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年人的朋友圈,以及家庭群,成了伪科学和不靠谱的养生保健信息传播的重灾区。
2
、富裕、轻松和孤独,成了当代老年人生活的关键词。于是他们开始寻找新的人生目标。
3
、看见了父母的错误的最大好处,是可以提醒我们自己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流传最广的医疗保健骗局之一,
“
酸碱体质
”
的始创者罗伯特
·
杨在美国被定罪。在
2017
年
6
月,他在法庭上承认自己并非他曾经宣称的微生物学家、血液学家、自然疗法医生和科学家,并因非法行医被判处
3
年多的有期徒刑。另外,一个被他的虚假疗法延误了癌症病情的病人卡利女士将他告上法庭,就在前几天,美国的法院判处他向受害者赔偿
1.05
亿美元。*
这两场判决可以说使得罗伯特
·
杨倾家荡产,身败名裂,并且为
“
酸碱体质
”
这种再明显不过的伪科学画上了句号。但是,仅仅揭发出一些科学真相,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事实上,我们需要反思社会和心理上的更多的东西。
我记得在
“
酸碱体质
”
理论流传进国内的最初几年,一些国内的医生、学者,纷纷指出了这种学说的问题所在。而且不需要专门的医学知识,哪怕是有最基础的人体常识的人,都能够明白,事实上人体内部存在偏酸性的区域,也有偏碱性的地方。但是这些常识和科学意见,并没有得到传播伪科学的人的重视。
“
酸碱体质
”
还是在人群中间,尤其是老年人的朋友圈里面大行其道。
近些年,大家都观察到一个现象:除了聚众跳广场舞,举着鲜艳的丝巾在旅游景点留影之外,老年人整天乐此不疲地在朋友圈中转发不靠谱的养生保健信息,甚至购买不靠谱的保健品,成了他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老年人的朋友圈,以及家庭群,成了伪科学传播的重灾区。有很多朋友都给我说:他们的爸妈宁可相信朋友圈里面的骗子,也不相信科普,听不进自己的好言相劝。这究竟是为什么?
我想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解读这个现象:
从宏观上说,现在这一代的老年人,是中国历史上活得最富裕的一代老年人,也是活得最轻松的一代老年人,同时也是活得最孤独的一代老年人。
今年年底,就是中国改革开放
40
周年。
40
年前刚踏入社会的小伙子大姑娘,今年也基本都退休了。他们的一辈子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红利。在退休的时候,他们大多数人家里有房,手里有存款,国家还给很多人提供了医疗保障。于是他们相比他们的父母一辈人,活得相对富裕。
同时,他们是活得最轻松的一代老年人。在他们之前的老年人,例如他们的父母,大多生于兵荒马乱的年代,大部分人一辈子会生养
5-10
个孩子。现在退休的这一代老年人,年轻时正好赶上了计划生育,年老时,自己的子女并不都在身边,也不是每个都会结婚生小孩。于是他们相比他们的父母一辈人,活得更轻松。
而他们的子女,大多是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从小受到正规教育,同时又有很强的性格。大多数的
80
后,
90
后都比较追求独立的生活,不想要父母过多地约束自己。再加上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很多
80
后,
90
后,甚至
00
后都离开中小城市,进入大城市生活,并且晚婚晚育,甚至不婚不育,这就使得他们的父母更加孤独。
我并不是在赞美这些老年人,我也不是在贬低他们。我只想就事论事。与中国历史上所有的时代相比,富裕、轻松和孤独,成了当代老年人生活的关键词。而人生又不能没有生活目标。于是他们开始寻找新的生活目标。生在集体主义时代的他们,于是发明了广场舞、老年摄影、老年骑行、老年旅游等各种老年集体活动。他们的注意力也从孩子身上,转移到了自己身上,转移到了健康养生方面。
从微观上说,老年人为什么宁可相信朋友圈里面的骗子,也不相信科普,听不进儿女的好言相劝?因为大多数的老年人都是骄傲而倔强的。生于
40
,
50
,
60
年代的他们,因为历史的原因,在文化科学知识方面可以说几乎会被他们
70
,
80
,
90
后的儿女碾压。骄傲而倔强的他们,很多人从内心中就排斥自己的儿女给自己
“
科普
”
。在他们中的一些人看来,给自己
“
科普
”
,就等于宣布自己的无知。
“
闻过则喜
”
这种优秀的品质,其实在人身上是非常罕见的。一般的人,要他承认自己的愚昧和错误,都非常困难。更不用说有些父母,教育、训斥、贬低了儿女一辈子,现在反过来被儿女教育,被儿女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