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在1月15日脱欧协议首次被否决之后,梅首相在北爱尔兰边界保障措施这个“死结”问题上做了许多工作。在脱欧协议被否决之后,英国议会在1月29日通过两个修正案。第一个是斯佩尔曼修正案,它规定英国将不会无协议脱欧。但该修正案只是建议性的,没有立法效力。第二个是布雷迪修正案,它要求政府寻求替代方案,取代北爱尔兰保障措施条款,以避免出现硬边界。工党寻求关税同盟的方案被否决,三份涉及推迟脱欧的方案也被否决。
保障措施条款能否修改的尽如人意,牵涉到保守党内极端疑欧派和党外执政联盟的投票。一点不能马虎。所以在布雷迪方案通过后,检察总长考克斯就开始和布鲁塞尔进行接触,在北爱尔兰边界保障措施问题上寻求可能的替代性方案。梅首相本人也多次奔赴欧盟,就爱尔兰边界问题进行磋商。为了确保谈判成果没有潜在法律风险,保守党内的极端疑欧派团体欧洲研究组织8个保守派议员组成一个工作组,准备就可能达成的脱欧协议进行审查。他们指出如果正在修改中的脱欧协议能够毫不含糊地推翻先前协议的文本、明确强调爱尔兰边界保障措施的临时性,并在将来的贸易谈判失败时,给出明确并且无条件退出保障措施的路径,那么他们就将支持该协议。
与此同时,为了确保自己脱欧协议能够通过,梅首相走了一步险棋。2月26日,梅首相在议会宣布,将延迟就脱欧协议修改草案进行表决,并提出了一个脱欧“三步走”计划。第一,在3月12日将修改后的脱欧协议提交议会,如果议员们同意该协议,那么英国将会在3月29日实现有协议脱欧。第二,如果议员们继续否决该协议,那么他们将在3月13日就是否无协议脱欧进行表决,如果表决通过,那么英国将在3月29日无协议脱欧。届时英国将会根据WTO规则和欧盟及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并可以就新的自由贸易协定进行谈判。
第三,如果表决不通过,那议员们将在3月14日就是否延长《里斯本条约》第50条的脱欧期限进行表决,如果表决通过,英国首相需要向欧盟申请延期,这需要得到所有欧盟成员国的批准。如果延期被批准,英国政府可能面临对脱欧协议再次表决、留在欧盟、重新选举、全民公投、重新谈判、对首相发动不信任投票、无协议脱欧七种选择,无疑将加剧脱欧不确定性带来的煎熬。但延期期限不会超过三个月。如果表决不通过,英国将无协议脱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