地理区域内的居民交流合作的沟通平台。
国内互联网高速发展,赶上了全球的发展浪潮。受互联网经济的红利,民众享受到了移动支付、电商提供的便利。然而便利店作为重要的生活基础设施,国内却没有迎上最好的发展时期。有报道称,在1.2亿人口的日本设立了5万家左右便利店,在3.2亿人口的美国也有15万家左右,但在13多亿人口的中国,便利店只有不到3万家。即便在便利店环境最肥沃的上海,大概每4000人支撑一家便利店,低于业内按每3000人能够支撑一家便利店的估算。甚至业内有了这样的共识:中国便利店发展正处于1990年左右的日本。
借力互联网向线下发展的热潮,便利店谋求此次机会,可以获得大规模发展。在社区楼下、街角、景区、机场、候车厅,星星点点的便利店输送着健康、关爱与幸福,星星点点的便利店网络维系着人们生活的每一块面包、每一次温暖。
在商业的版图里,将风口当作一次市场投机机会,不会取得长足的发展。风口正确的理解应该是,由于市场条件的成熟,该产品与平台到了爆发式发展的关键时期。
网络即是促进交流,传递人心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高度发达的通信技术改变了人际沟通的方式,在更多的时候,人会舍近求远,宁愿通过大屏、小屏来与远方的朋友来实现沟通,也没有意愿去试图与离自己最近的身边人交流合作。
纵使线上的互联网再发达,都不如眼前一个甜蜜的笑脸,一杯热腾腾的牛奶来得真实,这是我们本应该有的生活。当便利店可以提供一个舒适的可供交流的公共空间,当一个便利店可以长期地联系起周围的居民,便利店以流量集中的优势,成为本地居民社交、沟通合作的平台。便利店则拥有了不一样的价值。尤其在如今的一线城市,有上千万的独身居住的年轻人,如果能有一个固定的公共交流的平台,将会为年轻人的生活带来新的体验。
万千便利店形成的大网,是一个充满感情的大网,在未来,它不可能仅仅靠食品、用品等来获客,更有吸引力的是感情、经历与人。
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它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用户的需求,产生正向社会价值
更有甚者,有人说,未来的企业都将是平台型企业,是给予企业和个人发展的能力,共同前进,谋求未来。
所以,无所谓“新零售”、无所谓商业模式,从社会发展角度考量商业,切实发挥好便利店的枢纽作用,从顾客多元需求出发,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有价值的商业,有温度的企业总会有源源不断的价值回报。
消费者会用他的每一笔支出,为他想要的世界投票。
(文/文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