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書按:
早起看到这篇文章,看完觉得有理,特意找到一条的原文,发现无论是《范丹问佛》故事文本的引用还是对该故事的评价都与一条的原文无二。
做書真的很感激有一苇老师这样的创作者搜罗中国传统故事集结成册,不至于让这些文化瑰宝淹没于世,但平心而论,胡老师的话虽然藏着扎人的小刺儿,也的确切中文中弊端。
做書的态度是:我们支持一苇老师的工作,也支持一条的众筹,更支持在尚未成书尚未造成更多糟糕影响之前,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止损,毕竟,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为了做一本更好的书,不是吗?
(注:下文转载自作者胡晓江老师的微博@胡晓江storyof,发布于 3月23日,23:15)
今天看了微信号“一条”发起的众筹:语文老师10年搜集一万个民间故事,写就中国版“格林童话”
因为封面和插画颇为讨喜,就仔细看了一下内容,甚至也有心购买一本以示支持,但看了那篇情怀满满的推文一再提到的儿童教育,已经心知不妙,把儿童教育摆在前面,显然是要挣家长的钱了,这种功利的初衷已经和格林童话大异其趣。再看文章中强调了“小鸡崽哭着走回家”必须加“‘吱呜呜……吱呜呜……’来生动化,也让我对这位作者一苇女士的写作水准产生了怀疑。
但是这都在可以理解的范围,营销毕竟得有角度,毕竟和书的内容是两码事,关键还是要看推文最后的故事试读,俗话说:是骡子是马牵出来遛遛,这一看之下,岂止非马,说是骡子都差点儿吧。鉴于一条在我发表还算平和的评论时,采用了最最息事宁人的态度:“删回复加拉黑”,我觉得有必要实际戳一戳这个吹挺大的牛皮了,挺标准的情怀营销,货不对板的中国式谎言。
又有句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这个范丹问佛是早有民间故事版本的,我在网上随便搜到了一个版本,来和一苇老师耗时十年、秉承丈夫遗愿、发挥自己写作专长、以现代儿童教育理念优化,写尽几十本笔记的呕心沥血版做一个比较吧。
首先请看一苇老师的精编版,然后再看来自网络的版本。红色字体是我的批注。
引自一条的推文:《范丹问佛》,是作者一苇和出版策划人涂涂最喜欢的一个故事,也是他们认为最能反映传统中国心灵的故事。这个故事,藏有中国人对世界的最大的信任,最根本的理解,和最深刻的安慰。
(相信大家和我一样都期待看看一苇和图书策划的最爱,眼中最能反映传统中国心灵的,以及藏有中国人对世界的最大信任、 最根本理解、最深刻安慰的,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故事吧。)
▼
范丹问佛
(一苇述写)
从前有个穷叫化子,名叫范丹,他没有父母,孤苦伶仃,只好讨饭度日。
日复一日,范丹长到十八岁,看着别人娶妻生子,心想,自己也该有点积蓄,成家立业,于是他开始省吃俭用,每日把讨来的米装在一个大米升里。
(一个讨饭的年轻人,能走能蹦,如果这是乱世,没地儿工作可以理解,但他居然能攒下吃不完的米,可见周边人民挺富裕,讨饭卓有成效,那这就显然不是乱世,而是一个靠劳动可以生存的世道。那他为什么要讨饭?而讨饭也就算了,居然还要靠讨饭来积攒发家和娶妻生子,请问他成家后打算怎么办,一家三口奉旨讨饭吗?这就是最能反映传统中国心灵的故事? 当然了,我不是那么不开通的读者,你要说范丹是个艺术家我是可以接受的。 )
可是非常奇怪,他的米升总装不满,来来去去只有大半升。
一天半夜,范丹起身解手,看见一只白老鼠,正在他的米升里偷米吃。
范丹怒从心上起,一把扑过去,把白老鼠按在地上。
“吱吱,吱吱!”白老鼠说,“范丹你不要打我,不要打我!你命中注定八合米,不能让你积满升。”
“什么?”范丹觉得很奇怪,“你说我命中注定八合米,要一辈子受穷?”
“没错,佛爷就这么说的,不信你上西天问他去。”
“我就不信要穷一辈子!你等着,我这就上西天,去向佛爷问问前程,看我范丹啥时候能时来运转!”
(读到这里我很想问佛爷是什么东西,佛我是知道的,老佛爷我也是知道的,然而佛爷是个什么?当然不是北京话里的小偷。假设佛爷就是指佛,他为什么,以及在什么情况下要对一只老鼠说主角命中注定八合米、不能积满升?如果是老鼠撒谎,那么这只老鼠为什么又是如此讲究,还掐着量吃米。此外,范丹为何命中注定八合米是故事的第一个悬念,但带有鲜明的宿命论基调,我不太相信一个搞儿童教育的社会主义语文老师眼里能容下这粒沙子,而事实上,容我提前剧透,这个问题确实也压根儿就没有任何后文。)
范丹放了白老鼠,穿上破草鞋,出了门,大步朝西天走去。他踏着露水,走了大半夜,天亮时来到蔡家庄,他在一户大户人家门前停下来,敲门讨早饭吃。
一个哑姑娘打开门,给他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瘦肉粥。吃过粥,范丹把碗还给蔡员外,蔡员外问他:“你叫什么名字?一大早要上哪儿去?”
(怎么是粥不是米了,其实乞讨给点饭和粥很正常,为什么之前能攒到生米?)
“我叫范丹,要上西天问佛爷,看啥时候时来运转。”
蔡员外一听很高兴:“你见着佛爷帮我问一问,我家闺女十六岁了,为什么还不会说话?”
“没问题,我一定帮你问。”
范丹辞别蔡员外,继续朝西天走去,走呀走,走到黑风山,天下起大雨。路旁有座土地庙,范丹钻进庙里躲雨,土地公见有人进来,问他说:“小伙子,你是谁,急匆匆要上哪儿去?”
“我叫范丹,要上西天问佛爷,看啥时候时来运转。”
“你要上西天真是太好了!见到佛爷记得帮我问一问,我在黑风山当了五百年土地公,什么时候能升官,做城隍?”
“没问题,我一定帮你问。”
范丹辞别土地公,继续朝西天走,走呀走,走到通天河。通天河白浪滔天,范丹正发愁无法过河,就看到河里有只大鼋。
范丹大声喊:“大鼋大鼋,过来驮我过河,可以不可以?”
大鼋朝范丹游来,问他说:“你是谁,过河要去哪里呢?”
“我叫范丹,要上西天问佛爷,看什么时候时来运转。”
大鼋一听很高兴:“你见着佛爷记得帮我问一问,我修行了一千五百年,为什么还不能得道成仙、化龙飞升?”
“没问题,我一定帮你问。”
范丹过了河,继续往西走,走呀走,终于走到西天,见到佛爷。
佛爷坐在佛台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见范丹来到面前,问他说:“范丹,你找我什么事?”
范丹恭敬跪下:“范丹来找佛爷打卦问事。”
“好,你问别人的事,还是问自己的事?”
“先问别人的事,通天河有只大鼋,它修炼了一千五百年,为什么还不能得道成仙?”
(注意,这位佛爷并没有说自己的事和别人的事只能问一样,而是范丹选择“先”问别人的事,这个和传统民间故事是相悖的,传统故事文本中,是只能问一样,范丹选择了帮别人问,这才突出了范丹的无私,我不太清楚一苇老师为什么要做这样现代的改动,有什么深意吗?是不相信中国人这么高尚,觉得不能体现中国人对世界最大的信任、 最根本的理解、最深刻的安慰吗?)
佛爷打了一个卦:“大鼋贝壳里藏有二十四颗夜明珠,把仙气压住了,你让它把夜明珠取出来,就能得道成仙了。
(佛爷靠打卦,这是道爷还是佛爷?这位语文老师,你读过书吗?)
范丹谢过佛爷:“还有,黑风山有个土地公,他已经当了五百年土地,什么时候能当上城隍爷?”
佛爷又打了一个卦:“黑风山土地左脚踏着一坛金,右脚踏着一坛银,你让他把两坛金银挖出来送人,就能升官当城隍了。”
(黑风山是一苇老师为民间故事添加的细节,估计是西游记来的,黑风山黑风洞里偷袈裟的黑熊精。)
范丹谢过佛爷:“还有一事,蔡家庄蔡员外有个闺女十六岁了,为什么还不会说话?”
佛爷打了第三个卦:“等蔡家闺女见到她的亲丈夫,自然就会开口说话了。”
范丹谢过佛爷,问起自己的事:“佛爷,白老鼠说我命中注定八合米,不能让我积满升——莫非我要一辈子受穷吗?我范丹什么时候才能时来运转呢?”
“范丹,我十二年只打三个卦,来我这里问事的人,‘问人不问己’,‘问三不问四’。你回去吧!”说完,佛爷低头微笑,不再说话。
范丹只好辞别佛爷,往来路走,走呀走,走到通天河,大鼋游过来问:“范丹,我的事你问了没有?”
“问了,佛爷说你甲壳有24颗夜明珠,压住了仙气,取出夜明珠,就能得道成仙。”
大鼋背范丹渡过通天河,教范丹揭开它的贝壳,从里头取出24颗硕大的明珠:“范丹,你代我问佛,这一路上辛苦了,这珠子送你吧!”
一送出明珠,当即风起云涌,大鼋化成飞龙,得道成仙了。
范丹带着夜明珠继续往回走,走呀走,走到黑风山,土地公叫住他问:“范丹,我的事你问了没有?”
“问了,佛爷说你左脚踏金右脚踏银,把脚底下金银挖出来送人,就能升城隍了。”
“原来如此,你代我问佛辛苦了,这两坛金银就送给你吧!”
土地公从左脚下挖出一坛金子,右脚下挖出一坛银子,两坛金银一块送给范丹。一送出金银,阎罗王随即传来圣旨,封土地公为城隍爷。
范丹挑起两坛金银,继续往回走。来到蔡家庄,哑闺女看到他,从阁楼走下来说:“爹爹,问佛的人回来了。”
蔡员外叫住范丹,问他:“范丹,我的事你问了没有?”
“问了,佛爷说,等哑姑娘见着他的亲丈夫,自然就会说话了。”
“啊,原来如此!闺女刚才看你回来,当即开口说话,这真是姻缘天注定!范丹,你先住下,我把闺女许配给你。”
范丹与蔡姑娘择日成了亲,在蔡员外家住了几天,夫妻俩便带着夜明珠,挑着金银回家了。他们建了大屋,置了田地,幸福地生活了一辈子。
(不用讨饭也能不劳而获的过一辈子了,但讨饭还是可以作为家风祖训保留,体现体现中国人对世界的最大的信任。)
这个故事就叫“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佛爷会赐福给心怀善念的人,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请问范丹善在何处,他只不过是“先”问了别人的事情而已。另外,一升米呢?是不是范家从此满屋金银,米缸却仍然装不满? 欣赏过一苇老师漏洞百出的故事后,我想我最大的感触并不是传统中国人的心灵,而是传统中国人的智力,我对后者产生了深刻的怀疑,所幸随便上网一搜,就读到了更为正常的版本。)
▼
范丹问佛
(来自诚意爸说故事)
从前,有个小伙子叫范丹,他每天起早贪黑的帮财主干活,可家里还是穷的叮当响。
一天清晨,他面对着家中空空的米缸发呆,难过的问自己:“为什么我天天累得流汗,日子还是过得这么艰难呢?”这时,一只白老鼠从他脚边经过,丢下一句话:“想要知道答案,就去西天问佛祖嘛。”
(这就正常多了啊,是不是。佛也没有无聊到和一只老鼠唠八卦。)
范丹听了,收拾了一下,真的就去西天找佛祖去了。范丹走呀走,走了约莫六个时辰,天色渐渐暗下来了,他想找个人家借宿一晚。他看到半山腰处有一户人家,就走了过去。原来这里住着一个员外和他的女儿。范丹说明了来意,员外问他:“你这是要到哪里去?”
范丹说:“我要到西天找佛祖问问,为什么我每天干活,日子还是过得艰难?”
员外听了,对范丹说:“那你也帮我问问佛祖,为什么我的女儿十八岁了,还是个哑巴。她什么时候才能开口说话?”范丹答应了。
第二天,范丹离开员外家,继续往前走。他走到一个土地庙前,土地公公问他:“你到哪里去?”
范丹说:“我要到西天找佛祖问问,为什么我每天干活,日子还是过得艰难?”
土地公公说:“那你也帮我问问佛祖,我怎么这么长时间都不升官?”范丹答应了。
他离开土地庙,继续朝前走。突然,一条大河挡住了去路。范丹想要过河,可是没有渡船。正着急时,一只乌龟游了过来。乌龟见了范丹,问他:“你要去哪里?”
范丹回答说:“我要到西天找佛祖问问,为什么我每天干活,日子还是过得艰难?”
乌龟说:“那你也帮我问问,为什么我修炼多年,还不能升天成龙?”范丹爽快地答应了。乌龟把他背过了河。
范丹过了河,继续朝前走。他走呀走呀,终于走到了西天。可事不凑巧,佛祖外出了。范丹急的直跺脚,他想:辛辛苦苦的走到西天,却连佛祖的面也见不到。关键是还答应了别人要帮他们问事情。当值的罗汉问他:“莫非你就是来问事的范丹?”范丹点点头:“我就是范丹,佛祖不在家,我该怎么办呢?”
(设置了一个挺好的悬念。)
当值的罗汉说:“佛祖有交代,叫我问问你,是替人家问事还是自己问事?”
范丹问:“替人家问事怎么个说法?自己问事又是怎么个说法?”
当值的罗汉说:“佛祖说,替人家问事,自己就不能问事;自己问事,就不能替人家问事。”
范丹想,这下麻烦了。自己走了老远的路,不问出个道理来,心里不甘;答应人家的事情,不帮着问一问,也对不住人家。他思来想去,觉得还是替人家问事要紧。于是,范丹说:“我是替人家问事。”
(这样的选择,才能体现范丹的品格。)
当值的罗汉笑着点了点头,带范丹来到殿堂的后面,对他说:“佛祖把你要问的事,早已写在墙上,你自己去看吧。”
范丹抬头一看,见那白粉墙上写着四句话--
范丹好运在眼前,哑女见夫口能言。
土地公公金克土,乌龟含珠难上天。
范丹看完四句话,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就问当值的罗汉。罗汉笑而不答。他只好离开西天往回走。
(继续留下了悬念。)
范丹来到河边。乌龟看见他,忙问:“范丹,你帮我问过佛祖了吗?”范丹说:“问过啦,说‘乌龟含珠难上天’。”乌龟想了想,忙说:“对了,我嘴里有一颗宝珠,就送给你吧。”说着,它从嘴里吐出一颗亮闪闪的大宝珠来。
范丹见了那宝珠,连连摇头:“不需要,不需要。替你问个话,怎么要你的宝珠?”乌龟说:“你就算帮我的忙,请收下吧。”范丹刚接过宝珠,那乌龟瞬间就变成了一条龙,飞上天去了。
范丹走到了土地庙,土地公公正在等他呢。土地公公见到他,忙问:“范丹,你帮我问过佛祖了吗?”范丹说:“问过啦,说‘土地公公金克土’。”土地公公想了想,忙说:“对了,我的土地庙里有一缸金子,都送给你吧。”说着,土地公公从床下搬出一缸金子。
范丹见了那一缸金子,连连摇头:“不行,不行。替你问个话,怎么要你的金子?”土地公公说:“你就算帮我的忙,请收下吧。”范丹接过那一缸金子,土地公公立即当上了城隍老爷。
范丹收了土地公公送的金子,又继续朝前走。他来到员外门前,正好员外带着哑巴女儿在树下喝茶。那哑巴女儿一见范丹,就拉着员外说:“爹,他回来了。”
员外听到女儿说话,又惊奇又欢喜。他笑得胡子直抖,忙问范丹:“范丹,你帮我问过佛祖了吗?”范丹说:“问过啦,说‘哑女见夫口能言’。”员外听了,明白眼前的范丹就是女儿的夫婿,对范丹说:“命中注定,你就是我的女婿呢。”
范丹一听,连连摆手说:“使不得,使不得,替你问一句话,怎敢娶你的女儿为妻?”
员外捋捋胡须,笑着说:“你们的姻缘,是佛祖牵的红线,贤婿不必推辞了。”
范丹听了,看看员外的女儿。她正羞答答地看着他笑呢。于是,范丹带上员外的女儿,高高兴兴地回家成亲去了。
(先写员外对女儿说话的欢喜,再问范丹,这才是正常人的正常反应啊,范丹的反应也才符合他的善良人设,而这位哑女居然也给出了一个羞答答的反应,其实原本也不是很好的描绘,但和一苇老师干巴巴的文笔一比,简直生动到感人啊。)
两个版本看完,我想不必我说更多了。一条力推的一苇老师版,曾经放下了嫌弃所有已有文本都太干巴巴(在座各位都是垃圾)的豪言,自己却做到了干巴巴的极致。黑风山、瘦肉粥、员外姓蔡,这些无聊透顶的东西可以称得上是细节吗?不仅全篇流水账,更不知伏笔和悬念为何物。假设你真的只是做了取舍,算是取其糟粕,去其精华的范本了,那简直是更大的灾难,以这种悟性和理解力编写的书,能看吗?
一苇老师,如果你真的用了十年来做这件事,如果你最爱的一篇代表了全书的水准,我想你不仅浪费了自己的时间,也浪费了别人的关注。而一条,你们的众筹做的确实不错,但还是诚意太少、欺人太甚,为此买单的中国家长们,你们是不是傻?
做書授权转载
好文回顾,点击图片阅读文章
▼点击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