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浩哥说
程浩,迅雷联合创始人,曾就职于百度,在硅谷工作多年,毕业于杜克大学计算机系,现成立松禾远望风险投资。从成功创业者到投资人,程浩凭借15年互联网实操经验,与你一同分享关于创业的独到理念与思考。BP请投递至 [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温度新闻  ·  突然集体爆发!飙涨! ·  昨天  
温度新闻  ·  突然集体爆发!飙涨! ·  昨天  
连州点点网  ·  清远公布一批典型案例 ·  2 天前  
连州点点网  ·  清远公布一批典型案例 ·  2 天前  
联想Filez协同办公  ·  Filez AI知识库 + ... ·  2 天前  
李楠或kkk  ·  iPhone16e 的苹果 c1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浩哥说

关于无人车、滴滴文章的一些答复

浩哥说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16-08-15 20:48

正文

关于上次的文章《 在无人车的世界,为什么滴滴的前途比Uber更光明? ,很多朋友发信息过来,有的赞成、有的反对。赞成就不再说了,主要反对的观点集中在:

1 、无人车哪里来的那么快?



虽然Google已计划在未来5年实现无人车的商用,但很多人仍难以相信会看见满大街跑的车上没有驾驶员。


关于这个预测,国外有很多研究报告给出了时间,最快的5年、晚的10年。


我认为具体的时间不是关键。关键是我们做创业和早期投资的,现在动手创业,做到行业前几名,至少需要5年,才有可能跑去上市。如今面对一个看的见的即将消失的市场,谁会给你10倍PE?

对于创业者最好的市场是什么?不是已经存在的巨大市场需要你去改造优化。创业者最好的市场是一个新兴市场,正在迅速长大。一个现存的巨大市场给咱们创业公司吃,咱们能吃下吗?创业者应该寻找一个小小的增长迅速的新兴市场,随着市场壮大自己的公司也成长起来。

如果还不够有说服力,让我们一起看一个例子,有多少人知道斯凯网络?2010年纳斯达克上市,由于外包手机QQ,它的虚拟机安装到了中国每一个功能机上,支持手机游戏跨各种功能机安装,支持支付。夸张些说,就是现在的Android加上支付宝。2010年上市的时候就没被看好过,因为2007年iphone就向人们展示了智能机的到来。2010年初,全球Android手机才有100万部,而来到2016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将超过15亿。

未来来的很快……相信斯凯网络的投资人没赚到太多钱。


2 、滴滴哪有那么光明的无人车前景?



大多数人同意我的比喻,Google、百度、MobilEye、Tesla研发的无人车软件就像今天的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Uber和滴滴就像今天的中移动,今天的汽车生产厂家就像今天的华为和小米。

但是有些人不同意我说滴滴的前景比Uber更光明,认为滴滴技术积累不够,Uber却早已开展无人车的研发,有庞大专业的研发团队和深厚的技术积累。

我那个比喻不够准确,因为Google早就声明了要做无人车的运营商,甚至在计划通过无人车提供送货服务。就像Google最近在美国开放了 Project Fi 虚拟手机运营商服务,开始做手机运营商一样,这也是Uber不敢在中国恋战的原因,毕竟后院起火了。

至于为什么滴滴的前途更光明?原因不在滴滴在无人车上很牛,更大的原因在于它的竞争对手太弱了。Uber在美国的竞争对手有Google、MobilEye、Tesla。滴滴在中国的竞争对手只有百度,虽然百度在无人车上积累很深,号称不亚于Google,不过百度现在体质真的很弱。百度通过投资Uber,间接在滴滴那持有的股份,不值一提。你知道美团咋把阿里踢出去的?

更大胆的预测是,如果Google就像Android一样垄断了无人车,那么就真的不再需要Uber和滴滴了。


3 、关于UBI车险、车险以及保险公司和汽车贷款公司



2016 年中国车险费率改革全面放开,关于UBI车险的创业公司拿到投资的不少于20个,可是在无人车的世界里面,真的还需要车险吗?

美国DMV车辆管理局已经明确了无人车操控软件在法律上等于人的行为。那么,全世界只让Google等无人车操作系统买一个保险就可以了。

占据中国70%财险市场的车险即将消失,中国几十家车险公司,你们的感受如何?

汽车贷款公司,你们的感受如何?

4 、关于车后服务和用户还是否需要买车?




有人认为未来车很便宜了,就像今天的智能机一样,每人都买一个。

我非常不认同,交通问题从来不是成本问题,而是车的利用效率太低。

未来,购买无人车反而成为奢侈品。就像今天购买私人飞机一样,拥有者追求的是个性化和完全控制。

5 、关于P2P会不会颠覆滴滴?




很多人喜欢集中平台管理的高效率,很多人喜欢去中心化的透明公平。关于这个话题,没有正确的答案。2002年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关于分布式计算好还是IBM大型机好,我和导师和同学争论了一年。

在滴滴发展的早期,多少人怀疑滴滴软件里显示的车是假的?谣传在一个太平洋小岛上打开滴滴,海里面都有车;


多少司机怀疑滴滴不给自己派往机场的好单?


多少乘客怀疑滴滴故意不派出租车给你,强迫你坐专车?


美国的反ber司机联盟又为了什么?

一个集中管理的平台承担了太多信任和透明,滴滴的利益和乘客、司机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有冲突的。

最后,科技的进步一方面体现在分工细化,另外一方面体现在不断的去中介化。所以Google有可能取代Uber更贴近消费者;P2P有可能再取代Google或者Uber,体现去中介化的特征。

如果你是勇敢的创业者,有志于探讨利用区块链或者其它P2P技术来颠覆出行市场,请联系我们。




更多精彩 文章推荐

FA财务顾问的江湖你不懂

在无人车的世界,为什么滴滴的前途比Uber更光明?

颠覆巨无霸“滴滴”的机会在哪里?

程浩的干货分享:内部创新的难点和机遇

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行业研究报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