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金融深度
深度关注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领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昆明发布  ·  刚刚!大观楼灯会上《新闻联播》啦 ·  7 小时前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  关注丨线上订单量同比增长36%!云南春节假期 ... ·  3 天前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  关注丨线上订单量同比增长36%!云南春节假期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金融深度

相互宝首年成绩单:人均分摊金额29.1元,年内上涨明显

新金融深度  · 公众号  ·  · 2019-12-30 17:24

正文

文/小新

编辑/初九



12月30日,由支付宝运营,定位为一款基于互联网的大病互助计划“相互宝”发布了首年成绩单。
2019年,相互宝全年累计救助15325人,参与个人的实际分摊金额为29.10元,低于预估的188元最高线。截止发稿,相互宝的参与人数为102390742人。支付宝预计其大病互助计划“相互宝”2020年的分摊金额不会超过188元,与2019年保持一致。


亮眼成绩背后,相互宝这一年还遭受了分摊金额快速上涨、保障范围和赔付规则等的质疑,相互宝也在不断地改进相关规则。
1
救助人数、分摊金额突然快速上涨

新金融深度发现,2019年,相互宝分摊期数共23期。2019年一月份分摊一期,其余月份 分摊期数均为两期。
2019年1月,相互宝每月的救助人数为个位数,分摊金额也比较低,人均每月几分钱。而截止到2019年12月,每月救助人数将近4000人,每个月6元多,救助人数上涨了数千倍,分摊金额上涨了数百倍。

所谓分摊金额,与保险产品先交保费再获得保障不同,指的是在加入相互宝的成员中,若有某成员遭遇重大疾病,那该成员就可以享有一定的保障金,而保障金费用则是由加入相互宝的所有成员分摊而来。
新金融深度统计数据如下:
1月份,第二期救助人数为2人,分摊金额为0.03元,免分摊,由平台代付。
2月份,第一期没有救助的人,第二期救助三人,分摊金额0.03元。
3月份,第一期救助1人,分摊金额为0.01元,第二期没有需要救助人数。
4月份,第一期、第二期救助人数分别为3人和9人,分摊金额为0.02元和0.05元。
5月份,第一期、第二期救助人数分别为10人和32人,分摊金额为0.05元和0.13元。

从六月份开始,这两项对应的数字都出现了数倍的上涨。

6月份,第一期救助人数100人,人均分摊0.33元;第二期救助150人,人均分摊0.51元。
7月份,第一期救助人数增长至286人,人均分摊0.94元,第二期救助496人,人均分摊1.48元。
8月份,第一期救助人数500人,人均分摊1.47元;第二期救助615人,人均分摊1.44元。
9月份,第一期救助人数632人,人均分摊1.49元;第二期救助1581人,人均分摊2.96元。
10月份,第一期救助人数1718人,人均分摊3.01元;第二期救助1731人,人均分摊3.06元。
11月份,第一期救助人数1735人,人均分摊3.03元;第二期救助1737人,人均分摊3.02元。
12月份,第一期救助人数1931人,人均分摊3.06元;第二期救助1953人,人均分摊3.05元。
不少相互宝的用户对大幅度的上涨感到难以理解,同时“带病投保”、“骗保”等质疑的声音也铺天盖地而来。“一月份加入,过了三个月等待期后就申请,是不是带病加入?”类似的质疑在社交媒体上出现。
蚂蚁金服副总裁、蚂蚁保险事业群总裁尹铭认为,用户对于相互宝的很多质疑实际上是对于规则和制度不够理解而导致的,相互宝今天最大的是用户对于保障的了解还很浅,唯一的解决方案是相互宝需要和用户建立信任感。
“用户认为不合理,可能是欺诈,但实际上这是概率问题,只要用户基数足够大,就必然会发生。”按照相互宝官方的说法,如果对比保监会发布的《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病率表》(对应25种重疾),30岁中位群体的重疾发病率男性为0.095%,女性为0.099%。就算相互宝的每期救助300人,发病率也远低于社会平均标准,发病率仍不到保险行业发病率的10%。
此外,相互宝称,2019年分摊金之所以只需29元,主要是因为大部分成员经历了等待期,所以远低于预估的188元最高线。
行业人士表示,目前相互宝的人均每期分摊金额已超过3元,按照每月2期的分摊频率,2020年,相互宝每月人均分摊金额大概率会超过10元。
2020年的全年分摊金额依旧不会超过188,主要得益于相互宝成员基数大,并且结构年轻,以80、90后为主,重疾发生率低于社会平均水平。相互宝保障100种重疾,2019年累计救助15325人,在1亿成员中重疾发生率为0.015%。
值得注意的是,相互宝事业部总经理邵晓东曾公开表示,相互宝是一个商业产品,虽然有8%的管理费,但这一年来,8%的管理费根本覆盖不了相互宝的运营成本。
据了解,管理费是互助平台、保险公司、慈善组织等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为保证产品服务正常运转而收取的成本费用。相互宝收取8%的管理费,主要用于案件调查审核、产品运营、技术投入等支出。
今年4月,原保监会副主席魏迎宁在中国保险中介发展高峰论坛上透露,相关数据表明“非寿险公司管理费用将近40%,人身险公司管理费用将近20%,有的是19%或者17%”。网络互助行业的管理费用相对较低,基本保持在8%到10%。
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副院长孙宏涛认为,“相互宝”之所以能做到这么便宜,还有一个关键原因是管理费低。相互宝的管理费仅为互助金的8%,这意味着相互宝成员分摊的每一分钱可以最大化地用于救助。
据了解,线下调查阶段对于相互宝而言,目前是成本较高的一个环节。据一位相互宝内部人士透露,每个理赔案的平均调查成本在2500元到3000元左右,每个立案的案子都要调查。但对用户收取的管理费只能从赔付成功的案子来收,相比之下公司层面仍承担着较大的成本。而且随着未来救助人数的上升,这将是一笔不菲的开支。
2
保障范围等遭受质疑

最近,相互宝发布了《相互宝保障及规则优化正式公告》,宣布要调整理赔规则。新规则于2020年1月1日正式生效。这是今年5月调整健康要求规则后,相互宝第二次计划调整规则。


根据12月16日相互宝保障及规划优化正式公告,2020年起包括戈谢病、法布里病、粘多糖贮积症、庞贝氏病和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五种罕见病将纳入保障范围。
与此同时,相互宝将轻度甲状腺癌和轻度前列腺癌移出保障范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这两类甲状腺癌人均治疗花费不足2万元,且预后情况较好,不会对患者的工作生活造成巨大负担。
而在此前“为什么这一期这么多甲状腺癌?”曾被相互保用户质疑。
在互助的保额标准上,相互宝的规则是主要患了互助范围内的100种大病,可获得赔付的互助金额都是39岁以下30万,40-59周岁10万。但是在运行中,有用户发现一些甲状腺癌的患者也获得了30万元互助金,而实际上这种疾病的治疗费用并不高。今年五月,相互宝对该规则进行了修改,将甲状腺癌、前列腺癌等病种划分至轻度重症,互助金改为5万元。
此外,12月16日相互宝保障及规划优化正式公告中,除了对相互宝互助保障范围进行修改外,相互宝还对初次确诊时间的定义、等待期及既往症责任定义进行了详细解读。
在初次确诊时间上,相互宝对现有的分类规则进行调整:将重症疾病分为恶性肿瘤、手术类重症、遗留状态类重症以及其他重症四类。其中恶性肿瘤则是以病理报告出具时间作为初次确诊时间;手术类重症则是以手术开始时间作为初次确诊时间;遗留状态类重症已疾病状态满足条款约定条件的当地就诊的疾病诊断时间,作为初次确诊时间;其他重症已疾病诊断时间或首次满足条款约定条件的时间中较早的时间,作为初次确诊时间。
在等待期及既往症责任定义上,相互宝也将规则优化的增加公平合理。等待期届满前,成员通过任何诊断手段发现疑似恶性肿瘤或正式实施针对恶性肿瘤的治疗,并在等待期届满90天内(含90天)确诊为恶性肿瘤,视作带病加入将无法获得互助。如已经罹患阿尔兹海默症的成员可以加入相互宝,无法获得“严重阿尔兹海默症”的互助保障,但仍享受其他重症疾病的保障。
相互宝数据显示,1亿成员中,三分之一的成员来自农村和县域,近6成成员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在全国,参与相互宝人数最多的十个省份为河南、广东、山东、四川、湖北、江苏、湖南、安徽、河北、浙江。
随着相互宝的发展,每期救助人数从几个人到如今的上千人,随之而来的成本、相关规则、技术等的挑战不容忽视。同时,如何将网络互助商业化值得蚂蚁金服深思。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