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申思呓语
梦话重复一千遍,就是艺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今日悉尼  ·  澳洲洪水肆虐,香蕉价格恐涨至$14澳元/kg ... ·  22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申思呓语

《名画故事》的最新动态

申思呓语  · 公众号  ·  · 2018-03-07 21:32

正文

直接说正事吧。


这段时间公号更新比较少,但大家放心,作者并没有跑路。


携这么点儿订阅款跑路的话,估计只能坚持72小时就得回去自首……


年后这段时间,主要是针对《名画故事》的早期内容作了一次修订,在前传部分增加了几幅比较重要的作品解读。


当然这项工作也是作者的强迫症所引起的。


比较具体的改动位置,作者已经发到了“呓语者”小社群里,有需要了解的朋友可以随时登录查看一下。


由于之前有朋友留言说自己把线上的内容下载打印整理过,因此改动可能会给大家带来一些不便,在这里向大家表示歉意,同时也会尽力去为整个系列在未来的出版工作做准备。


关于《名画故事》第三部“启蒙时代”的开更时间,说到这还要再道一次歉,因为中间停隔的时间有点长。大致的开更时间应该是在4月初,具体的日期会提前告诉大家。


竟然还要停大半个月,作者这段时间要干嘛去?


老实交代,作者要去一趟美国,处理一些事务,顺便也会逛一逛。3月9号出发,如果没有被特朗普跪求担任文化部长的话,22号就会回来。


当然这个事情也没必要太担心,因为美国没有文化部……


虽然作者环游过大半个欧洲,但美国还是头一次去,此前没有现场瞻仰过的名画作品这次也终于有机会去弥补一下。


由于行程都在东海岸,所以像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弗里克收藏馆、波士顿美术馆、费城艺术博物馆、华盛顿国立美术馆这些在《名画故事》作品信息栏里屡屡出现的藏馆应该都会去拜访。


届时,作者会在“小社群”里第一时间给大家分享,看看故事里那些具有传奇身世的名画作品,在现实中到底是长什么样子的。


所以订阅了专栏但还没有加入小社群的朋友们,希望大家都能加入一下,虽然喜欢艺术的人一般都有点儿高冷,但至少可以潜潜水。


一直以来,作者都希望在不会过多打扰的前提下,和《名画故事》的热心读者们增进一些互动,小社群应该就是比较理想的一种方式。


之前有几位读者帮忙发现了其它媒体对专栏内容的抄袭,并且做了举报。此外,还有很多网络上的恶意诋毁需要及时制止,这些作者一个人都很难第一时间看到。


说起来很有意思,虽然作者本人目前的知名度几乎为0,但是遭到的网络暴力可能比某些明星还要多一些,其中估计有80%都是同行干的吧。


如果大家帮忙监督的话,类似之前知乎日报上的诋毁事件应该可以避免一些。


可能好多朋友还不知道小社群在哪里,这里再为大家图示一下。


为了大家查找方便,公号菜单的第一个按钮已经更名为“专栏订阅”,点击这个按钮之后就能一眼看到小社群的位置。



目前小社群是仅对专栏订阅读者开放,如果想要多认识一些有趣的朋友,并且学习一些有用的文化艺术知识,不妨借此机会订阅一发《名画故事》。


有些朋友反映说小社群的位置太“深”,找起来很不方便,这一点确实是这样,不过离得太近太聒噪的话也会显得不太“艺术”。


如果想要尽可能方便一些,最好的办法就是公号置顶,公号找起来容易了,里面的内容找起来也就会相对容易一些。



由于出行在外不太方便,在美国这段时间公号的更新也就暂停了,大家有兴趣的话,随时可以到小社群里看作者在现场的一些分享。


另外想顺便提一下的是,之前订阅《名画故事》“纸书款”的朋友,还有一多半没有领取“线上款”的阅读权限,由于邀请码在6月1日将会到期失效,希望大家尽快登录到订阅平台领取。



事实上,专栏的更新间隔时间较长,也是因为作者希望能够腾出手为将来的出版计划铺平道路。其实作者自己之前还真的没有出书的这份梦想,出版成书最早是几家出版社的建议,后来更多的是为了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对作者来说,让《名画故事》成书更多的是一份责任。


但这份责任说实话还是挺沉重的,毕竟在2016年11月动笔开更的时候,作者没有出书的预期,也就没有按照适合成书的结构和体量去写,因此在转而考虑出版问题的时候遇到了一些麻烦,比如内容太长、体系不易分割。


换句话说,像《名画故事》这样的内容想要按原样出版,需要是一位小有名气的作家,而不能是像我这样的小透明。


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大家信任的往往不是品质,而是一些表面现象。可惜制造表面现象并不是我的所长,为了履行承诺只能是赶鸭子上架,同时也尽量在自己内心能够容忍的范围内去操作。


2018年,需要落实的工作非常多,我觉得这也是理所当然的,毕竟大多数人都没有捷径可以选,只能把路一步一步走出来。


尽管如此,《名画故事》第三部开更之后依然会保持此前每周一篇的更新频率,没有特别重大的事情不会轻易和大家请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