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是经济日报主办的国家级重点新闻网站,以经济报道、资讯传播和经济服务为主要发展方向,是目前中国境内最大最权威的综合经济类网络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洪灝的宏观策略  ·  昨夜,美股经历了2025年以来最差的一天 ... ·  7 小时前  
21世纪经济报道  ·  见证历史!小米突发:新高、跳水、反弹!万亿美 ... ·  2 天前  
21世纪经济报道  ·  突发,董事长失联!暂无法兑付 ·  2 天前  
第一财经  ·  刚刚宣布,下调!为今年首次 ·  2 天前  
经济参考报  ·  这82款App,侵害个人信息权益!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经济网

危险!冬天绝对不能做这九件事...丨提醒

中国经济网  · 公众号  · 财经  · 2016-12-11 17:10

正文


进入冬季,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大家都会想办法取暖。但是,在此小编要提醒你,取暖有方法,一定要确保人身安全。今天,小编为你整理了9大安全提醒,为自己和家人收好!



1、别在开暖气的车内睡觉


发动机工作时,如果燃油燃烧不完全,会产生高浓度的一氧化碳。当车子停止使用而暖气继续开放、车窗又紧闭时,发动机排出的一氧化碳就会因逐渐积聚而浓度升高,极容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

2、电暖气机顶不能盖衣物




电暖气在工作时,机体顶部温度比较高,上面不能长时间覆盖衣物,否则电暖气机顶的热量不能及时扩散,或造成烧坏机器甚至引起火灾的危险。

3、洗衣机清洗羽绒服当心爆炸




羽绒服的外层一般都是防水层,用老式洗衣机和波轮洗衣机清洗羽绒服,在高速甩干时,羽绒服往往会在脱水时不断膨胀,产生很强的空气流,而衣服上面的防水涂层不利于气体排出,会不断将羽绒服撑大,最后有可能造成爆炸。

4、骑车慎戴长围巾


佩戴围巾不宜过长,最好围巾的两段塞进衣服或进行固定,特别是乘坐电动扶梯或坐自行车、助动车后座时。一旦发生围巾绞缠引起的窒息事故时,旁人应先划破围巾,解除患者脖子上的束缚,同时拨打急救电话。

5、不要使用电极式热水袋



国家早在2010年11月就已经明确禁止生产、销售电极式热水袋,因为电极直接和液体接触,容易发生短路或爆炸。购买时,可以用手轻捏一下来进行辨认:如果里面有明显的弧形线圈装置,那就是电热丝式热水袋;如果捏到两截硬邦邦的圆柱体,那就是电极式热水袋,不要购买。

6、加油前要先除去静电



选择自助加油的车主,加油前可按下加油箱上面的“导静电按钮”,提前将身上的电释放出去。如果加油箱上面没有任何的标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车熄火后,拔出车钥匙,并用手摸一下前端金属部位,即可放电。

7、车上别装毛绒方向盘套




车上装上毛绒方向盘的套子,会减少方向盘和手之间的摩擦力,在转动的时候,方向盘很容易打滑,这样就会造成车辆的失控。除此之外,像一些毛绒坐垫,如果没有固定好的话,也是会影响到对于车子的操控,一旦坐垫发生移动,那么很有可能会引发事故。

8、骑电动车慎用“挡风被”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