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植物科学最前沿
致力于分享和交流植物科学研究方法、学术成果,努力构建中国植物科学研究共同体和最专业的植物科学学术传播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潇湘晨报  ·  长沙2025学年安排来了!暑假从7月6日开始 ·  20 小时前  
新闻株洲  ·  时尚芦淞,元宵节有好戏 ·  昨天  
新闻株洲  ·  株洲营商环境这一做法,全国推广! ·  昨天  
潇湘晨报  ·  暴跌8℃!湖南多地迎降雨 ·  2 天前  
湖南日报  ·  陈思诚,中国影史票房最高导演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植物科学最前沿

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周焕斌团队开发复合型鸟嘌呤碱基编辑器

植物科学最前沿  · 公众号  ·  · 2024-07-04 22:01

正文

CRISPR 介导的碱基编辑器在植物功能基因组学和作物遗传改良研究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碱基编辑介导的内源基因定向进化在人工创制抗病虫和耐除草剂作物新种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打破抗性育种对现有抗性资源的依赖。近期朱健康院士团队率先开发了植物定点鸟嘌呤碱基编辑工具。然而基于鸟嘌呤的复合型碱基编辑器尚待开发。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虫作物生态安全评价与利用创新团队在 JIPB 发表了题为“ Developing guanine base editors for G-to-T editing in rice ”的研究论文( https:/ /doi.org/10.1111/jipb.13729 )。该研究通过使用DNA糖基化酶MPGv6.3构建了水稻鸟嘌呤碱基编辑器,实现了水稻中鸟嘌呤碱基的编辑,并在此基础上融合DNA脱氨酶,构建了复合型水稻碱基编辑器,实现了在水稻中对鸟嘌呤与胞嘧啶或鸟嘌呤与腺嘌呤的共同编辑,为植物抗性基因功能研究与分子育种提供了技术支撑。
该研究首先将DNA糖基化酶MPGv6.3分别与spCas9n和SpRYn相结合,构建了水稻鸟嘌呤碱基编辑器rBE121和rBE123。研究结果表明,rBE121和rBE123均可以在水稻基因组中实现G到T的碱基编辑,其中编辑窗口位于PAM序列5’端上游的6-14bp区域。rBE121的编辑效率为6.98%到12.50%,而rBE123的编辑效率为1.20%到7.80%。此外,rBE123在OsHPPD位点还产生了G到A的编辑事件。在此基础上,将不同的DNA脱氨酶与rBE121结合,构建了一系列复合型碱基编辑器,旨在靶点处实现复合型碱基编辑。研究发现,在OsGS1位点检测到0.89%的C到T和G到C的共同编辑效率,在OsALS1位点分别检测到1.04%的A到G和G到T共编辑事件以及A到G和G到C共编辑事件。这些基于MPGv6.3的鸟嘌呤复合型碱基编辑工具为水稻基因编辑和人工定向进化提供了新的手段,推动了水稻抗性基因功能研究与分子育种的应用。

图1.  鸟嘌呤碱基编辑器和复合型碱基编辑器在水稻中实现碱基编辑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与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 柳浪 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与海南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生 张钟鸣 为共同第一作者,中国农科院植保所 周焕斌 研究员、海南大学 缪卫国 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中国农业科学院 严芳 副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 孙文献 教授、中国农科院植保所 周雪平 教授对该研究工作给予了指导。该研究得到了生物育种重大项目、中国农业科学院南繁专项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等项目支持。

文章引用:

Liu, L., Zhang, Z., Wang, C., Yan, F., Sun, W., Zhou, X., Miao, W., & Zhou, H. (2024). Developing guanine base editors for G-to-T editing in rice. J. Integr. Plant Biol. https://doi.org/10.1111/jipb.13729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