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KnowYourself
一个能陪你科学认识自己的公号。人生很长,你不用急,也不用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界面新闻  ·  零一万物否认被阿里收购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KnowYourself

“太爱对方”反而更容易分手?其实好的爱情也需要“适度冷漠”

KnowYourself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21-09-20 20:08

正文

策划、撰文 / fufu

专业支持 / VV

 

前段时间和朋友们唠嗑儿的时候,聊起了大家和自己对象发生过的各种矛盾。

 

和朋友出去玩得太晚了、在陪对象时不够积极主动,发给对方一大串消息只收到一个表情包回复……不管是习惯激烈争吵的,情绪一上头就想转身就走的,还是闷在被子里自己大哭的,都在我们聊天的过程中获得了强烈的共鸣:


谈恋爱有时候真的是太让人上火了


比如某位成熟的人类朋友,前两天和对象关于《脱口秀大会》里的选手到底谁更好笑,吵到不欢而散。朋友事后回想觉得自己很幼稚,可是在当下情绪就是很上头。

 

这位朋友反思自己:但凡是和朋友讨论这些个问题我都不可能这样,和好后我俩复盘,都觉得自己挺无聊的,但当时真的就是上火了。

 

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关于恋爱中的“上火”。

 



不少人在朋友之间可能脾气随和,谈起恋爱却很容易上火。

 

其实,这并不是由于关系出了问题或是我们的性格有缺陷,而是很多时候,爱情就是这样的。诸多试图定义浪漫之爱的哲学观点往往认为,浪漫之爱是一种富有激情的爱意(Burton, 2017; Whitbourne, 2012)。

我们都知道爱情会让我们热烈地渴望和眷恋对方,但那只是关于激情的一部分。富有激情的爱意,既使得我们在恋爱时感受到强烈的快乐,也使得我们对关系中的小风浪更加敏感(Whitbourne, 2012)。

 

换句话说,正是因为恋爱更容易让人上头,它也同样容易让人“上火”。强烈的快乐和痛苦,都源于我们爱情中的激情。

 

比如,不涉及原则问题的意见不合,在朋友之间可能只是几句有来有回的讨论,可情侣之间意见不合就很容易发生争吵,甚至闹分手。

 

又或者,午饭吃什么,周末怎么过,对方每次回消息隔了多长时间——在朋友之间可能完全不会被留意到的小分歧,放在情侣之间很有可能引发一场恶战。

 

不过,保持一份热烈的爱情与避免在爱情中“上火”并不冲突。我们只是不能时时刻刻地都过度投入爱情,而需要偶尔地抽离出来。

 

听起来是不是有些反常识?投入感情难道不是件好事吗?怎么会存在过度投入呢?

 

请接着往下看。


 



一听到“抽离”二字,可能有人理解为保持冷静,或者和伴侣保持距离,不过这都不是抽离的含义。

 

适度抽离,指的是在情绪激烈的时候,短暂地从情绪中跳脱出来,在内心产生一个观察自我(observing self)。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带任何评判和立场,观察自己的行为和情绪,也观察自己与对方互动时发生的一切。

 

这种做法来源于格式塔疗法中的一个哲学概念——创造性淡然(creative indifference)。该概念由哲学家Salomo Friedländer提出,它并非漠不关心,而是一种不偏颇、无偏见、也不抱有任何目标的态度(Mann, 2010)。

 

举个例子,当一对与我们并不相识的情侣吵架时,ta们两个与我们没有关联,也没有利益相关,我们完全不对这段关系寄予期待,也不会希望ta们的关系导向任何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够比当事情侣更客观地探索和了解ta们之间的互动方式。

 

在感情中,我们因为热烈的爱意而投入和沉浸其中,但也因此很容易执着于自己的目标和想法,导致双方都对彼此的渴求和需要有了盲点。如果能以“局外人”的身份来观察自己的感情,适当地从沉浸状态中短暂抽离出来,不被情绪带来的偏见影响,反而会给予关系更多的探索和成长空间。



 


在关系中发生分歧时,我们的关注点往往集中于自己对于这件事的解读。


怎么这样啊!天啊ta到底听不听得懂我说的话?!


长期的关系中,这些解读加之我们的交流习惯,逐渐形成一种固定的关系沟通模式和我们对于关系的判断——


又来了,每次都这样!Ta就是这么自私!


这样一来,强烈的情绪成为了我们关系沟通模式的一个部分,使得我们很容易因为类似的事件引发争吵或者是激烈的情绪,但总是很难改变这样的沟通方式。适度抽离,则是在帮助我们跳出固有的关系模式。
 
心理学家Douglas LaBier (2010) 用一对生活中挺常见的情侣举例,诠释了适度抽离对关系的好处:
 


过去,这种沟通模式让双方都感到疲惫。而这一次,其中一方尝试着运用适度抽离,以局外人的视角审视自己的关系。
 

Ta既不否定这些观察,也不为自己的行为找什么借口,而是全盘承认ta看见的现象。接着,ta开始观察自己伴侣的反应,只当伴侣是在恋爱关系中发牢骚的人,而不将ta看作自己的伴侣。
 

对伴侣的观察使ta开始共情对方的愤怒,这为ta打开了改变固有沟通模式的可能。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ta并没有在适度抽离时否认自己的情绪,也没有试图改变伴侣的态度。而当ta在适度抽离中完成了自己的观察,回到自己的角色中时,ta拥有了比往常更全面的对双方关系的觉察,而这些觉察自然而然引发了ta对伴侣的共情(LaBier, 2010)。
 


前文提到,“上火”是很多恋爱关系中都存在的现象,但它并不等于这段关系很糟糕,或者不健康。那么,我们还有什么必要去学习这样一种技巧呢?
 
其实,通过适度抽离所达到的创造性淡然的状态,在格式塔疗法的理论中,也被视作一种丰富的虚空状态(fertile void),在这个状态中,没有任何已知的存在可以限制未来,是一切发展的零点,拥有无限的可能性(Chew-Helbig, 2020)。
 
这有点类似老子《道德经》里“有生于无”“天地不仁”所蕴含的不偏不倚的超然。正是因为在“无”之中一切皆有可能,才能诞生出“有”;而天地不偏不倚,没有偏好,不带偏见,不对万物的发展作出限制和干涉,才能让万物顺其自然地发展。
 
关系中我们拥有很多,情绪也好,对于关系和彼此的理解也好,都很美好。但有时候太过充盈,也让我们的关系失去了创造更多可能并保持成长的能力。这或许也是不少人抱怨热烈的爱情难以持久的原因——当爱情形成了惯性和固有模式后,我们的热情往往会逐渐消退。

在爱情中创造零点,则是让关系持续处于“尚未盈满”的状态,从而给予关系继续发展的空间和可能。
 
这时候,我们不仅暂时跳脱出自我的局限,也不再需要去符合社会规定的恋爱脚本。没有任何既定的脚本可以规定我们关系的模样,而我们也可以去充分地探索只属于我们彼此的相爱的方式。热情也可以不再随着时间消退,因为我们的关系有了不断向上成长的动力,而这份动力又滋养着我们对于关系的热情。


(在恋爱中,一味遵循社会规范下的脚本,反而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困扰,甚至对关系造成限制,来具体看看它是如何影响了我们➡️ 姐妹都说ta不爱我,劝我分手。我该听从吗?

 


在爱情中感到“上火”的时候适度抽离,最大的难点往往在于我们过度沉浸在激烈的情绪当中。因此,学会适度抽离的第一步,就是在体验到过于强烈的情绪时,学会自我疏离(self-distancing)
 
沉浸在强烈的情绪中,我们的行为和看法都深受这些情绪的影响。自我疏离则是帮助我们和自己的情绪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不被情绪所掌控。
 
一个简单的办法是,当我们陷入强烈的情绪中,可以尝试第二或第三人称。比如,问问自己“你现在为什么生气?”“xx最在意的点是什么?”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拉开与情绪的距离,避免深陷情绪的旋涡。

我为你准备了【平复强烈情绪】冥想练习,你也可以试着通过冥想帮助自己从强烈的情绪中抽离,重新回到平静的状态(点击卡片即可播放)。



当我们能够和情绪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之后,我们就可以尝试着用实验性的心态来看待关系中的矛盾了
 
可能不少人曾尝试过用不同的方式让恋爱不那么容易上火,但并不是每种方式都有效果。这时候,我们很容易感到挫败,并因此下论断认为这些问题是无解的。


实验性的心态,则是把我们关系中的每一次尝试都看作对于一个假设的检验,并承认自己目前对于结论处于未知状态。
 
“上一次我们是怎么处理这个问题但失败的,下次换别的方法会更有效吗?”
“那次之所以没能解决这个问题,是因为我们对彼此都有误解。”
“这次虽然很难过,但没有像上次那样情绪崩溃,或许我比上次做对了些什么?”
 
以实验性的心态看待关系中的矛盾,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法时,即便是失败,我们也能够从中获得对关系和彼此更新的理解。或许理想中的100%互相理解与合拍很难达到,但探索和实验性的心态,可以帮助我们每次都离它更近一步。
 
当然了,这样的心态意味着我们在关系中会需要反复地踏出自己的舒适区,尝试一些我们不习惯的沟通方式或是相处节奏。
 
在尝试的过程中,我们很可能觉得尴尬、不自在,但这些感受恰恰说明我们正在向未知的,无限的可能打开自己。因为,最舒适的状态永远是停留在我们最熟悉的相处模式中,但停留原地也意味着停滞,意味着我们的感情无法生长,而成了一种消耗品。
 
所以,不妨大方坦荡地承认这些不舒适的存在,它正是我们在爱情中富有热情,渴望成长的证明。
 
笨拙而热烈地去爱,去成长吧。❤️


今日互动:你们是如何处理感情中感到上火的时刻呢?


点点「在看」,为适度抽离的恋爱方式点赞~


你和另一半会在炽烈的爱情中“上头”又容易“上火”吗?

你们通常是如何处理这些情绪的呢?

你认为从“沉浸式恋爱”中短暂抽离,

会对你们的关系有帮助吗?

加入今日话题群,和KYers一起分享

你们的“上火瞬间”和拿手的“败火神器”吧!


👇扫码进群👇 


References:

Burton, N. (2017).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Friendship and Love? Psychology Today.

Chew-Helbig, N. (2020). Amendt-Lyon: Creative Indifference & Gestalt Psychotherapy. Chew-Helbig Psychotherapist.

Labier, D. (2010). A Declining Relationship? Recharge It Through "Indifference". Psychology Today.

Mann, D. (2010). Gestalt therapy: 100 key points and techniques. Routledge.

Papp,L. M., Kouros, C. D., & Cummings, E. M. (2009). Demand-Withdraw Patterns in Marital Conflict in the Home.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6(2), 285–300.

Whitbourne, S. K. (2012). What Is the Passion in Passionate Love? Psychology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