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二个心得是,我们一定要给自己定一个比较高的目标,哪怕我们不能够达到这样的目标。
以一等奖第一名为目标,可能只是一等奖;
以一等奖为目标,大概率是二等奖!
我工作后第一次参加比赛是2020年,当时是合肥市历史基本功比赛。我当时想法很简单,我认真准备,态度端正,拿到一个一等奖就可以了。但是最后的结果很羞愧,我只拿到了一个二等奖。这件事直到现在我也经常想起,因为对我而言,参加基本功比赛只拿到了二等奖,仿佛就再说:“这个老师基本功不行”,让人无地自容。
所以这件事之后,我就始终告诉自己,一定要给自己定一个比较高的目标。2021年,合肥市举办“大练兵、大比武”活动,这是我第二次参加比赛。当时,我很努力的进行了准备,但是最后,还是只拿到了一等奖第二名。第一名是合肥八中一位优秀的老师。我想,如果我还是抱着拿一等奖的态度去准备,可能最后依然只是一个二等奖。
2023年,参加合肥市高中历史优质课。坦白的说,这次活动我觉得我准备的不够充分,也发挥的不够好,因为赛前基本都是我个人单打独斗,没有经过充分的磨课。但是,我想,还是那句话,课堂是遗憾的艺术,可能我觉得我没准备好、没发挥好,而别人其实也可能没准备好、没发挥好。至少,在我的能力范围内,我已经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熬几个大夜,把我能做到的基本做到了。至少我能不看ppt背下来2000多字的说课稿。至于剩下的那些遗憾,那超出了我的认知和能力范围,是课的遗憾而不是我的遗憾。正是抱着这样一种心态去准备,所以,最后,很出人意料,说课阶段我拿到了合肥市第二名,上课阶段拿到了合肥市第一名,最后得以参加安徽省优质课。
在准备安徽省优质课的过程中,我感觉我准备的已经比较充分了,但最后只拿到了一等奖的第四名。当然,这没什么好遗憾的,因为我已经尽力了,而且比赛那天我还感冒了,嗓子甚至说不出话,这些都是主观因素以外的问题。况且,省优质课本来就是高手如云,能同台竞技本身就是幸运之至。
以上就是我想说的观点,我们因准备不足而带来的遗憾才是真正的遗憾。而只要我们在自己认知和能力范围内尽力准备了,我想,这种遗憾只是课的遗憾,并不是我们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