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无往不利
投资,相时而动,方能无往不利,讨论房产,股票基金,互联网等方面的投资机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京报书评周刊  ·  英国社会学家麦克·布洛维逝世,享年78岁 ·  2 天前  
蓝钻故事  ·  年少不懂苏东坡,读懂人已到中年 ·  昨天  
新京报书评周刊  ·  当乡村不是“他者”:法国20世纪农民作家群像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无往不利

职场、长租与理财的上限

无往不利  · 公众号  ·  · 2020-10-21 07:00

正文



职场、长租与理财的上限



一、科学尚未普及

中国很多人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追求实用主义。

无论什么事情,总要先看看有没有用,没有用,就没有任何兴趣了。

按照东北话说,就是别整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有人就要问了,务实还不好吗?

务实有务实的好处。

但是问题也很大,比如说,我们就没有发现科学方法( Scientific Method )。


原理级别的东西,很多都是务虚的,看起来没啥用。


这让中国在近代落后了相当长的时间。


1 883 年8月1 5 日,美国著名物理学家、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任会长亨利·奥古斯特·罗兰做了一个演讲,谈到了这件事情:

假如我们停止科学的进步而只留意科学的应用,我们很快就会退化成中国人那样,多少代人以来他们都没有什么进步,因为他们只满足于科学的应用,却从来没有追问过他们所做事情中的原理。

这些原理就构成了纯科学

中国人知道火药的应用已经若干世纪,如果他们用正确的方法探索其特殊应用的原理,他们就会在获得众多应用的同时发展出化学,甚至物理学。

因为只满足于火药能爆炸的事实,而没有寻根问底,中国人已经远远落后于世界的进步 ,以至于我们现在只将这个所有民族中最古老、人口最多的民族当成野蛮人。


现在情况怎么样呢?

很多人依然没有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对本质的东西没有兴趣。


其实,这个思维相当有用。

科学,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可预测性。

这样就可以在视野上给出指导,甚至可以明确一个问题到底有没有解,有没有明确的上限,避免做无用功。


举两个方面的例子。


一个方面,很多科学预测的东西,都是反直觉的。

比如说光速不变。

再比如小学就学过的,一个重的铁球和轻的铁球从高处落下,是同时着地的。


另一方面,科学可以预测一个事情的上限。

比如说通信产业,现在就遇到了巨大瓶颈。

著名科学家香农曾经测算了一个香农极限,而5G已经接近了这个极限。

那么通信产业在这方面的红利已经不多了。


这就为我们这篇的主题指明了方向。

那就是如何 提前识别内卷化


现在我们很多人做事情还是实用主义,凭直觉瞎试。

往往一个行业已经到达了上限,还有无数的人涌入。

那就不可避免进入了内卷化通道。


二、职场的上限测算

任何事情都有一个上限,就像“京沪永远涨”就是错的一样。

当然,现在还远远没有到上限。


很多人混职场,感觉好像可以一直干这个工作干到退休。

职场,其实也是可以测算上限的。



马云说,工资就是买你的时间和才华。

那么你有多少时间和才华可以卖,就决定了你的上限。



有的行业,卖时间可以卖得久一点,有的行业就是青春饭。

这个叫做 职业寿命 ,是人力资源领域的专业名词。


如果和年龄强相关的,那职业寿命就短,反之,职业寿命就长。

比如说空姐的职业寿命,你觉得有多长?


一般来说,收入高的领域,大量的年轻人就会涌入。

那么,老员工就面临年轻人的竞争。

你不干,自然有比你年轻的人想干。



一个本科生,大学毕业大概是2 2 岁。

你的上限,并不是卖时间卖到退休。


实际上,毕业1- 2 年,就是毛坯,需要跟着老员工后面慢慢学习打磨。

到2- 3 年,才能独当一面,完整的处理业务。



有很多一部分人,可能会一直停留在基层。

剩下的,机会继续晋升,迎来他们的第一个七年。


李笑来说过一句话,叫做七年就是一辈子。

这个意思是说,七年,足够一个人完全脱胎换骨,干的事情完全不同。

那么,第一个七年,到3 0 岁左右,一部分人会成为基层的骨干,少部分人会升到中层的位置。



总的来说,到这个阶段,大部分都是上升期。

为什么呢?

因为一个人的青春红利和学历光环,差不多可以维持1 0 年时间。

这1 0 年时间,也是精力最充沛的1 0 年,宝贵的青春年华。



过了这1 0 年,青春的红利慢慢消退,学历光环也慢慢暗淡。

毕业1 0 年之后,还在提哪个学校毕业的,说明在职场没混出啥名堂,没什么可提的。



那么到了第2个七年,大部分就是稳固自己的职场生态位,只有极少数幸运儿可以上升。

毕竟,上去的通道是很窄的。


那么,我们就可以大致计算出一个人职场的上限。

那就是,毕业1- 2 年+两个7年。

一个人大约到3 8 岁左右,就达到了上限。


那么,3 8 岁以后呢?

如果还是在同一赛道,就进入内卷化通道了。


进入内卷化通道之后,职位未必没有晋升,而是随着行业而公司的发展通胀而已。


所以,无非两条路,一条路就是提前想好换赛道。

或者能在第2个7年上升到一个相对不可或缺的岗位。


事实上,在很多行业,3 8 岁能保住饭碗就不错了。


三、长租与理财

当然,如果你有很多房子出租,那就另当别论了。


说到出租房子,这个和理财有一个特点是一样的。



就是说房子你不出租的话,空着也是空着,但是出租的话,各种鸡毛蒜皮的事情太多了。

理财也是这样,你花很多时间理财的话,收益也就那样。

但是你要是完全不管,利息的损失也是实实在在的。

那么,这两者的平衡点如何把握?


我们先说出租。


前段时间,有不少长租公寓跑路。

房东和房客,都有不少受害者,三方扯皮非常麻烦。


其实,长租这个事情,是明显可以测算出上限的。

长租的实实在在的收入来源,本质就是“价差”:

  • 整体批发房源与散租的价差

  • 市场上行的价差

  • 物业硬件提升产生的价差

  • 物业运营产生的溢

。。。。。。


总之,是一个非常精细的行业,而且利润微薄。


如果不是找到市场的某种蓝海的话,收入与房源大致呈线性增长。

我们以前提到过,人力成本却呈现出指数增长的趋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