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autocarweekly
资深媒体人打造,一个有个性、有视角的汽车人文观点和交流平台,提供不一样的真话、资讯、福利、女神……我们的意思是,车不只是代步工具,还是生活的一种刻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百车全说  ·  油车置换新能源,理想L6、L7、L8到底选哪个? ·  13 小时前  
芝能汽车  ·  丰田2025财年第三季度财报:销量下降,上调 ... ·  23 小时前  
玩车教授  ·  合资B级新能源14万起!试驾马自达EZ-6 ... ·  昨天  
成都日报  ·  川AG大军返程!成都周边高速车多排行 ·  3 天前  
成都日报  ·  川AG大军返程!成都周边高速车多排行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autocarweekly

越是不挣钱,越该造“没想挣钱”的车

autocarweekly  · 公众号  · 汽车  · 2024-07-12 18:55

正文

文|嗷嗷胡


一位2023年的汽车从业者穿越到今天,跟大家抱怨说太卷太累挣不到钱,2024年的同行们听了笑得肚子疼。


一方面销量喜人捷报频传小海报做得飞起,另一方面却是整体性的增量不增收:统计局公布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汽车类从3月到5月持续同比为负。


随着雷军和教主二人无心插柳地,把“卷”字诀向上推到了顶,国内车企大佬们被逼得该开号开号、该直播直播。领导们亲身体验了一把卷,前段时间纷纷出来建言表态,总结就是一个字:这么卷下去不是个事儿!


可世界又不是被谁设计出来的,没有什么共济会罗斯柴尔德那样的反派供消灭。内卷式竞争是自发、自然、自动的结果,也是历史发展到今天的必经进程。


规律与人心面前,天王老子来了也没辙。


1



年初的展望 《造车如同做人,不是轨道而是旷野|展望2024创新之变》 中,本胡已经解释过:同质化是内卷的背景板 (抛开我们无法影响也无法深究的宏观环境不谈)


高度同质化的自然结果,是消费者近乎全看产品力与价格关系来做决策:一旦出现了价格相当但配置更高、性能更强的“某某6”,前脚才在媒体老师们口中“卷疯了”的“某6”瞬间就不够看了。


……


无论A品牌的产品力多强、多么超值,一旦B品牌推出了产品力相当但价格低1万,或是价格相当但多了激光雷达、空气悬架的竞品,消费者便没有任何理由继续选择A而不转投B。


沿着市场上主流的、已被多次验证过的产品形态走下去,当然潜在的受众规模绝对稳妥,却也必然面对千军万马走独木桥+只有被斤斤计较配置高低的份儿。


只有与众不同,才有机会摆脱案板上肉的命运:被挑肥拣瘦地纯机械式的比较。


尤其当市场有效需求就是不足,行业产能利用率就是偏低,供过于求的大局面一时难以逆转,出海的进度远水不解近渴,全行业陷入内卷就变成了恶性循环。


消费者也千万不用觉得卷就是好事,外卖圈子有句话:你觉得餐饮真是卷,这么低价格商家咋挣钱,商家一笑说你猜猜我喂你吃的都是些啥?


Manner也卷,然后呢?女装也卷,然后呢?八成退货率逼得商家玩儿出了空气库存,100件订单备货10件,反正总有人退,真心买家反而要苦等发货,等到了还可能是二手。


没有人能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独善其身,没有人。链条的两边互为因果,无论商家还是消费者,或许谁也罪不至死,但谁也不全然无辜。


汽车甚至更危险,当车企被业绩逼迫被生死存亡逼迫,作为一种使用周期以N年计的耐用品,有多少“降本增效”的灰色空间你敢想?


大局面是个体无法对抗的,但个体又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一条目视可见注定越来越窄、越来越险的“康庄大道”之外,也总有一条条充满荆棘但无人竞争的“冒险”小路。


2



必须提前说明的是,小路注定不是所有人都能选的,也注定不可能是所有人都有资本走的,哪怕这条路也充满危险和不确定,但也需要有一定资本才有这个冒险的资格。


《头文字D》里阿木说,神曾经也是人,但是他做了人所做不到的事,于是就成了神。


动保事业中有所谓“旗舰种”一说,熊猫就是最典型的旗舰种,纯论生态影响它们并没有多么特别,但是它们的存在会让动保事业更加深入人心。


过去百年间汽车品牌但凡有余力,都会去打造自己的halo car、小众车:既包括稀世超跑,也包括扮猪吃虎的性能钢炮,还包括MINI甲壳虫这样的精致小车。


它们肉眼可见的卖不出几辆,但是不影响这种模式几十年间生生不息,大众集团倾鼎盛之力打造布加迪,结果一辆亏几千万的事成了营销号必备谈资 (后来其实勉强回本了)


路人群体不说,车迷圈子应该有这个意识,很多跑车、超跑、小众车看似单价不菲,实际上大多是卖一辆亏一辆,因为市场规模太小,能盈亏平衡乃至小赚简直是祖坟里冒烟了。


它们的使命,从来就不是替品牌、替车企挣多少油水,而是给品牌、给车企镀金、背书、上价值。更泛泛来讲,车企斥巨资参加赛车也是这道理,正所谓“周末赛车、周一卖车”。


它们的市场规模可能仅有“532” (当下流行的5米车长/3米轴距/2米车宽车型) 、SUV、奶爸车们的几十甚至上百分之一,却四两拨千斤地让平凡的高尔夫能蹭GTI的荣光,让普通的斯巴鲁能想象STI的辉煌。


它们是车企中的旗舰种,成为了神塑造了神,所以本品牌的那些大路货才有资格“普通而自信”。


3



你当然可以绝对理性的认为那是旧时代的割韭菜把戏,今天的中国车就是要革精神消费品牌价值的命,但请注意,我们说到品牌时指的可不光是什么超跑什么豪车。


咱可没有这么狭隘,光环是品牌,口碑又何尝不是呢?丰田品牌当年所代表的品质、可靠性,也是一种品牌。大众当年DSG+TSI的黄金组合,也是一种品牌。


甚至你可以说,现如今在国产车猛攻下合资品牌还能负隅顽抗,口碑遗产恰恰立了大功劳,给了它们相当长的缓冲期可以慢慢思考车生,当然你理解为吃老本也无妨。


丰田刚刚推出普锐斯的时候,前两三代也是绝对意义上的小众车,小众到比弗利山庄的明星显贵们会特意开它出门以彰显自己很环保,多年之后这个生态位才让渡给了Model S。


而普锐斯对丰田混动的意义应该无需再强调。


过去我们多次说过,电动时代的小众车不应该再无脑延续油车时代的性能车、硬派越野,或者说这样做的成功概率与效率将不复以往。蔚来EP9从没想过量产,特斯拉Roadster2跳票到现在,其他电动超跑也没给人留下油车时代造超跑那般的震撼。


今天的小众车方向既是开放的,也是未知的,风险与机会并存。



极氪MIX是一个绝佳的例子,其滑动门+180度回转座椅布局,充分利用了电动车的先天结构 (燃油车想做到要难得多) ,这种人无我有、“人就算再有也是我先”的思路,本身就在积累着调性和魅力。


理想MEGA本来也有潜力成为成功案例,但理想对其寄予了过于高的希望,提前太久喊出了太明确的高销量目标。实际上参考定位相对近似的极氪009,若不是最初话说太满,MEGA月销两千就能算完成任务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