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江苏省知识产权工作站交流研讨活动在南京成功举行,活动包括实地观摩、经验分享、专题研讨等。南京及其他地区的知识产权工作站展示了其服务基层的新路径,南京知识产权工作站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已建成15家工作站网络。活动还吸引了线上观摩和参与者,并介绍了未来的知识产权服务计划和行动。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活动概述
江苏省知识产权工作站交流研讨活动在南京市成功举办,旨在共商知识产权服务基层的新路径。
关键观点2: 实地观摩
与会代表参观了南京市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中心和南京商标MINI博物馆,体验了知识产权服务的便利和效率,对南京知识产权服务品牌“宁知驿”表示赞许。
关键观点3: 经验分享与特色展示
南京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分享了其“标准化建设+数字化赋能”的创新实践,并演示了线上管理平台的功能。其他工作站也介绍了各自的特色做法和成功案例。
关键观点4: 南京知识产权工作站的发展
南京知识产权工作站已建成15家工作站网络,通过线上云和线下站的服务框架,为企业提供深度服务,并成功解决了一系列知识产权难题。
关键观点5: 未来计划
省知识产权局介绍了2025年度知识产权“惠企行”行动计划,明确将面向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开展深度助企服务行动。
正文
近日,江苏省知识产权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交流研讨活动在宁成功举办
。
省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全省13个设区市知识产权系统代表及基层工作站负责人等30余人齐聚南京,通过实地观摩、经验分享、专题研讨等形式,共商知识产权服务基层新路径。活动吸引了近500名来自全省各地的知识产权工作者线上观摩并参与讨论。
与会代表首站走进南京市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中心,现场沉浸式体验了专利、商标、著作权等多门类知识产权一窗通办的便捷,行政、司法、人民调解等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高效,以及南京市知识产权政务服务平台的智能,实地验证“数智赋能”南京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硬核实力。第二站来到了南京商标MINI博物馆,管内陈列的200余件本土企业商标发展史料生动呈现了南京“品牌培育——价值提升——侵权预警”三位一体的商标服务模式。“南京将历史文化底蕴与商标品牌建设深度融合的做法,为全省工作站建设树立了标杆”,省知识产权局产业促进处处长丁岚在观摩时赞许。
在专题分享环节,南京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作为唯一的市局代表作交流发言,系统介绍了南京知识产权工作站(服务品牌“宁知驿”)“标准化建设+数字化赋能”的创新实践。现场演示了“工作云”线上管理平台实现企业需求智能匹配、服务资源云端调度、服务成效动态追踪等功能,引发与会者的高度关注。市局还分享了多个“线下站”助企纾困成功案例以及“益企行”企业互访学习行动。“通过优化体系、聚集资源和精准对接,2024年我们为20家集成电路企业量身定制了知识产权风险汇编,为5家企业开展了深入的专利预警分析”,南京市浦口区工作站负责人的案例分享获得了各地代表频频点赞。随后,苏州市姑苏区老字号协会工作站等其他四个站点分别介绍了各自的特色做法。
在点评环节,省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特别指出,南京通过“线上云+线下站”及“益企行”三位一体的服务框架,创新“企业问诊+专家会诊”的服务理念,搭建交流互动平台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真正做到了倾听企业需求,切实解决企业面临的知识产权难题,尤其是“宁知驿”服务品牌的打造,可谓是商标品牌工作的教科书式样板,为其他地区工作站的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
活动最后,省知识产权局介绍了2025年度知识产权“惠企行”行动计划,明确将面向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开展深度助企服务行动。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南京知识产权工作站已建成
15家
覆盖全市
11个
区的工作站网络。各站按照“线上云、线下站”的部署,对企业进行广度和深度服务。“线上云”累计访问
70万次
,各类知识产权查询
6万余次
,高效解答问题
1500多个
。“线下站”走访服务企业千余家,针对企业需求开办各类主题沙龙、培训数十场。“益企行”活动已举办5期,累计吸引
110余家
企业参与,覆盖新材料、医药、服饰、芯片4大产业,促成12家参会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未来,工作站将不断摸索知识产权的服务方式和形式,进一步将知识产权服务做深做实,真正替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不断创新服务形式,引导更多的中小微企业重视知识产权,更加便利化地享受知识产权服务。
拟 稿:刘 娟
审 核:杨正宁 王 帆
发 布:程燕妮
设 计:李 沁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