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位列二十四节气中第四个,是一个相当古老的节气,在春秋时代已经确立,《尚书·尧典》称“春分”为“日中”。在每年阳历3月21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零度,为春分。此时节,春暖花开,杨柳青青,草长莺飞,桃红李白迎春黄。
“春分”之名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平分昼夜。汉代董仲舒的《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曰:“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春分前后,太阳光直射赤道,世界各地的昼夜都几乎等长。所以《礼记》、《吕氏春秋》等文献称“春分”为“日夜分”,民间也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
二是将春季一分为二。《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夏历)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我国古代习惯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的中间。也就是说,到了春分,春季已经过半。
春分节气的到来,以一些典型的物候为标志,如燕子从南方飞回,春雷阵阵,闪电频繁等。《礼记·月令》里记载说:“是月也,日夜分,雷乃发声,始电。蛰虫咸动,启户始出。”这里描述了春分(即“日夜分”)时打雷、闪电,以及冬眠动物苏醒等自然现象。
春分有不少有趣的风俗:竖蛋、吃春菜、送春牛、粘雀子嘴、放风筝、春祭、拜神、祭日。其中最有意思的可以说是立蛋。民间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谚语,认为春分这一日最容易把鸡蛋立起来。这一天,我国很多地方都会进行“竖蛋”游戏。春分立蛋作为一种游戏还传播到国外,全世界都有不少人会在这一天玩立蛋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