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谊兄弟副总裁叶宁对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记者表示,对于影视行业来说,从投资到发行都非常需要资本的合理介入,推进中国影视行业优质作品的产生。
影视行业本质来说就是创意的行业,从一个最初的想法开始,践行到上映可能实现收益之前,这个周期是一个投入过程。
目前,中国的金融政策和资本环境很多都是后发介入,可从行业对资本的需求来说并不完全匹配,这存在一个悖论,需要一些新的机制和融资工具来解决创意源头的资金需求和投资存在的高风险问题。
而目前中国影视公司融资只能仰仗“土豪”和影视基金,很多公司负债率是零,完全依靠自有资金运营。有数据显示,好莱坞影视公司平均负债率在70%左右,且资金来源大部分是银行。
而且,国外的完片担保制度很成熟,影视公司可以拿着完片担保合同找到银行,银行就可以贷款等方式给影视公司提供融资服务。
翁志超指出,对于影视投资来说,最大的风险是不知道作品能不能拍完,能不能上映。因为中国影视行业并不规范,很多作品还是传统的以导演为中心,不考虑预算和时间,缺乏制片公司的介入、管理和监督,导致中国影视市场每年出现90%的“烂尾”作品。
如果能保证作品可以按时在预算内完成,如期上映,就一定会产生收益,加上专业的发行、宣传、营销,能够很大限度上控制风险、保证投资的回收。
据了解,完片担保本质上是一种保险产品,和力辰光与太平洋保险合作推出了这项产品。完片担保公司全程介入并监控影片的拍摄进度,对影响影片完成的各种风险、意外、延期进行理赔。
中国的完片担保刚刚起步,目前只有3部片子合作了这项业务,分别是《长城》、《侠盗联盟》和即将上映的《雪豹》。
“前几年因为影视市场资本泡沫泛滥,许多股份行的影视基金都是勉强盈亏平衡甚至亏损的状态,导致影视项目融资更加困难。如果这种国外已经成熟的担保模式可以在中国更多地推广,对于影视行业的规范发展和解决融资难问题都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翁志超告诉记者。
叶宁还指出,对于做出来并能幸运地投入到市场中的影视项目来说,回款也是很大的问题。一方面耗时,另一方面团队数据的透明性也存困惑,很多尾款不知所踪。
影视保理衔接了票房应收账款回流慢与影视公司资金周转快的需求,原来回款周期至少1年,通过保理3个月左右就可以实现资金回流,将极大提高影视公司的资本运作效率。
鑫银保理董事长赵永军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体量上看,以中国票房收入今年600亿算,有保理融资需求的可能在200-300亿。
虽然整体盘子不大,但是保理公司也在积极推动创新的原因在于这项业务是基于明确的票房数据,可以说风险几乎为零。
保理行业与影视文化产业的痛点可以达成完美的衔接,这对双方是很好的共赢。
然而,保理融资目前只和上市公司华谊兄弟开启了首度合作,但这一合作还只是一个样本,后续运行情况,尚待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