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樊登读书
和你一起读书成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樊登读书

为什么越到过年,夫妻越容易吵架?原因有三点

樊登读书  · 公众号  ·  · 2025-02-01 17:38

正文

*贴片含广告
作者 | 鹿呦呦
来源 | 十点读书(ID:duhaoshu)


新春佳节之际,四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氛围。
但你有没有发现,本应阖家团圆的节日,不少夫妻非但没有想象中的和谐融洽,反而 矛盾重生。

难怪有人说: 婚姻好不好,过个年就知道了。

婚姻从来不是两个人的事,婚后两家的柴米油盐、人情往来、吃喝拉撒,无一不在考验着彼此的关系。

尤其是过年期间繁文礼节扎堆,更考验夫妻双方的配合度,以及经营感情的智慧。

那些幸福甜蜜,顺遂安宁的夫妻,大都做好了这三件事。




我身边有个朋友何姐,和丈夫在深圳认识,结婚五年了。

两个人在深圳的时候,虽然不算富有,但也算甜蜜幸福。丈夫对她很贴心,出差还经常给她带礼物。

可何姐万万没想到,第一次回东北过年,婚姻就直接亮起了红灯。

自从踏进家门,她就像全家人的保姆一样,什么都要做,什么都只有她做:

家里的饭菜,她得准备;

房间的卫生,她得打扫;

客人的茶水甜点,她得添上;

孩子的功课,她得监督……

而丈夫呢,打从起床就窝在沙发上,不是看电视,就是在玩手机抢红包,两手不沾家务事。

就连大年三十,都只有她和婆婆在忙里忙外,有时候想让丈夫帮忙洗个菜,一眨眼功夫又没影儿了。

接连几天,都是这样的场景。男人们吃饱喝足在里屋烤火泡茶打牌,欢声笑语,何姐却一个人哈着冷气在外面打水,强忍手上冻疮的痛。


何姐满腔委屈,本想找丈夫好好吐槽一番,谁知他却很不耐烦,认为回家就是休假,理所当然当甩手掌柜:

“我好不容易放假休息休息怎么了,整天叨叨叨烦死了……”

那一刻,何姐心灰意冷,忍不住怀疑:“他怎么突然变了一个人?”

说实话,我挺理解何姐的感受。

作为女性,本就被认为需要在家庭中承担更多家务,以及照顾老人、小孩的责任。

一旦遇上过年过节,还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各种大小琐事。

倘若这时再摊上一个甩手掌柜的老公,在各种疲惫压力下,平日里积攒的情绪容易在这个时候爆发。

也难怪有人说,过节,过得好是分担,过不好是负担。

但又何止是在过年?

好的婚姻,离不开两个人共同经营,同样,家庭责任也不分你,我,他。

彼此多谅解,多分担,多共情,小家才会幸福美满,日子方可越过越舒心。




中国社会向来讲人情,重关系。而中国式人情里,往往夹杂着情感式的道德绑架。

网友安安曾经吐槽自己的亲身经历。

她老公是在银行工作的。每年过年回家,就有很多做生意的亲朋好友或远房亲戚赶来拜访,希望安安老公能帮他们成功贷笔钱。

去年春节聚会,安安的大姑表示自己想开个早餐店,无奈不符合银行贷款条件,就想找他们走走后门。

长辈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开口,安安也不好回绝,不顾老公黑脸答应了下来。

谁料后来,大姑一直拖着不肯还钱,这笔贷款就成了安安老公手中的坏账。

他指责安安当时就不该同意,谴责她们家亲戚人品不好,安安一气之下也把男方亲戚的陈谷子烂芝麻扯出来,两人吵得不可开交。

正所谓“事务多,就令人做梦;言语多,就显出愚昧”。

事情越多,面对的分歧就越多,冲突和争吵也就越多。


过年期间,亲戚拜年送礼、人际攀比带来的压力,都随时在一瞬间彻底爆发。比如:

应该先请谁吃饭?对方送贵重的礼物要随什么礼合适?红包应该包多少?给亲家的年货如何公平分配?

这些问题,就像一个又一个闯关游戏,考验的不仅仅是夫妻双方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夫妻是否同心,是否具备经营婚姻的能力。

毕竟比起浪漫,婚姻更关键的是对日常琐事的耐心,遇事时积极主动沟通的态度。

否则,再好的感情也会在鸡毛小事中逐渐消磨,两颗心渐行渐远。



著名作家莫言,小时候不理解为什么大人们不但不喜欢过年,还惧怕过年。

直到长大成人,他终于明白了:

一是因为过年意味着一笔开支,而拮据的生活预算里往往没有这笔开支,二是飞速流逝的时间对他们构成的巨大压力。

对于经济条件困难的家庭来说,过年就是一个劫难。

平日里省吃俭用,一到春节被迫花钱如流水,仅仅为了维持那一点点成年人的体面。

据调查, 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万,但单单春节压岁钱、送礼费用这一数据就占了年收入的1/3。


有个网友表示,去年夫妻俩光是压岁钱、送礼就花了七八万块钱,后面请亲戚吃饭都差点拿不出钱。

后来她老公跟她主动坦白。

他一年到头不在家,心里过意不去,给父母包了两万元的红包,又碍于面子,给几个晚辈发了压岁钱。

这三万块钱,是找朋友借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