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领域都有层层加码。
比如这个:
余莺儿的扮演者崔漫莉,在直播的时候说自己曾经在横店酒后无证驾车,撞了别人的车就跑了。
肇事逃逸可能是刑事犯罪,所以警察就去查她了,查完发现这个人就是为了节目效果在说瞎话。
于是她就被拘留了几天。
也就是在拘留的时候,北京卫视把她的戏份删掉了。
这叫做“劣迹艺人原则”,就是一旦演员被发现有劣迹,就删戏份,不许这个人再和观众见面,不许再红,再圈粉。
最有名的事件就是《捉妖记2》,柯振东因为涉毒,所有已经拍好的戏份全都重来了,换了井柏然,出品方损失极大。
后来这套规矩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过去是没上线、没开播的片和剧要做调整,后来就变成了已经上线多年的作品,也要被删除、调整。
比如《潜伏》里的一个小配角被发现是个逃犯,重播的时候他的戏份就也被删掉了。
崔漫莉扮演的余莺儿是个小角色。
在《甄嬛传》里,她偶尔听到了甄嬛和皇上(大胖橘)在倚梅园的对话,就假冒甄嬛,从宫女被封成了答应。
余莺儿有特长,就是一副好嗓子,会唱歌。但是她没有文化,粗俗不堪,最后被皇上发现她说瞎话、冒充甄嬛,欺君之罪,还扎小人儿,就打入冷宫赐死了。
这个人戏份不多,也就是两集上下,但她有一些穿针引线的作用,比如暴露了安陵容的狠辣,这份手段,苏培盛都看得触目惊心。
没有了余莺儿的《甄嬛传》肯定是不完整的,仓促地对这个角色做删减,也会让电视剧受到极大的伤害。
而且,崔漫莉的罪过是什么?说瞎话,欺骗群众。
余莺儿的罪过是什么?说瞎话欺骗皇上。
余莺儿最后被小厦子用弓弦勒死的。
她在戏里已经
因为说瞎话被勒死了哎
,你把她的结局放在那里,就已经足够教育群众了。
你把她删了,电视剧七零八落,驴唇不对马嘴,大家看得一头雾水,这决定简直蠢透了。
我去优酷看了看,余莺儿的戏份还在。
所以这个删得七零八落的版本,就是专供电视用户的。
这说明
并没有一个有关部门发文件
,说崔漫莉是个大坏人,你们都不能出现她的脸了,都给我删了。
这就是北京卫视的
自选动作
。
所以问题来了:
北京卫视的观众,不配看一套完整的《甄嬛传》吗?
北京卫视的观众没有判断力,不知道说瞎话扰乱社会治安是坏的,看一眼余莺儿就会被带坏吗?
当然不是,用机顶盒看电视的人,五十岁往上了,价值观早就定型了,他们怎么会被这小丫头片子带歪了。
只有两种可能:
1.老同志打电话。
老同志看电视,一看,哎,余莺儿,这个人不是被我们弄起来了吗?岂有此理,被专政的对象怎么还在这里演戏,打电话给电视台的同志,让他们处理一下。电视台有了压力,就赶紧弄一个洁版的拉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