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瓦人居住的小木屋,出门就是森林和星空,喀纳斯湖蜿蜒静候日复一日的朝霞
这里是一个美丽的故事,这些行走在故事中的喀纳斯人,深藏在阿勒泰的高山密林深处,隐居在喀纳斯湖畔这个宛若油画的地方。
在新疆阿勒泰山脉深处,隐居着一群只剩两千人的成吉思汗骑兵后裔——
蒙古族图瓦人
。知道图瓦人的人很少,也被常说成“图瓦族”,其实图瓦人是蒙古族的一个分支,正确的说法是“蒙古族图瓦人”。他们定居喀纳斯湖畔,一个被大家叫做“人间净土”的地方,他们勇敢强悍,善骑术、善滑雪、能歌善舞。
阿勒泰不只有喀纳斯,喀纳斯不只有“湖怪”,这里还有古老珍贵的乐器和音乐。
听老人说 很久很久以前
一个年轻的猎人在追逐猎物时
来到一片长满“芒达拉西”草的草丛中
突然大风刮过一排芒达拉西草拦腰被风切断
奇妙的事情发生了
被大风切断的枯草竟然开始歌唱
发出悦耳的声响
于是猎人砍断一颗芒达拉西草
做成第一支“楚尔”
刚做好的楚尔
“楚尔”是蒙古族图瓦人的传统乐器,有人说,楚尔就是现存的古代乐器胡笳。
(胡笳在古代流行于塞外和西域一带,能奏出“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
学者认为楚尔可能产生在汉唐之前,所以又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
楚尔长的像竹笛,但吹法和萧相似,和竹笛相比,这种草笛几乎没有重量。一支楚尔制作好后最多可以吹奏一年,第二年又要重新制作。吹奏的人要和乐器合为一体,分不清是胸腔里的声音还是楚尔在作响,奇妙音符就这样旋转开来。在喀纳斯人还以狩猎和放牧为生的时候,老人说猎人狩猎时如果吹起楚尔,猎物都会停止奔跑,牧人吹起楚尔,零散的羊群会寻声而来。图瓦人相信,能够吹奏楚尔的人,拥有和大自然对话的能力,楚尔是图瓦人和大自然交流的工具。
每支楚尔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演奏者也是独一无二的。
旱獭乐队队长迭力克
楚尔三个音孔的位置根据自己手指宽度决定,所以吹奏楚尔,相同的曲子不同的人吹奏也会有不同的地方。而且吹奏难度特别大,一个演奏者为了能够让楚尔吹出声音,要练习好几个月。要想演奏出像样的曲子,往往要花几年的工夫。以前很多的民间音乐都是靠口口相传,传承难度非常大。现在年轻人的娱乐方式多了,楚尔的吹奏难度大,又无法以此赚钱,年轻人不愿意学,会的人越来越少了。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后,依然没有改变,楚尔还是面临着失传。
乐队成员在小山坡排练
2009年,迭力克、旦布尔、阿木尔达拉、额希格,几个热爱民族原生态音乐的年轻人一拍即合,组成了本地第一支原生态音乐乐队——
旱獭乐队
。
(旱獭——阿勒泰山里一种憨厚可爱的小动物,把乐队的名字命名为“旱獭”是想让大家知道,喀纳斯人尊重热爱大自然,世世代代和这里的动物和谐的相处着。)
即使意识到原生态音乐很难有流行乐那么大那么广的传唱度,但旱獭乐队依旧坚信,只要坚持做下去,总会有改变。于是,他们走访,挖掘,整理,编排,重新把这些古老的音乐演奏演唱出来。
恳求借用一下您的铁轮车
我想从远方拉车柴火
请把您的闺女嫁给我
她将是我的掌上明珠
恳求借用一下您的木轮车
我想从天边拉车陨石
请把您的女儿嫁给我
我会用生命守护她
恳求借用一下您的银轮车
我想从远方拉一个毡房
请把您的公主嫁给我
她将成为我的月亮
家乡不仅有我日夜思念的草原,还有我心爱的姑娘。这首《铁轮车》是乌梁海民歌,歌曲将一个草原汉子霸气求爱的故事娓娓道来。开篇即婉转动听,后渐入恢宏,中间不乏草原汉子真诚的呐喊,结尾颇有大气磅礴之感。原生态歌曲用最自然最朴实的声音,常常给人以“璞玉之美”的惊喜,让人不得不感慨人类与生俱来的得天独厚的声音质感。
3月15日,星外星音乐推出由旱獭乐队演绎的歌曲《铁轮车》,收录于即将由星外星音乐发行的专辑《旱獭》中。
很多东西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消失,但好东西应该被永远保留下来。
旱獭乐队将在民族音乐的保护之路上,一直走下去。
有些事,总是要有人做的。
让更多人感受到原生态音乐的魅力,让更多人听到这些古老乐器发出的声音。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试听
欢迎加入世界
音乐公众号兴趣小组:
iworldmusic
记得留言
“世界音乐”
,不然每天加的人太多啦,
我们希望在人群之中一眼看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