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今天的文章来自我的好友
木沐
,
她
毕业于清华大学MBA,在500强公司工作担任高管10年+,
业绩卓越,成就斐然,
是资深职场和创业导师,事业和家庭平衡得很好的职场女性。
她深谙职场生态圈,有一手落地的职业规划,升职加薪和跳槽转行经验,擅长教练下属突破成长瓶颈,实现职业生涯目标。
木沐著有畅销书
《能力突围》
,是个人成长和职场类知名公众号
【职场木沐说】
创始人,粉丝20W+,LinkedIn职场专栏作者和顾问,多篇文章被「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新华网」「十点读书」等大号转载。
她带领和帮助无数职场人士获得升职加薪,提高情商,改善人际关系,提升行动力,打造个人品牌,成功跳槽高薪岗位,行动变现成绩显著。
木沐在自己的公众号
【职场木沐
说
】
(ID:mumushuo2017)
,
中的文章,把自己的个人成长和职场经验倾囊相授,得到广大读者喜爱,直呼干货满满,相见恨晚。
在文章末尾,木沐为你特别准备了
两重重磅福利
等着你哦。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木沐
优衣库试衣间女主角出道,一炮而红:
为什么越不要脸,越能挣钱越能红?
文/木沐
对,就是前几年大家都知道的“优衣库不雅视频”的女主宣布出道!
当年那条视频经过网络的传播,热度迅速升温,女生因此沉默了很多年,一直没有什么太多的消息。
可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不出现则已,一出现就博人眼球。
在她的宣传海报上,“优衣库女主角”这几个字成为了最大的噱头。
slogan特别强调: “她的表演个性而不浮夸,表演以具独特的舞台魅力,带给你的,不仅仅是火辣的现场激情与快感” 。
很多人感慨时代悲哀,说女主为了流量,为了出名,不要脸,毫无底线,毁人三观,节操碎了一地
因为他们深谙病态的网红经济:人们愿意看到猎奇的人,事物和行为,包括“出丑”的样貌,“恶俗”的谈吐,这些都会直接刺激人们的感官。
而那些
“唯流量论”的网经济公司的出现,恰恰就是为了迎合这部分需求。
他们不管不顾公序良俗,靠不入流和低俗的话题,通过消费网红个人的历史,收割一波流量,快速变现,而现在这种情况也在变得愈演愈烈,越来越病态。
周某2016年因团伙盗窃电动车被警方逮捕,被捕时接受当地电视台采访,发表了一系列颠覆众人价值观的“名人名言”:
在家里面一个人很无聊,没有友女玩没有友仔玩,进了里面(看守所)去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超喜欢在里面。”
周某不仅因为上述毁人三观的言论,更因其发型胡须等酷似古巴共产主义者切·格瓦拉,被网友恶搞为“窃·格瓦拉”,被奉为百度贴吧“戒赌吧” 400万会员的“精神领袖”。
前段时间周某出狱了,出人意料的是,一条名为“三十多家公司想签这辈子不可能打工的男子”的热搜被顶了上来。
30多家网红经纪公司开着超跑,在周某家门口等着,开着200万,300万,甚至千万的天价也要拿到周某人的签约。
“这年头犯了罪出来,竟然能拿到高薪被人捧着,还有没有底线?”
周某接受改造后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别人管不着,但是这些网红经济公司的举动,却无可理喻。
他们试图通过将周某过去违法的经历作为噱头,再经过包装出现在大众面前,进而博取眼球,获得流量,从而变现赚钱,这钱完全是突破道德底线的钱。
为了迎合网友们的喜好,就要一次又一次地刷新人们的底线吗?
终有一天,当你用尽所有刷新下限的方法,人们就会厌烦抛弃你,就像无数昙花一现的网红,何去何从没有人再去在意,就好像从来不存在过。
郭老师的快手粉丝200w ,大部分网友都是奔着看她装疯卖傻,学习郭言郭语而去的。
点进她的视频作品,你会发现郭老师吃播、热舞、美妆样样精通,最出名的是其“装疯卖傻”的舞姿。
这些搞怪的风格,受到粉丝的追捧,却也把郭老师渐渐地推向了另一个极端。
现在的她比起之前更没下限,把低俗当特点,把骂人当直爽。
作为网红,想红的心思大家都理解,但是手段能不能不要这么低级猥琐?
靠哗然取宠来吸引流量,真是要多下作就有多下作。然而这种现象其实在某种程度迎合了社会需求,而这才是值得人深思的。
有一个词来形象这种行为,那就是“脑残”,喜欢看这种视频的人是“脑残粉”,发布这样视频的网红更是“脑残”。
换个角度想想,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如果没有观众,没有人追捧,没有人鼓掌,这种视频或直播还会继续存在吗?
当观众看腻了日常普通的内容,他们就追求更新鲜刺激的,导致作品内容尺度更大,口味更重。
为了留住和吸引粉丝,网红们必须一次次突破底线,拼了命的作践、作死。
现实世界给不了观众这么大的权利,但他们却在网络上推动这类低俗短视频和直播的发展。
说实话,愿意收看甚至付费收看“没道德的恶搞”和“不断刷新审美底线”的观众人数,绝对不在少数,不然这些网红们也不会赚的盆满钵满。
说起来很无奈,现代人空虚的生活要靠直播,恶搞视频这种虚拟的娱乐方式来安抚,来不断寻求新鲜的刺激感,令人悲哀。
网络直播与短视频技术在进步,但内容却朝向低俗恶搞、没有节操和底线的方向狂奔而去。
聊起这件事,朋友一句话很扎心:“人们就喜欢看病态的东西”!
因为“人们就喜欢看病态的东西”,所以网红们和网红经纪公司,不惜一切代价、没有底线的去做观众所谓“喜欢”的内容,博眼球,获流量,赚钞票。
那么这种糟粕风气的形成,到底是该怪网红,还是怪观众?
病态网红经济,其可怕的市场背后,是道德感的沦丧,审美观的堕落和价值观的扭曲。
科技的进步,让我们能近距离获取更便捷,更广泛,更健康,更深刻的内容,而不应该是靠擦边球或者是触碰道德底线来哗众取宠。
请不要做这样的网红,也不要做这样的观众!
点个在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畅所欲言!
微信公众号:
【职场木沐说】
(ID:mumushuo2017)
领取方法:先关注公众号
【职场木沐说
】
,在后台对话框回复对应关键字,将会得到如下福利:
重磅1:回复
【
情商
】
:
获得
电子版木沐原创高情商文章合集
《
职场高情商的秘诀
》
重磅2:回复
【
福利
】
:
获得价值99元的免费音频课一节
《高情商下属如何汇报工作》
这里还有更多干货文章,关注
【职场木沐
说
】
后,发送关键词,即可查看。
《
职场潜规则:宁愿花11K重新招人,也不愿花9K留住老员工,公司到底为什么?
》
《我月薪3500,但真正让我害怕的,根本不是月薪3500》
《
大领导越级找我谈工作: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
《越是讨领导喜欢的人,越喜欢花时间在这3件事上
》
关注
【职场木沐说】
,在后台对话框回复:
职场666
,查看以上文章。
《
高管放弃百万年薪摸鱼:废掉一个人,就是向他拼命鼓吹热爱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