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才华横溢、自得自满、效忠于魏的烈士。
《世说新语•言语》: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译文】
钟毓、钟会兄弟俩少年时就有好名声,钟毓十三岁时,魏文帝听说他们俩,便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可以叫两个孩子来见我!”于是下令赐见。进见时钟毓脸上有汗,文帝问道:“你脸上为什么出汗?”钟毓回答说:“战战惶惶,汗出如浆。”文帝又问钟会:“你为什么不出汗?”钟会回答说:“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钟会出身颍川士族钟氏,为太傅钟繇的老来子、青州刺史钟毓之幼弟。
母亲是钟繇之妾张昌蒲。
少年时聪慧敏捷异常。
01 少非常人,才华横溢。
钟会五岁时,钟繇带着他去见蒋济,蒋济认为钟会“非常人也”。
等钟会长大后,有才数技艺,博学多闻,尤其精通玄学。
弱冠时,与名士、玄学代表人物王弼并知名。
高平陵之变后,权臣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成为了曹魏的幕后执掌者。
钟会早年就受到司马师的赏识,是其重要幕僚之一。
根据世说新语的记载,同为名门公子的钟会与司马兄弟很可能在年轻时就有所交往。
正元元年,高贵乡公曹髦即帝位时,赐与钟会关内侯的爵位。
钟会私下对司马师评价曹髦曰:“才同陈思,武类太祖。”
02 功成不居,兴兵伐蜀。
正元二年,毌丘俭、文钦在淮南起兵谋反。
当时大将军司马师新割目瘤,身体还未恢复。
朝廷大多数人认为让太尉司马孚前去平叛就可以,只有傅嘏、王肃和钟会劝司马师亲征。
司马师东征毌丘俭,钟会随行,主管机密事宜。
卫将军司马昭率领大军的后继部队。
后来司马师骤亡于许昌,司马昭统领大军,钟会谋谟帷幄。
当时朝廷发诏书给尚书傅嘏,以东南刚刚平定为理由,让司马昭留在许昌,负责内外接应,由傅嘏率领军队回朝。
魏帝曹髦此举是想夺回司马昭的兵权。
钟会与傅嘏密谋,让傅嘏上表,和司马昭一同出发,退到雒水南屯兵驻守。
于是朝廷拜司马昭为大将军、辅政。钟会升迁为黄门侍郎,升东武亭侯,邑三百户。
甘露二年,朝廷任命诸葛诞为司空,招其回京,当时钟会母亲去世,正守丧在家,他算定诸葛诞必不从命,于是驰马报告司马昭。
司马昭认为事已至此,不再追改。
后来诸葛诞谋反,并向东吴寻求援兵。
司马昭带着魏帝 帅二十六万大军亲征,圣驾停驻在项县,司马昭率领大军到寿春,钟会再次随行。
当时东吴右大司马全琮之子全怿、孙全端、全翩、全缉等率领三万大军来救援诸葛诞。
全怿兄长的儿子全辉、全仪留在建业,二人因为惹上官司,带着母亲和数十曲部渡江,投降了司马昭。
钟会设计,秘密替全辉、全仪写信,派遣全仪、全辉的家人进城送信给全怿,说吴主因全怿等人不能拿下寿春而暴怒,要杀尽他的家人,故而才逃往北方。
全怿等人闻讯 内心恐惧,于是开城投降。
投降的人都受到礼遇,从此城中的诸葛诞开始人心背离。
后来攻破寿春,钟会出谋划策最多,因此越来越得到司马昭的宠信。
时人都将他比作西汉谋士张良。
大军撤还后,朝廷欲升钟会为太仆,但他坚决拒绝。
以中郎官在大将军府任记室,为司马昭的心腹。
因为讨伐诸葛诞有功,钟会被封为陈侯,他亦反复辞让。
曹髦下诏表彰他功成不居的处事态度。
261年前后,钟会升迁为司隶校尉。
虽然身在外任,但朝廷大小事,官吏任免权,钟会无不插手。
嵇康等人被杀,都是因为钟会的谋划。
景元年间,司马昭以为蜀汉大将姜维屡屡骚扰边疆,料想他们国土狭小,百姓疲惫,财力将尽,想要派大军伐蜀。
群臣皆曰不可行,唯独钟会说蜀汉可以攻取,于是预先与司马昭共同策划谋略,勘察地形,纵论形势。
景元三年,钟会被封为镇西将军、假节都督关中军事。
景元四年秋,魏国举兵攻打蜀汉,命邓艾率三万多人向甘松、沓中等地牵制姜维,诸葛绪率三万多人向武街、桥头等地截断姜维的退路。
钟会为主将统兵十馀万,分别从斜谷、骆谷进兵。
钟会命牙门将许仪为在前修路,自己率领大军在其后。
过桥时,战马蹄陷入坑中,钟会不顾及许仪先父许褚立下过汗马功劳,将许仪斩首。
诸军闻之,无不惊恐畏惧。
当时蜀汉命令各个防守据点都不要交战,退回汉、乐二城固守。钟会让护军荀恺、前将军李辅各统领万人,分别包围汉城和乐城。
钟会西出阳安口,派遣人祭拜诸葛亮之墓,下令军士不得在其墓附近牧马砍柴。
钟会又派护军胡烈等走在前面,攻破关城,得到那里的储藏的粮食。姜维从沓中撤回,行军至阴平,晃点欲断蜀军后路的诸葛绪,纠集兵力,想杀回关城,未到便听说关城陷落,于是退向白水,与张翼、廖化一起防守剑阁抵御钟会。
钟会发告《移蜀将吏士民檄》劝蜀地军民投降。
邓艾追剿姜维直至阴平,想绕过剑阁,从汉德阳进入江油、左儋道,到达绵竹,趋近成都。
便邀诸葛绪一同走阴平道。
诸葛绪以没有收到向西进发的命令为由拒绝了邓艾,进军白水,与钟会会师。
钟会派遣田章等人从剑阁西南方 直出江油。
行军不到百里,田章首先攻破蜀汉伏兵三个营垒,邓艾让田章为前锋,长驱直入。
钟会与诸葛绪的部队直奔剑阁。
不过,钟会想独揽军权,密报说诸葛绪畏缩不进,于是将他押进囚车运回京城。
这样一来,大军都由钟会统领了。
蜀汉的军队占据天险地势死守剑阁。
钟会大军进攻剑阁,没有攻下来。
不过冬十月司马昭已经因各路军频繁报捷封晋公、加九锡。
魏军攻关不克,运粮路程遥远,于是钟会便开始商量退兵事宜。
这时邓艾奇袭得手,率军到绵竹,击杀诸葛瞻。
姜维等听说诸葛瞻已被打败,率部下向东到巴西郡。
钟会于是率兵到达涪县,同时派遣胡烈、田续、庞会等追赶姜维。
邓艾率兵逼向成都,刘禅率众投降,蜀汉正式灭亡。刘禅又派人命姜维向钟会投降。
姜维行至广汉郪县,将自己的符节送给胡烈,又从东道向钟会投降。
钟会下令禁止将士抢掠,礼贤下士,用以安抚蜀地官吏。
又结交蒋斌蒋显,和姜维情好欢甚。
十二月二十四日,朝廷下诏,以伐蜀之功 封钟会为司徒,并封县侯,邑万户。
封他的两个儿子为亭侯,封邑各千户。
03 野心自傲,死于兵变。
平蜀后,钟会有谋反之心,因为邓艾承制专事,于是上书说邓艾有反状。
同时卫瓘、胡烈和师纂也上书说邓艾所作悖逆,于是正月初一朝廷下令用囚车押送邓艾回京。
司马昭怕邓艾不服命令,命令钟会进军成都,监军卫瓘打前阵,拿着司马昭手书押邓艾进囚车。
钟会忌惮的只有邓艾。邓艾被押后,钟会马上赶到成都,统率大军,威震西土。
自认为功名天下无比,不愿再屈居人下。加之猛将精兵都控制在自己手中,于是举兵反叛。
钟会打算派姜维率蜀兵出斜谷,占领长安,再派骑兵经陆路、步兵经水路夺取天下。
钟会收到司马昭的书信说:“我担心邓艾不服命令,今派遣中护军贾充率步兵和骑兵万余人入斜谷,驻扎在乐城。我亲自率十万大军驻扎在长安。我们不久就可以相见了。”
钟会得信后大惊,对亲信说:“仅仅抓获邓艾,相国知道我一人就能做到,他领大军而来,必是发现异状,我们应当迅速出发。如果顺利,可以得到天下。如果不顺,还可以退回蜀地学刘备偏安一隅。自以淮南之战以来,我从未失策,已远近闻名。我这样功高名盛的情况,哪能有好的归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