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记协
中国记协邀请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的两位评委,四川大学广播电视研究所所长蔡尚伟和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赵微,分别分析了广播、电视类获奖作品的特点。
电视篇
在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工作中,111件电视作品参评,最终有38件获奖。这些作品呈现以下以个特点:
时政、民生题材唱主角
中国新闻奖的三个特别奖中,“九·三”阅兵题材就占了两个。获得电视系列报道一等奖的《大国工匠》,是对国家倡导工匠精神的配合性主题报道。
与时政、重大主题报道相对应的是最贴近基层普通人的民生题材。
如,《黑暗中的风景》镜头对准的是一批老年盲人,他们在组团去各地旅游的过程中,克服了健康人难以想象的种种困难。《静默的山岗》表现的是为修建红旗渠献出生命的几十位普通农民群像。
这些来自普通人、身边事的选题,因其贴近性强,容易引发受众心理共振,获得良好传播效果。
从选题分布上看,目前,中央媒体在时政、重大选题方面的资源占有,以及需要人才密集、大手笔投入的高精尖制作实力方面仍保有一定优势。
而地方台在民生选题的开掘、贴近性强的“小快灵”作品的生产、接地气的表达和形式内容开拓创新的灵活度方面独具特色。充分说明,以上两类选题各有所长,都大有可为。
更加注重“讲故事”
此次获奖的电视新闻作品中,有不少都是以“大片”化的形式呈现的。随着传播环境和受众需求的变化,近年来电视新闻的表达方式也处于不断变革、改善之中,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故事风”的兴起。
以讲故事的方式做新闻,以讲故事的方式说概念。“讲故事”可以把以往形态刻板表达枯燥的新闻做得令人喜闻乐见,“讲故事”还可以把复杂高深的理论概念变得通俗易懂深入人心。
讲好故事,是纪录片的强项。纪录片擅长运用声音、画面、特技等电视元素,制作水准普遍优于一般新闻节目,把纪录片的方法技巧手段运用于新闻节目的制作当中,已经成为一种潮流。
一等奖获奖作品《大国工匠》使用了纪录片的拍摄方式;
二等奖获奖作品《“一带一路”特别报道:数说命运共同体》,更是精细制作,运用大数据分析,还采用了虚拟现实技术“一镜到底”等最新特技手段,包装形式之新、画面制作之精良,不逊于纪录大片。
《生命缘——请你替我活下去》这个节目,用持续记录、跟踪拍摄的手法,表现了一位6岁女孩身后器官捐献的故事。
起初该作品报送的是电视专题类评奖,在小组评议时也获得了高票,但其样态、手法都更接近一部标准的纪录片,最终,这部片子获得了纪录片一等奖。
以上获奖节目代表着电视新闻节目的一种变化趋势:从粗陋简单不修边幅,到讲究包装,注重颜值和卖相。手法上借鉴融合纪录片的优势,更加突出电视特点,追求更强的可视性,以获得更多观众的青睐。
讲好故事还需要清新的文风。既包括深入基层的扎实作风、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推陈出新的不懈追求,也包括画面呈现、解说词写作等具体表达方式。
优秀作品的共性是:摒弃主题八股式的套话、空洞的废话、浮夸的大话。
调查监督报道待突破
比较明显的是,正面触及社会重大现实问题、突出矛盾,有独家发现的深度调查、有锐度的舆论监督、针砭时弊的评论作品明显偏少。
在获特别奖和一、二等奖的作品中,绝大多数是主题类正面报道。电视一、二等奖作品中,只有央视《焦点访谈》选送的算得上监督报道。但是,从节目影响力上来看,不能与《焦点访谈》早期获奖节目相提并论。
近年来,舆论监督节目面临着题材和形式如何创新突破的难题。要“澄清谬误、明辨是非”,就需要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现场,通过扎实细致的调查,客观独立的发现和思考,呈现事实的真相。
此类报道如何进一步改进创新,值得新闻从业者从新闻业如何更好发展的角度好好研究和总结。
广播篇
广播节目应遵循“价值要大、切口要小、严守规范、活讲故事”的原则。
获奖作品特点
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广播类共有66件参评作品,获奖特点是:
消息类节目新闻性强、时效性强,语言文字简明扼要,表述准确,逻辑清晰,有完整的新闻要素。
评论类节目观点鲜明,论据准确,论述精辟,论证有力。
专题类节目主题鲜明,选材典型,事实准确,结构合理,语言生动,评议到位,感染力强。
但参评作品在创新意识、语言表达、声音处理、标题运用和节目构思等方面仍有不足:
节目形态创新乏力,新闻语言老套。
地方新闻视角狭窄,缺乏全局价值判断。
宣传意图过于明显,报道有广告嫌疑。
逻辑语法有误,意思表述不清。
不重视标题,分寸拿捏不当。
主持人有口误,音频信号不佳。
不符合评审要求,节目类型错位。
内容处理:注重深度的开掘和细节的运用
广播节目应具有问题意识,聚焦当下转型期面临的问题,通过运用广播新闻的叙事技巧,大量搜集新闻背景和情节报道,揭示新闻事件的本质。
做好后续报道,对新闻事件进行详细、权威、负责任的解读,使受众通过媒体视角了解更多的新闻真相,发挥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力。
在细节运用方面,广播节目在立意、选题、标题、内容、观点和判断等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身,遵循“以小见大”的原则,以讲故事的方式剖析生动案例,通过小事件反映大的时代主题。
例如广播消息二等奖作品《简政放权下级部门如何接得住》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抓住政府在简政放权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对一系列问题多方采集声音和观点,具有启发性。
广播专题二等奖作品《围绕大气环境监测点限行,保定徐水上演现实版“掩耳盗铃”》遵循“以小见大”的原则,对保定市徐水区“限行令”背后折射出的深层次执政理念进行剖析,以小见大,发人深省。
表达方式:创新节目形态和新闻语言
广播评奖在表达方式上重点考察逻辑、语法、读音,细节决定成败,声音和表达直接影响到参评节目的名次。广播作品在声音和表达方面必须高度规范。
例如广播消息二等奖作品《山东平邑“12.25”石膏矿垮塌事故第六天》充分发挥了广播在突发性新闻事件中声音的优势,现场音响真实、鲜活,富有冲击力,令人身临其境。记者播报自然、流畅,清晰严谨地串联各段音响,为听众传达了准确丰富的救援信息,温暖感人。
在新理念和新技术的推动下,广播节目形态要求集更强的互动性、更灵活的选择性、更舒适的伴随性和更深的融合性于一身;新闻语言符合“短实新”特点,活用新闻语言、活讲故事。
例如《石鼓 广州——千里共家园》以上游石鼓和下游广州的日常生活场景入手,通过对比的手法、思辨性的写法来客观地将水电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的破坏这一矛盾呈现出来。
创新节目形态和新闻语言最终需要通过记者改进作风来实现。
例如广播消息《山东平邑“12.25”石膏矿垮塌事故》的记者刚刚做完手术立刻奔赴零下18度的野外矿难现场,日夜坚守,实时报道救援进展。
广播专题《龙江土地确权引领中国“新土地革命”》的记者在长达4年的时间里,深入基层一线,详细探访土地确权工作进展。
创新的灵感和鲜活的语言离不开记者扎实地采访和深入地调研,可以说,优秀新闻奖获奖作品都是以新闻工作者的优良作风为基础和前提的。
“广电独家”是广电业界第一订阅号,“影视独家”深度透视影视产业规律,由北京中广传华影视文化咨询有限公司运营,新版微信长按二维码图可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