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haon
在医保谈判、带量采购等政策驱动的优胜劣汰两极分化趋势中;在资本加持,竞争加速的激烈环境中,如今医药行业,人才已经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筹码。随着市场环境和竞争格局的重塑,传统企业需要革新换血,新兴企业需要经验丰富的人才加盟,医药人才市场也在加剧变化。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人才流动既是药企本身发展的晴雨表,同时也行业发展的新方向。据新浪医药不完全统计,2020年,医药行业共有285位高管离职。【后台回复“
2020药企高管离职名单
”可获取完整名单】
为全景扫描这一年医药行业的人才流动特点,我们围绕这份名单,分别从离职岗位、离职原因、人事动荡比较大的企业等方向做出盘点分析。
掌门人作为决定一家企业发展命运的顶梁柱,任何风吹草动的人事变革都能引发强烈关注。据统计,2020年医药行业共有29位总裁、董事长级别的掌门人离任。
从汇总名单上来看,“个人原因”或“工作调整”成为这些掌门人们人事变动的常规理由,但仔细分析,可以看到也有一些掌门人是出于特殊原因不得不离开,如业绩背锅或被立案调查甚至身陷囹圄等。
从整个榜单中来看,除跨国药企高管名单,本土企业中,复星医药原董事长陈启宇、东阿阿胶原总裁秦玉峰、复宏汉霖原首席执行官刘世高、平安好医生王涛等业内知名人士备受关注。
而其中最意外的“瓜”当属金斯瑞原行政总裁章方良。2020年8月,金斯瑞发布公告称章方良卸任金斯瑞行政总裁,但仍担任金斯瑞董事会主席,并担任子公司传奇生物行政总裁。或许原本这只是出于企业战略的一次人事调动,没想到,今年11月22日晚间,章方良则因“涉嫌走私中国法律进出口规定禁止的货物”被逮捕。【相关阅读:
金斯瑞创始人章方良正式被捕,股价下跌超14%,CAR-T疗法持续烧钱
】
历年来,医药行业跨国药企高管的离职名单都是行业焦点,据新浪医药不完全统计,今年医药行业共有17位跨国药企高管发生密集变动。
其中变动最频繁的当属原灵北中国销售市场及商务部副总裁兼商务官王虹,2020年8月31日,GSK宣布,GSK副总裁、呼吸业务部负责人王虹因个人原因已决定离职。此时距王虹接任这个职位仅不到八个月,2020年1月13日,GSK中国才宣布,任命王虹为副总裁、呼吸业务部负责人。
除王虹外,今年原诺华制药亚太、中东及非洲区域总裁兼诺华集团中国总裁尹旭东;原吉利德全球副总裁及中国区总经理罗永庆;原GE全球高级副总裁、国际业务总裁兼CEO段小缨;原默沙东中国肿瘤事业部负责人牟艳萍等高管的离职也成为焦点。
业界分析,跨国药企频现“离职潮”或许是受国内医药市场剧烈变化,行业洗牌加剧有关。医保谈判与药品集采推动药价降低,中国推动创新药研发的政策频出,跨国药企以往专利红利不再,纷纷大规模调整在华战略。同时,伴随中国本土药企发展,需要大量经验丰富的高管带路,因此,有国际视野的高管们流动加速。
据统计,在今年人事动荡企业中变化最大的当属莎普爱思(12位)、复星医药(11位,含复宏汉霖刘世高)以及康美药业(11位)和东阿阿胶(7位),且这四家企业均是从掌门人到高管集体大换血。
其中,业界分析,东阿阿胶主要是由于业绩疲软,自2020年初,东阿阿胶董事兼总裁秦玉峰离任,之后财务总监、助理总裁、副总裁纷纷离职。
继2019年业绩出现首次亏损之后,东阿阿胶的2020年更加难过。10月30日,东阿阿胶发布公告显示,2020年1-9月业务营业收入同比下滑27.9%,净利润亏损2098万元。对此,资本市场并不买账。在三季预告发布的当天,东阿阿胶的股价就急速下跌,并在此后一路震荡。
曾经战将如云的复星医药,今年高管大换血也让业界吃惊!不过除了业界普遍猜测的复星医药高管离职潮是受到业绩不佳影响外,其中一部分高管只是出于内部调动。
而莎普爱思与康美药业的人事动荡则是由于“黑天鹅”事件后续影响。
2017年,一篇文章将浙江莎普爱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苄达赖氨酸滴眼液(商品名:莎普爱思)推向了风口浪尖,文章质疑其产品的有效性,事件迅速在网上蔓延开来,受舆情影响,莎普爱思企业发展大受影响。
为谋求新发展,自2020年5月起,莎普爱思迎来“上海养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养和投资”)入主。变更实控人后,莎普爱思高管大规模变动,是今年高管离职数最多的药企,离职人数高达12人,包括创始人兼董事长陈德康、总经理王友昆等人。
而康美药业的高管大清洗则是由于2019年底爆发的财务造假冲击波。【相关阅读:
康美造假冲击波:多人终生禁业,紧急停牌谋求易主,谁来接盘?
】
据悉,康美自今年从创始人马兴田被采取强制措施之后,其弟弟马兴谷接任董事长,但不久马兴谷便宣布辞职。值得一提的是,康美药业今年被广药集团携国资“接盘,接任马兴谷总经理职位的刘国伟也有着明显的广药系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