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经济逻辑
经济逻辑解读当前经济现象,剖析背后经济本源,寻找宏观与微观的必然逻辑,只做大宗商品衍生品领域内的深度阅读,为用户提供最有价值的宏观研究,产业链调研,产业链基本面深度研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黄埔观察  ·  老黄埔全新地铁盘,冲刺抢客! ·  17 小时前  
广东公共DV现场  ·  仪式感拉满!开工第一天的快乐,广东人都懂! ·  20 小时前  
广东台今日关注  ·  断电、断油、断网!泰国最新宣布→ ·  昨天  
开平广播电视台  ·  注意!本周上班时间有变!这几招帮你“满血复活”→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经济逻辑

棕榈油调研报告【10.28】

经济逻辑  · 公众号  ·  · 2019-11-09 21:30

正文

【经济逻辑】:解读当前经济现象,剖析背后经济本源,寻找宏观与微观的必然逻辑,只做大宗商品衍生品领域内的深度阅读,为用户提供最有价值的宏观研究,产业链调研,产业链基本面深度研投,致力于大宗商品衍生品领域内最具价值研投平台


文1 作者:田亚雄,来源:中信建投期货

文2,来源,华泰期货


113.57亿升的年生柴产能容不得为了争取补贴的虚报,印尼政府对虚报的严惩是不分国企和外企的,大几百万人民币的罚单在2018年之前为掺混不到位而被处理的工厂不在少数。换句话说我们现在看到的生柴产能是实际真实存在的,而可以不夸张的说,B30是一项稳定印尼发展和就业的基本国策。2020年市场普遍预期新增200多万吨基本被板上钉钉,甚至300万进入预期,而这将直接带动印尼棕榈油生柴消费奔向1000万吨大关。


印尼生物柴油生产概况

资料来源:MEMR,中信建投期货


资料来源:MEMR,中信建投期货


在食用端,作为全球第四大人口大国,印尼拥有超过超过2.5亿的人口,棕榈油的食用需求不容小觑。背靠全球最大的棕榈油产区,印尼超过90%的植物油消费均来自于此。据统计,印尼国内棕榈油年消费接近600万吨,而这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均植物油消费的提升还有增长空间。

资料来源:USDA,世界银行,中信建投期货


2018年,印尼人均植物油消费约24千克,相较同为棕榈油生产大国、饮食习惯也较接近的马来西亚的人均31千克仍存在较大差距。除此之外,印尼当前的人口结构偏年轻化,65岁以上的人口占比不足6%,明显低于0-14岁的人口27%的占比,年均1-1.5%的人口增长率和人均消费增长共同推动了印尼近些年棕榈油年均30多万吨的食用消费增长。

资料来源:USDA,世界银行,中信建投期货


农产品的需求对行情多数时候只能托底,下游对价格是极度敏感的,消费提振一定过不了没有利润的槛,更何况生柴补贴的钱来自于出口关税,因此真正的利好一定需要供应端的支持


粗线条是画家勾勒原始风貌的选择,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狩猎和对植物的驯化是早期人类果腹的唯一手段。而赤道附近的温度,季风,草木生长情况让人类曾创造了一种高效的开垦方式——烧芭。所谓烧芭就是在雨旱交界之季通过点燃干枯的杂草和芭蕉推平土地,被燃烧的植被经雨水冲刷渗入地表形成养分。


树木被砍伐后待修整的土地

资料来源:中信建投期货


修整后的土地

资料来源:中信建投期货


近五年以来烧芭被国际社会强烈关注,在国内的搜索引擎上查找印尼棕榈油关键词的结果一定有几只无家可归的黑猩猩排在搜索榜单的前列。印尼黑猩猩的眼泪激起了广泛NGO组织对印尼政府的抗议。近些年来大的种植园早已放弃了烧芭的开垦方式,更形象的表达是每个种植园都常年有60个印尼警察巡视严查,种植园战战兢兢地按时向警察提供午餐,并随时向农民引发的火情出发,企业行为的烧芭已经早被严控。

即使是附近农民的点火多数也是由油棕种植园买单,曾出现数亿人民币的罚单。但笔者在加里曼丹的下降航程中,一股树脂燃烧的味道升到了数千米的机舱,舱在弥漫的黄烟一度让你认为是仍处在下降穿越云层的途中。直到看到下方土地里不断升腾的烟,以至于在往后的行程中沿道路两侧都是被火洗礼过的黑地。


笼罩在烟雾中的火灾现场

资料来源:中信建投期货


火是农民放的,火势大幅蔓延是长期无雨和河流干涸的结果。干旱是本文第二个确认的事实,雨季晚已经来了半个月


因长期干旱而皴裂的土地

资料来源:中信建投期货


有几个关于降雨对棕榈单产研究的要点可以回顾,评价是祸不单行:1、降雨能对棕榈果催熟,把成熟时间提前50天;2、干旱会让雌花流产,影响半年以后的果串数量;3、干旱导致单颗树雄花比率大增,而能产果的雌花绝迹。正常每棵树雄花1-2朵,笔者拍到的树竟然全是雄花。4、干旱导致植物叶片上气孔关闭,蒸腾作用减弱,影响植株对肥料的吸收,肥料也很难渗进土壤。加里曼丹某种植园的田间水渠已干涸,而干裂的土地上也无助得分布着小白点的镁肥和枯黄垂倒的棕榈叶。肥料在种植中的成本大致 40%,而施肥与否决定20%的几个月后产量。


过多分化出的雄花

资料来源:中信建投期货


出彩的事物总是一种天生需要被呵护的状态,据介绍,棕榈种植的人工投入是橡胶的5倍。一旦管理不善,果串数量、病果、出油率个个都是利润的威胁。有数据显示某棕榈园的单果串重量最近已经从14公斤降至10公斤。一般来说,农民在棕榈果价格跌至400人民币每吨以下就放弃了对棕榈的管理。近期农户果串出售价格550-600元每吨,但因为天气和管理原因,未成熟果、病果、刺猬果数量偏多。


农户收获的棕榈果串,小而瘪

资料来源:中信建投期货


种植园集团的果串,更为饱满

资料来源:中信建投期货


目前的价格对农户的吸引是不足的,目前印尼的油棕种植结构是农户39%,公司61%。按印尼每公顷2.5吨的棕油平均产量,每公顷的种植收益大致20000人民币,这个利润较前期的油棕利润是是大幅回落的,但对比全球农产品种植这个利润是处在顶端的,对比油料作物油棕利润是美豆种植利润的2-3倍。阻碍这个产业去利润化的主要因素是机械化种植-收割对木本植物的无能为力。大企业受制于种植许可证,印尼内陆运输,高额资金利息(银行贷款利率14%)的约束,扩种和翻种积极性都暂时没有,特别是经历了前期棕油价格大跌对企业现金流的影响。

去利润的途径落在了有烧芭特权农民身上,但这也没有想象的容易。贫穷的根不在于懒惰和愚笨,而在于信息获取能力和远见。棕榈种植到获得经济效益需要3-5年的前期维护。每公顷每年需要肥料1620千克,肥料每吨70万RM。且肥料成本仅占可变成本的50%。农民扩种的难度还在于常年在30度以上的环境劳作和手持长柄镰刀割叶铲果的困难,笔者尝试割叶3次用时5分钟,成功1次,而后急需饮水补给。但最大的扩种障碍还不在于此。

笔者在调研的行程中会重视离土地最近的人,拾花工,砍蔗农,套袋农,胶农和铲果工。他们是经济发展中财富分配最不利的群体之一,也是近期企业成本上升最主要的来源。


生活的积极心态来自于跟周边对比所产生的心理优势,手机在近5年在东南亚不发达地区的渗透是非常迅猛的,oppo和vivo带来的海量资讯正悄然改变人口的就业取向。印尼职工月均报酬大致3000多人民币,铲果工的平均收入月2000人民币左右。某大型种植园铲果工的平均年龄已达40岁以上,即使近5年工资涨幅已经超过30%,但铲果工的流出仍在加速。我们一直有个观点,农产品最大的利多在于人口红利消失之后对成本推升之后,机械化无法形成对人力的替代。油棕产业最终的利润去化方式会从产物的降价转向人力紧缺引发的成本上涨。人口代际变迁和新一代农民的择业转变是时代发展不可逆和深刻的。



来源:华泰期货

调研纪要1

调研时间:10月22日

调研地点:印尼雅加达

调研对象:某棕榈油种植生产企业


1)种植面积:2018年官方机构公布的印尼棕榈油种植面积约1400万公顷,但企业了解到的实际种植面积可能在1500-1600万公顷左右。其中,在2010-2014年棕榈种植面积增长较快,加里曼丹地区新增面积200-300万公顷。未来印尼棕榈种植面积继续扩张的空间不大,因为政府和NGO组织不允许企业和个人继续开荒,未来的面积增量主要来自于集团公司前期的土地储备。

2)单产潜力:目前印尼中间段树龄占比大概60%,且2010-14年集中扩种的新树逐步进入盛产期,因此正常情况下印尼棕榈产量还处于自然增长阶段。但有两个因素可能对未来印尼棕榈产量产生不利影响:首先,今年5-8月印尼产区干旱,虽然整体干旱程度不及2015年水平,但是部分重点产区旱情较为严重,尤其是产量占比较大的廖内,中加里曼丹等地。干旱发生会导致当期花的流产,影响半年后树的结果,由此推算最早今年11月印尼棕榈的产量数据就会体现出旱情的影响。其次,近两年种植园收益明显下降,而在各项成本当中,化肥占比接近一半,所以当前中小型种植园及农户都在减少化肥使用量。凭历史经验观察,在完全不施肥的情况下,次年产量下降20%。

3)成本收益:小农户对价格敏感度高,正常情况下,棕榈园平均每一周铲一次果,当价格下跌到低位时,农户会延长铲果周期少铲果,甚至可以达到一个月铲一次果。当价格跌至300-400元/吨时,农户基本就不铲果了。加里曼丹岛的基础设施较差,尤其西加里曼丹运输成本高,目前价格西加的种植园基本都不挣钱。

4)生物柴油:最初印尼政府提出开发生物柴油的目的是为减少本国能源进口,保留外汇,出发点并不是为了拉动棕榈消费,因此后期政府继续提高生柴标准的决心较强。目前印尼B20执行的比较充分,本国生物柴油新增产能也在增加。随着明年B30政策落地实施,预计2020年印尼生物柴油产量较19年会有明显提升


调研纪要2
       调研时间:10月24日
       调研地点:东加里曼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