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6日下午,山东重工集团董事长,潍柴动力董事长,中国重汽集团董事长,意大利法拉帝集团董事长,德国凯傲集团监事会监事谭旭光,率年轻的高管团队在山东潍坊举办线上线下“老谭会客厅”。
关于新能源、无人驾驶、重卡进出口市场等问题,谭旭光如何作答?请看方得网的报道。
谭旭光曾说过,“行业上升的时候,潍柴一定是收益最高的,利润是收入最高的,当行业下降的时候,潍柴一定是下降最少的。”
谭旭光表示,“这20年完全实现了自己的承诺。虽然整车、整机企业的毛利仍然达不到世界一流的要求,但动力总成的毛利远远超过国际一流水平。未来,我们还有很大的盈利增长空间。”
谭旭光表示,“在竞争残酷的装备制造业,多数企业犯的错误都是在高歌猛进中犯的。所以重组中国重汽后,我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号称是济南市“最高”品牌的房地产卖了。”
“当时有人说我卖低了,现在看我是卖高了,我们就是要干我们自己懂得的业务。”谭旭光这样总结道,中国重汽之所以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正是得益于改革。
谭旭光干脆利落地表示,“今年的市占率肯定还是第一”。
“我现在仍然这么认为。”谭旭光这样回答。
并表示,“如果地下的汽车能和天上的飞机一样,中国只有1亿人口的话,无人驾驶就快速普及了,但问题是可能吗?”
谭旭光认为,无人驾驶乃至辅助驾驶实现的背景在于服务特定场景。
关于新能源,谭旭光直接现场算了一笔账。“去年新能源销量750万辆,产能达到1300万辆,累计达到600GWH,产能接近1620GWH。如果未来电池功率密度提升,基本上是1000GWH、1000万辆汽车,那么产能将达到3000万辆。”
综上,谭旭光认为,未来仍将出现原来预测的情况,即新能源产能严重过剩。“因此我要告诫行业的朋友们,大脑冷静一点,千万不要发烧。我觉得更重要的是研究如何让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达到1000公里,如何让新能源适应全场景。”
“新能源不可能取代柴油机”谭旭光这样表示。
新能源是国家战略,未来我国实行的一定是多元能源战略,不是新能源一统天下。
并强调要分清新能源中的“新”,“烧了煤再发电,发电再充电,这认为不叫新能源。”并且新能源的应用场景决定了新能源未来的体量。
在49吨限重的高效物流场景,新能源是无法替代柴油机的。所以谭旭光认为,未来商用车的新能源过渡是从小到大。城市运输的轻卡是比较适合推行新能源的市场。
新能源化最终是市场决定,不是靠政策,不是靠补贴。
谭旭光再次强调,目前,潍柴动力已经系统布局了新能源,但我再说一遍,柴油机永远不会在世界上消失。在可预见的未来,柴油机和新能源都会并存。
“中国柴油机6缸大功率柴油机已超过世界一流。”谭旭光表示。
数据指标领先的结果下,仍存在问题。“无论是在热效率还是节油方面,中国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但中国发动机企业缺乏的是对供应链的管理,要与供应链共享收益、共赢发展。要让供应链强起来。”
谭旭光指出,目前发动机的很多关键零部件仍依靠国外进口,等到潍柴真正全产业链迈向世界一流,才能真正与国际品牌同台竞争。
中通客车如果要想有出路,就做两件事。
谭旭光表示,首先大脑要开放,中通客车要从“聊城”走出来。
第二要把产品做好,把产品卖到国外去,仅在国内是没希望的。
2024年市场下行,行业内卷背景下,潍柴曾在年会中预判2024年重卡行业销量难回顶峰,潍柴如何实现一年更比一年高的“股权激励目标”?
谭旭光自信作答,“你可以找一找我在资本市场说的话,哪一个目标没实现。我对资本市场一向是精准回答。”
并表示通过调整提高潍柴动力发动机业务板块的市场、区域、新业态,提高整车的盈利能力,这个目标是能够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