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法律读库
法治新媒体阅读管家,传递常识,启迪法治。Less is More,少即是多。每日向用户推送优质法律类文章1至4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内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内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对四川荣兵商贸有限公 ... ·  17 小时前  
内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内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对四川荣兵商贸有限公 ... ·  17 小时前  
新疆高院  ·  薄而不馁 ·  21 小时前  
新疆高院  ·  薄而不馁 ·  21 小时前  
最高人民检察院  ·  面试后,他们背上了高额贷款|今晚九点半 ·  昨天  
最高人民检察院  ·  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优秀侦查监督案例评选结果揭晓 ·  昨天  
最高人民法院  ·  “以羊抵债”化解执行难题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法律读库

网贷上市,一路割了几波韭菜?

法律读库  · 公众号  · 法律  · 2020-11-07 07:31

正文



网贷上市,一路割了几波韭菜?


作者:吴国栋(浙江省云和县人民检察院)


好好回顾了下这两年民事检察的办案手记,根据一些当事人的陈述, 试着给大家梳理下网贷行业上市途中,到底割了几波韭菜。


四级金融

之前的一篇文章提到过,一个行政区域内的金融体系大致可以分为四层:

四大国有银行>各级地方银行>网贷平台>私人高利贷。

总体来说客户信用质量一级比一级差、

利率一级比一级高、

贷款审核一级比一级随意、

坏账率一级比一级高、

催收手段一级比一级恶劣。

基本上沦落到第三级网贷的客户,质量已经是相当差了, (不是说他们老赖,而是他们贷款做生意、消费后坏账的风险相当高)

而今天这篇文章想补充的是另外一个角度: 这些客户是怎么还贷的?

这个四级金融市场背后有一条规律:

下级永远是上级的坏账“接盘侠”,网贷平台这一级还会产生“各平台相互接盘”。

具体表现就如,客户在四大国有银行续贷续不上了,客户经理往往会介绍一个“朋友”(有时候也无需介绍),让客户去地方商业银行、网贷平台、小贷公司转贷,甚至一些小额转贷公司背后就有银行高管的影子。

因此扫黑除恶、P2P网贷暴雷引发的其中一个隐性后果是前两级的银行业坏账率上升,因为客户无法从平台、私人高利贷周转资金,归还银行贷款了。

而网贷平台在前期能Hold“坏账率”,很大程度上不是客户真的赚到钱还上这笔贷款,而是其他网贷平台如雨后春笋,总有新开的铺子贷给自己的客户,接下这个盘。


P2P暴雷

P2P网贷名义上系一种居间中介行为,网贷平台理论上属于撮合网络投资者借钱给网贷客户,从中收取手续费(而不是利息差)。

其诞生背景绕不开国家金融监管,如《银行业监管法》第19条:“未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设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或者从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

这里的“从事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指的就是吸储、放贷两大板块业务。

非法吸储的后果就是非法集资;非法放贷则如最高法2017最高民终字647号判决认定的“违反强制性规定,合同无效”—— 在地方上这几乎是一个监管盲区。

而实际上,大部分的P2P网贷平台都会向投资人作出“兜底保障”:

凡是本平台撮合的借款,客户逾期未归还的,由平台先行赔付并向投资收购该笔坏账,以让网络投资人安心。

那么问题来了, 网贷平台的贷款客户质量这么差,风险如何控制?

如上文所述,总有其他平台会放出贷款给这些坏账客户续上。亦或者如“某金贷”一般,通过套用平台员工、亲属的身份信息,甚至收购公民信息“马甲”注册本平台贷款客户, 向不明真相的网络投资人套取新的平台借款,赔付给到期的平台网络投资人,直至暴雷。

这也即第一波韭菜,网络投资人。


网贷坏账的上市

“暴雷”是网贷的一种结局,而另一种结局或许鲜为人知。

以“SC贷”(化名)为例,该平台作为“奥林匹克合作伙伴”的某知名集团控股产业,号称“网贷平台黄埔军校” (并非浪得虚名,栋哥在杭州某区网贷专班调查另一个网贷平台时,就遇见过从“SC贷”挖过来的技术骨干)

根据某从业人员介绍,“SC贷”在扫黑除恶以及其他P2P平台暴雷的背景下,积累无数坏账,控股的“奥林匹克合作伙伴”的知名集团全力输血但仍然无力回天,只得全数收下坏账。

然后根据网贷协议约定的指定管辖条款,在某地区的法院集中起诉。当然,大部分都是缺席判决。

然而,该集团拿到法院判决后并未申请执行。

其实按照客户的质量也没有执行的意义。而是将判决认定的债权打包给了另外的公司。

比如两千份判决认定的3个亿坏账,以三千万元的价格卖给了另外一家“某农科技”。该“某农科技”支付了了三千万现款后,手上就拥有了三个亿的、经过法院判决的债权,并计入了公司资产。

一番操作之后“某农科技”上市了!!!那三个亿坏账就这样悄然的让股民们接盘了。

这算是网贷上市路上的第二波韭菜吧!


山姆大叔的国债

前一阵子上热搜快要IPO的那家公司,肯定是取得了相应的放贷资质的,但他们的客户质量到底如何?

还有其他跃跃欲试也想上市的网贷公司呢,他们的客户质量到底什么情况?

按照常人理解的知识架构,网贷公司的上市(注意不是上文说的坏债上市),无疑是吸金的巨兽,而且可以源源不断的从股市吸金,用于保持、增加其放贷规模,并且需要消化平台一定的坏账。

但是这些网贷公司如何控制自己的坏债率?

他们的客户真的是拿自己的钱还平台到期贷款吗?

有没有一种可能,网贷公司期待的是其他平台当坏账接盘侠?

亦或者通过新一轮增发,补上这个窟窿呢?


看过一个漫画,一个美国小孩问总统:“总统爷爷,你发行了那么多国债,你们已经不可能还得上了,难道准备让我们孙子辈还吗?”

总统笑眯眯的说:“没事,孩子,你也可以让你孙子辈帮忙还啊!”

这一路上,韭菜还会有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