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为体外诊断观察原创,24小时后先留言申请后方可转载,并需完整标注来源和作者,否则严究!
2023年11月,GeneDx低谷期市值仅为0.32亿美元,彼时无人问津。
但谁也没想到,一年后的2024年10月底,公司市值飙升至23亿美元,股价暴涨超70倍。
到了2025年1月初,这个数字进一步冲到了26.66亿美元,相比最低谷时足足涨了80多倍!然而,这只“妖股”的好运似乎到头了。
近期,知名做空机构Grizzly Research发布报告,指控GeneDx涉嫌财务造假,导致其股价在2月5日暴跌7%。
市场开始担忧,这家创造奇迹的公司,未来是否还能撑得住?“妖股”的神话还能延续多久?
GeneDx在外显子组和全基因组测序领域可谓行业翘楚,特别是在罕见病和儿科疾病的诊断上有独特优势。
GeneDx
凭借“Just One Test”模式,打破了传统基因检测繁琐、多次试错的局限,为患者提供高效、精准的诊断。这种模式不仅受到医生和患者的认可,也获得了市场的热捧
。
GeneDx并没有盲目扩张,而是聚焦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和儿科发展障碍患者等特定场景。
同时,
GeneDx
还与生物制药企业合作,通过提供精准的遗传数据支持药物研发。
2024年,GeneDx在多个州的医疗保险政策中推动了快速基因检测的覆盖,这无疑加速了收入增长
。
2023年,GeneDx的外显子组和全基因组检测收入增长了68%,全年营收突破2亿美元。
同时,公司通过优化成本结构和业务重组,盈利能力大幅提升,2024年第三季度实现了季度净利润转正,这种稳定向好的财务表现成为推动股价持续上涨的重要动力
。
2025年2月初,Grizzly Research发布了一份重磅做空报告,指控GeneDx存在“欺诈性计划”,主要通过“代码堆叠”(code stacking)等手段虚增收入:
报告称,公司通过人为操作编码系统,使账面收入被虚增约25%。多名前员工的证词进一步支持了这一观点,称GeneDx长期存在此类违规行为
。
报告指出,GeneDx的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财务官在股票归属后迅速减持,但并未在公开市场购回股票。市场解读为管理层可能预见了未来的风险。
据报告,GeneDx还运营着“独立”咨询机构,向患者推荐其检测服务。这些行为加剧了市场对其合规性的担忧。
受此影响,GeneDx股价当日下跌7%,市场情绪显然受到了打击。不过,Wells Fargo等多家投行却表示,这些指控缺乏实质证据,认为市场的反应过于悲观
。
尽管做空报告掀起了舆论风暴,但从财报数据和行业背景来看,GeneDx是否真的存在财务造假,需要更冷静地分析:
GeneDx的收入主要来自其领先的外显子组和全基因组检测业务。2023年,这一业务收入达到1.24亿美元,占公司总收入的绝大部分。2024年第三季度,其外显子组收入同比增长77%,并非虚增
。
近年来,公司通过规模化效应和自动化技术降低了检测成本。2023年,公司的毛利率从45%提升至2024年第三季度的64%,这一增长趋势与行业降本增效的大背景一致
。
GeneDx近年来多次接受监管机构的审计,未发现重大财务或合规问题。此外,公司2023年进行了大规模业务重组,剥离了高成本的非核心业务,这种调整策略也符合市场预期
。
综合来看,虽然做空报告提出了多项质疑,但从财务数据、业务扩展路径以及行业背景分析,指控存在一定夸大成分,GeneDx未必真的存在财务造假。
尽管做空报告让GeneDx股价短期承压,但公司的核心业务和行业地位并未动摇。
凭借在罕见病和基因检测领域的深耕,GeneDx未来仍有多条发展路径。在
数据服务扩展方面,加强与生物制药企业合作,将基因数据转化为药物研发的重要资源。
GeneDx会
继续优化检测成本,使基因检测普及化,为更多患者提供高性价比的服务。同时
利用其技术优势,在国际市场特别是新兴市场中寻求新的增长点。
我们相信,GeneDx的成功并非偶然。只要管理层能妥善应对此次风波,并坚持其既定战略,未来仍有望在精准医疗领域取得更大突破。
体外诊断观察特成立IVD企业高管交流群,交流IVD行业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