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哲学园
哲学是爱智慧, 爱智慧乃是对心灵的驯化。 这里是理念的在场、诗意的栖居地。 关注哲学园,认识你自己。
51好读  ›  专栏  ›  哲学园

难以置信,弗里德曼15年前对中国的预言,很多都已经实现了!

哲学园  · 公众号  · 哲学  · 2024-10-08 00:00

正文

选自乔治·弗里德曼

《下一个一百年地缘大冲突》


预测1:进入21世纪20年代,俄罗斯的持续混乱,中国增长的进一步放缓,使得欧亚大陆重新陷入权力真空。土耳其将在向北挤压俄罗斯的同时,进一步阻止法德两国的崛起。日本将在东亚地区与中国进行角逐,并对美国形成挑战;波兰作为欧洲的支点,充当了美国对抗俄罗斯的马前卒;边缘地带的小国在美国的支持下,各自打起自己的小算盘。好戏即将上演。

预测2:中国的挑战是政治方面的。当国内出现经济下滑和资金终止注入等问题时,中国的银行体系,甚至整个社会组织都会动荡不安。企业发展的减缓会造成企业倒闭和人口失业,而在一个区域性贫穷和大范围失业的国家里,经济下滑的附加压力会引发一系列的不稳定。

预测3回想中国是如何在近代美国的干涉与现代毛泽东的胜利领导之间被分成沿海和内陆的。沿海的企业在对外贸易和商业投资中蓬勃发展。由于受到外部利益的驱使,它们力图自行发展。它们受到中国境内一些掌有金融权益的欧洲帝国主义者和美国人的拉拢。这和今天的情况很有可能是如出一辙的。一名上海商人乐于跟洛杉矶、纽约和伦敦保持利益往来。实际上,他从这些联系中赚到的钱远比与北京的商业往来中赚到的更多。与此同时,中国内陆的穷人将会努力迁往沿海城市,或者向北京施压给沿海地区加税从而获得资金资助。

预测4:因为在经济问题方面与外国存在实质性的对抗,所以中国政府要保护自己的经济投资。国际争端将会帮助中国巩固自己的地位。这最有可能发生在21世纪的头10年。

到那时,中国有三种可能的未来发展方向。

第一个可能的方向是中国继续无限期地迅猛发展。没有一个国家做到过这一点,中国也可能不会例外。过去30年里中国的飞速发展已经使经济失衡,这一点是将要加以改正的。从某些观点来看,中国必须得经历艰难的调整期,而亚洲的其他国家已经经历过这些了。

第二个可能的方向是中国的中央集权化。利益冲突将会显现,而中央政府则会发布命令并限制地方政府的权力,以防止经济下滑。这个方案与前者相比更具可实施性。但是实际上,政府机构充斥着那些为个人利益而反对中央集权化的人,这点使得该方案很难实施。政府不能只依靠自己人来实施那些规定。爱国主义是使他们团结一致的唯一王牌。

第三个可能的方向是在经济低迷的压力下,中国沿着传统的区域界限分崩离析,同时北京的势力也大不如前。从传统观念来看,在中国这是一个更有说服力的方案。而且这个方案对富人和外国投资者都有好处。这会使中国回归到毛泽东领导前的状态,在一个努力治国的中央政府之下存在着区域之争,甚至是地区冲突。如果我们接受中国的经济将不得不在某个时刻做出调整,以及中国也会像其他国家那样产生严重的紧张态势的事实,那么第三个结果就最符合中国的历史及现状。

偷猎时代的地缘政治谋局

21世纪20年代初,俄罗斯的解体将致使整个亚欧大陆陷入混乱。当莫斯科紧绷的链条松断时,俄罗斯联邦自身也会四分五裂。各地区,甚至人烟稀少的远东太平洋地区也可能闹分裂,它们在太平洋盆地的利益远比俄罗斯本土或者与俄罗斯相关的利益更为重要。车臣和其他的穆斯林地区将会分离出去。与斯堪的纳维亚保持密切关系的卡累利阿也将正式独立。这种分崩离析的现象不仅仅局限于俄罗斯,苏联的其他成员国也同样存在,到那时,莫斯科根本就无法应对内忧外患的局面。如果说苏联的解体导致寡头掌控俄罗斯经济,那么21世纪20年代的俄罗斯二次解体将会导致地方性统治者的为所欲为。
当各国为经济优势你争我夺之时,喀尔巴阡山脉以东的亚欧大陆将乱成一团。实际上,从哈萨克斯坦到太平洋,中国边境两边的乱局将使得国家边界线变得毫无意义。
从美国的立场出发,这样的结果真是“棒”极了。美国的第五项地缘政治目标是:确保没有任何大国崛起并主宰整个亚欧大陆。实际上,美国压根没必要亲自出马来维持这个地区内部的势力均衡。在未来几十年,均衡的局面将自然而然地形成并维持下去。
亚欧大陆将会变成“偷猎者的天堂”,该地区周边的国家将拥有非常难得的偷猎机会。这一地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充裕,而且技术先进。核心权威的瓦解给周边国家创造了利用这种形势的机会。恐惧、需求以及贪婪构成了边缘地带的蕞尔小国觊觎权力中心的绝佳机会。
在利用这一优势方面,有三个国家的位置最为得天独厚。
首先,日本将抢占俄罗斯沿海地带和中国东部地区;其次,土耳其可能向北挤压,推进至高加索山脉(可能更远);最后,由波兰领导的东欧国家联盟,包括波罗的海诸国、匈牙利和罗马尼亚,认为这不仅可以收复失地,同时也能保护自己免受未来俄罗斯的侵害。
对于这些国家来说,一次重大的额外收获就是:通过加强自卫能力,免受来自西部的宿敌德国的入侵。这些东欧国家将视此为一次重新确立该地区权力平衡格局的机会。而印度与这场游戏毫不相干。印度在地理上被喜马拉雅山脉隔绝在亚洲南部,因此它根本无法从这种大国斗争的形势中获利。
美国对21世纪20年代的这次行动将会持赞成态度。东欧、土耳其和日本会与美国结成联盟。届时,土耳其和日本作为美国的同盟国已经有75年,东欧则有30年。在与俄罗斯对峙期间,这些国家几乎都是出于自身利益跟美国合作。像对待其他同盟国一样,美国会把它们看做国家意志的延伸。
然而,21世纪20年代的变革意义深远,绝不仅仅局限于俄罗斯和中国的范畴。第一个变革是亚洲在太平洋地区的地位将发生改变,这也将改变亚洲与美国的关系;第二个是美国与伊斯兰圣战者战争结束之后穆斯林世界的状态;第三个是法德衰退时期和东欧崛起时期欧洲的内部秩序。分裂北约是德法两国为了防御波罗的海国家采取的措施。北约组织完全是在集体防御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攻击一个成员国就是攻击了所有的成员国。这种想法的深层含义是北约已经准备好保卫任何一个处于危险的成员国。当波罗的海国家处于危险时,在波罗的海国家和波兰就需要有一支防御力量。如果一些成员国不愿意参加集体防御,那就意味着这次行动必须在北约之外展开。这样的话,北约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2010年,当美国与俄罗斯开始对峙时,所有这些事都将摆到台面上来。冲突期间,这些事暂时被搁置了,或者说至少没有纳入全球议程。但是,这些问题最终将重新出现。一旦俄罗斯威胁解除,这些地区中每一个国家又都会打起自己的地缘政治小算盘。

中日亚洲大角逐

日本对中国的干预可以追溯到19世纪。在19世纪中期欧洲入侵中国和“二战”结束的混乱时期,为了寻求某些经济利益和特权,日本接连对中国施压。中国人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人在中国的所作所为有着痛苦的记忆,但这没有阻止日本人在70年代末大规模地重返中国的投资市场。
20世纪30年代,日本把目光投向中国来寻找市场,退一步来说是寻求劳动力。到了21世纪20年代,如我们所指出的那样,日本的关注点会放在劳动力上。随着中国的区域化和在一定程度上的分化,日本将在2010年后的10年及2020年后的10年里,再次面临过去中国曾对其产生的巨大诱惑。虽然建立某种形式来支配中国地区能够快速帮助日本解决人口结构问题,而无须强迫日本人支付移民的社会和文化代价,但是日本必须同自己在中国支配的每个地区都建立深层次的关系。
中国各地将寻求北京的保护以及资本和技术投资的支持。因此,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的中日互利关系届时将会重现,这种关系是建立在中国沿海地区对投资和技术以及日本对劳动力的互相需求之上的。
历史上,除了劳动力,日本在华还有另外一种利益——原材料市场。如我所述,日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但其几乎全部的原材料都需要进口,这对日本来说是最大的挑战,也是其在1941年和美国开战的主要原因。很多人忘记了在决定偷袭珍珠港之前日本内部已经分裂了。日本领导层曾断言,侵略西伯利亚能满足日本的原材料需要,并且比入侵美国更有把握。无论日本采用这两种方法中的哪一种,都会为各方带来极大的威胁。
太平洋沿岸的俄罗斯地区蕴含着各种极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碳氢化合物。到21世纪20年代,日本将面临能源问题,它将依赖波斯湾,这同时也意味着要受美国挟制。考虑到俄罗斯第二次解体后美国的傲慢,日本也像世界其他国家一样,对美国的下一步行动越来越担忧。因此,随着俄罗斯的分裂,日本认为在经济上控制俄罗斯太平洋地区会更有意义。在处理与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日本的关系时,我们要时刻牢记,该国原材料进口占世界之最,并且会对其地区内任何不稳定因素作出回应。
日本想从中国东北部和俄罗斯太平洋沿岸地区获得直接利益,在军事方面倒没有什么兴趣。除非日本能够在21世纪20年代采取一些具有决定性的行动,否则它将在21世纪中期面临经济灾难。到21世纪50年代,日本的人口会从现在的1.28亿减少至1.07亿,其中,65岁以上人口占400万,14岁以下人口占150万。因为有550万人没有工作,日本很难维持自身的经济水平。在劳动力和能源问题上,日本想要获利,就必须尝试着变成一个区域性大国。
让我们进一步了解日本及其历史。该国是当今世界上第二大经济强国,并将在21世纪继续保持这种走势。日本是唯一一个经历了工业革命,却没有通过社会革命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秩序的国家。日本的传统社会结构在经历了工业化,“二战”以及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奇迹之后,维持至今。
日本以其大刀阔斧的改革政策闻名于世,这些政策通常都能巩固日本的国内统治。继初次接触西方并认识到工业的强大能量后,日本开始了高速的工业化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扭转了根深蒂固的军国主义传统,突然成为世界上最崇尚和平主义的民族之一。然后,该国以惊人的速度成长,直到1990年,其经济扩张由于宏观经济危机而停止,此时,日本人已经平静地接受了他们命运的大逆转。
文化的连续性与社会规则合二为一,使日本在改变行事方法的同时仍能维护自身的核心价值。其他的国家无法在突然改变路线之后依然井然有序地发展,但日本做到了。孤立的地理位置使它免受分裂的社会压力及文化侵袭。此外,日本拥有擅长统治的精英集团:择优招募新成员,以纪律严明的民众作为精英集团的储备力量。这是一种力量,它并非让日本人变得捉摸不透,而是使日本拥有一种别国所缺乏的转变政策的能力。
日本目前将会尽可能长时间地保持克制与和平政策现状,并不想与任何国家发生军事冲突,因为它对恐怖的“二战”有着长期的国民记忆。与此同时,目前的和平主义对日本人来说是一种可适应工具而不是永恒的原则。由于其工业和技术基础,日本转移到一个更为坚定的军事立场只是一个政策上的转变问题。考虑到今后几年将要经历的人口和经济压力,这种变化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日本将首先尝试通过经济手段获得所需,但日本不会单单寻求增加劳动力而没有移民,也不会是唯一寻求控制外国能源的国家。欧洲人对创造区域经济关系感兴趣,东亚的各种新自治区也会试图让不同国家相互争斗。
日本不能输掉这场比赛。对日本来说,基于其需要和地理位置,对东亚地区施加压力是其唯一的选择,但日本会遭到多方阻碍。首先,经历多年抗日战争的中国,会认为日本蓄意破坏中华民族的主权完整。中国会与其他国家联盟,争取掌控自己的势力范围,也有可能取代日本控制整个东亚地区。日本最后的手段将是诉诸高涨的军国主义,即便这要走很长的一段路。到21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随着中国不稳定因素的增加和外国力量的上升,日本和其他国家一样,必须维护自身的利益。[1]

2030年的日本将如何自保?

大约到2030年,美国将不得不重新看待更加强大的日本。日本和美国一样,是天生的海洋强国。该国通过进口原材料、出口制成品而生存,海航线对其生存至关重要。为了确保自身利益,日本会在东亚地区开始从大规模地参与经济转为小规模地插手军事,所以它会特别保护自己区域的海航线。
日本南部距中国上海只有大约500英里。500英里还可把你带到符拉迪沃斯托克、库页岛,以及上海以北的海岸。这个半径是日本军事利益的外围界限。但是,即使要保护这样一个小小的领域,日本都将需要一个完善的海军、空军和太空监视系统。事实是,日本已经拥有这些,但到2030年,日本将不再使用这些被明确指为不受欢迎的入侵武器来圈定自己的势力范围。
正是在这一点上,自信满满的日本将开始挑战美国的战略利益。美国希望主导所有海洋。日本区域力量的重现不仅威胁了这种利益,而且为日本提高全球影响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舞台。因为日本在亚洲大陆的利益增加了,其空军和海军能力也会随之改进。这些能力提高后,就不能保证日本的行动范围不会扩大。这在美国看来非常危险。
这种情况可能导致下面的一幕上演:随着美国开始对日本增强的力量作出反应,日本会变得越来越不安全,这使得美日关系呈现螺旋式下降的趋势。日本要在亚洲追求根本的国家利益,就必须控制其海航线。相反,视控制全球海航线为国内安全绝对保障的美国人一定会向日本施压,设法对抗日本的挑衅。
处于日本日益增长的势力范围影响下的是韩国,一个我们期望能够在2030年之前完成统一的国家。统一后的韩国将会拥有7 000万左右人口,跟日本没有多大差别。韩国目前的经济水平在世界上位列第12名,2030年统一后排名会更靠前。历史上,韩国就对日本的统治感到恐惧。由于日本增加了其在中国和俄罗斯的影响力,韩国受困其中,惶惶不可终日。韩国在捍卫自身权力时不会心慈手软,但真正的重点是,美国视韩国为其制衡日本权力的一支力量,以及维护自身在日本海势力的一个基地。在反对日本崛起的过程中,韩国希望得到美国的支持,一支抗日联军也就随之建成。
在此期间,中国内部也将发生变化。在最近几个世纪,中国一直按照30~40年的周期运行。1842年,中国把香港割让给英国;在1875年左右,欧洲人开始控制中国的藩属国;1911年,孙中山推翻了满清王朝;1949年,中国共产党开始执政;1976年,毛泽东去世,中国进入经济加速增长的时期;到2010年,中国将会集中主要力量解决经济发展问题。这意味着另一个逆转可能会在21世纪40年代的某个时候发生。
但显然,21世纪40年代不会是这一进程的开端,而是高潮。这一进程将在21世纪30年代开始,并因外国(尤其是日本)的侵犯变得越来越激烈。这将是美国用来控制局势的另一个杠杆,它将支持北京控制日本势力,这也是美国“二战”前期政策模式的一次逆转。
到21世纪40年代,美国和日本将产生深刻的利益分歧。美国将与韩国和中国结盟,这三方都担心日本力量的增长。由于担心美国干涉自己的势力范围,日本必然会增加军事实力,但是,它将会被完全孤立。面对美国建立的区域联盟和其军事实力,日本没有办法独自应对这些压力,而且也不会有人伸出援助之手。然而,技术革新将改变地缘政治,日本将可能在亚洲的另一端形成自己的联盟。

乱世中崛起的“奥斯曼帝国”

2020年之前,也就是美俄在欧洲对峙期间,高加索地区也将有一个附带的对峙。俄罗斯将向南推进,进入该地区,再次将格鲁吉亚纳为己有,并同亚美尼亚建立联盟。这等于俄罗斯军队重返土耳其边界,会对土耳其造成巨大的威胁。奥斯曼帝国覆灭以及现代土耳其崛起后的一个世纪,土耳其人将再次面临他们在冷战时遭遇的威胁。
当俄罗斯第二次解体时,毫无疑问,土耳其人将在2020年左右制定强有力的战略决策。依赖混沌不清的缓冲区来保护自己免受俄罗斯的侵犯是一个赌注,土耳其人不会再这样做。这一次,为了保证国内的安全,他们将尽可能向北推进到高加索地区。
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到2020年,土耳其的经济水平将会跻身世界10强之列。2006年其排名已经在第18位,并正在稳步上升中。土耳其不仅在经济上能够自行发展,还能够在战略上发挥关键作用。事实上,土耳其在亚欧大陆拥有最强势的地理位置。土耳其容易接近阿拉伯世界、伊朗、欧洲、苏联成员国,以及最重要的地中海。土耳其的经济增长在于,它不仅是一个区域贸易中心,也是一个凭借自身力量壮大的生产型经济大国。
到2020年,土耳其将在乱世中崛起,取得相当稳定的经济和军事实力。除了不稳定的北部之外,该国的其他各个方向也将面临挑战。位于东南方的伊朗,数百年来在经济和军事上都没有显著成绩,但其国内事务一向都难以捉摸。南面有持续动荡、缺乏经济发展动力的阿拉伯世界。而在西北面,则是长期混乱的巴尔干半岛,其中包括土耳其的宿敌——希腊。
这些地区没有一个会在21世纪20年代获得良好的发展,尤其是土耳其南面的阿拉伯半岛将面临生存危机。除了石油以外,阿拉伯半岛的资源很少,几乎没有工业,人口也是最少的。阿拉伯半岛目前的重要地位主要取决于石油,在历史上石油带来的财富对该地区的稳定有很大帮助。但到2020年,阿拉伯半岛将会衰落。虽然石油还没有枯竭但危险终将慢慢浮现。伴随着波斯湾地区其他酋长国的动荡,沙特众议院间帮派争斗将会大规模爆发。
不过,影响更广泛的一个问题当属整个伊斯兰世界的极端分裂。从宏观历史角度来看,它的分裂会受美国与伊斯兰圣战者战争的影响。大约在2010年美俄对峙时期,俄罗斯将进一步破坏中东稳定,企图用土耳其南部问题来牵制美国。大体上,伊斯兰世界尤其是阿拉伯世界将在21世纪20年代按预想被划分为几块势力范围。
土耳其西北面的巴尔干地区也将鸡犬不宁。不同于20世纪冷战时美苏封锁南斯拉夫,美俄第二轮对峙的重点将是破坏该地区稳定。俄罗斯不会像冷战时期那么强大,它将面对的对手是匈牙利、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除了努力遏制土耳其(通过南面的阿拉伯国家),俄罗斯也将试图遏制匈牙利、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并把它们变成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的死对头。俄罗斯将撒下一张大网,以确保成功地转移土耳其的注意力。希腊、马其顿、波黑和黑山被卷入巴尔干冲突中,该地区将再次成为废墟。即便是土耳其的边缘地带都会持久地动荡不安。

土耳其:伊斯兰世界的守卫者还是美国的拥趸?

伊斯兰世界虽然不能团结一致,但却能够为穆斯林力量所支配。在整个历史上,从蒙古13世纪入侵以来,土耳其一直是最能将伊斯兰世界的一部分创造成为一个帝国的一支力量。1917~2020年间的这个世纪算是例外,土耳其只统治小亚细亚。但是,土耳其在伊斯兰世界的权力不容小觑。从地图我们可以看出,土耳其一度统治过巴尔干、高加索、阿拉伯半岛和北非。
21世纪20年代,土耳其将重新崛起,其实力甚至会超过日本。在与俄罗斯对峙期间,土耳其会在连接爱琴海和黑海的博斯普鲁斯海峡阻断俄罗斯接近地中海(土耳其历史上就控制博斯普鲁斯海峡),因此,俄罗斯历来就视土耳其为阻断其利益的力量。俄罗斯将需要进入博斯普鲁斯海峡,对付控制巴尔干地区的美国。土耳其人知道,如果俄罗斯一旦有这样的机会实现其地缘政治目标,土耳其的主权将受到威胁。因此,土耳其人将致力于同美国联盟对付俄罗斯。
土耳其人将会对美国反俄战略起到一定的作用。美国将鼓励土耳其向北部高加索推进,希望土耳其在巴尔干地区以及南面的阿拉伯国家的穆斯林地区的影响力增加,这将提高土耳其的海军、空军力量和太空探索能力,以挑战黑海地区的俄罗斯。美国将要求土耳其海军与其共同承担地中海的军事任务,阻止俄罗斯在非洲的冒险行动。美国也将尽一切所能,鼓励土耳其经济的发展,这将进一步刺激土耳其正在快速发展的经济。
俄罗斯的第二次解体将提供给土耳其人一个百年不遇的良机。土耳其将摆脱混沌和虚弱的状态,迎来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的双重发展。俄罗斯瓦解后,环土耳其各区域的地缘政治将会重组,土耳其不费吹灰之力就将会成为这个地区的主导力量,对各个方向施加压力。土耳其还不会成为一个正式的帝国,但毋庸置疑,它将处于伊斯兰世界的中心位置。
当然,阿拉伯世界对土耳其重新崛起会相当担忧,它们并没有遗忘土耳其人在旧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虐待阿拉伯人的岁月。但本地区唯一能与土耳其抗衡的只有以色列和伊朗了,而土耳其的优势在于它对阿拉伯人不那么排斥。随着阿拉伯半岛的衰退,阿拉伯国家的安全和经济发展都将密切依赖土耳其。美国将视这一发展为积极的步骤。
首先,它会奖励亲密盟友;
其次,它将使不稳定地区逐渐趋于稳定;
然后,它会将一直对波斯湾意义重大的碳氢化合物的供给纳入土耳其的势力范围;
最后,土耳其人会设法遏制伊朗在该地区的野心。
虽然短期内的反应是积极有益的,但其长期的地缘政治影响将违背美国的总体战略。正如我们所看到的,美国造就了区域大国来阻止亚欧大陆上更大的威胁。然而,美国也担心区域霸权,因为它不仅可以演变成区域挑战者,也有可能成为全球挑战者。这正取决于美国将对待土耳其的态度和方法。21世纪20年代末期,美国和土耳其的关系也将变得越来越紧张。
土耳其对美国的看法也将改变。21世纪30年代,美国将被视为是土耳其区域利益的威胁。此外,土耳其可能发生意识形态的转变。自从奥斯曼帝国垮台,土耳其就一直是一个世俗大国。历史上,土耳其人采取灵活的方法,把宗教当做一种跟信仰系统差不多的工具。在美国不断加强对土耳其遏制的情况下,土耳其可能会转而发现这样做更有利于钳制伊斯兰势力,即不仅把自己装扮成穆斯林力量,还要装扮成伊斯兰力量(与基地组织决然不同),试图建立一个伊斯兰超级大国。这将使阿拉伯穆斯林在该地区的立场从不愿意结盟,转变为积极参与土耳其的扩张(不再计较历史旧账)。因此,美国将面对的是一个潜在的强大势力——伊斯兰国家,该国将统治整个阿拉伯世界和地中海东部。土耳其的政治力量和经济活力的结合,定会对美国构成威胁,其他方面的挑战也会继续出现。[2]

欧盟与俄罗斯的支点:躲在美国身后的波兰

在美国与俄罗斯的对抗中,最热情的参与者将是苏联卫星国,尤其是波兰。从某种意义上说,正如被美国领导一样,波兰人也将影响美国人。面对俄罗斯的重新崛起,波兰已经失去一切,也没什么需要保护的。当俄罗斯再次逼近波兰的边境线时,波兰将通过北约寻求欧洲其他国家的支持。德国和法国对任何对峙都没有兴趣,因此,面对俄罗斯和德国的威胁时,波兰将尽其所能,寻求外部力量的保护,但历史证明,这个方法收效甚微。法国和英国1939年声称会保护波兰免遭德国和俄罗斯的侵犯,可并没有起到作用。但美国的做法将有所不同。它是一个年轻、充满活力的、敢于冒险的国家,而且实力不断增强。令波兰惊喜的是,美国将有足够的实力阻止俄罗斯。
欧洲其他国家,尤其是法国和德国,会对美国超越俄罗斯怀有极其复杂的感情。它们不想再经历类似于20世纪的冷战了。当所有这些国家的人口减少时,德国和法国可能会欣慰地看到俄罗斯的第二次解体,虽然其人口也下降了,但总数依然庞大。然而,它们不愿意看到美国在北约框架之外依然拥有在欧洲的强势地位。北约实际上是欧洲人用来控制和遏制美国的组织。
德国、法国和其他西欧国家也不会习惯波兰、捷克共和国、斯洛伐克、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突然建立起来的自信。因为同美国强大的双边关系,跟俄罗斯对峙反而会使这些国家感到更加安全,它们通过这种双边关系设法压制俄罗斯的力量。摆脱了对俄罗斯原始的恐惧和对觉醒的德国的不安,这些国家几世纪以来第一次觉得自己是相对安全的。法德的衰退将波及所有欧洲边缘地区,这主要是由人口减少、经济萧条,以及地缘政治的决策失误而放弃同俄罗斯对峙(因此破坏了北约)引起的,最终结果将是一战以来渐渐摧毁法德的信任危机的进一步深化。
因此,对欧洲权力结构将有一个界定。俄罗斯的瓦解将给东欧提供在东部地区采取更积极的外交政策的机会和需求。东欧将成为欧洲最有活力的地区。随着俄罗斯的瓦解,东欧国家将向东扩大其影响力和权力。喀尔巴阡山脉形成的天然屏障,使斯洛伐克、匈牙利和罗马尼亚已成为最不容易受到俄罗斯侵略的国家。在欧洲北部平原的波兰将是最脆弱的,但同时也是东欧最大的、最具潜力的国家。
当俄罗斯四分五裂时,波兰将是第一个想要向东推进,试图在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建立一个缓冲地区的国家。当波兰人想一试身手时,喀尔巴阡山脉以东的国家则把势力往乌克兰延伸。500年来,夹在大西洋沿岸欧洲国家、德国和俄罗斯的争夺之间,东欧一直处于落后地位。随着俄罗斯的瓦解,欧洲秩序将移向与美国有着密切关系的东欧。
波罗的海国家、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和罗马尼亚之间建立政治邦联是不可能的,因为它们彼此之间有太多的文化和历史差异,但是,这些国家并不是不可能建立一个联盟,尤其是当它们有“向东部挺进”的共同利益的时候。
这正是这些国家将在21世纪30年代所要做的。利用其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和同美国密切合作时所遗留下来的军事力量,它们将结成联盟,并且不反对任何挺进东部的行动。相反,鉴于这种混乱的局面,该地区许多人会将其当做一支稳定的力量。难点是协调行动,避免某些特殊领域的主要冲突。该地区一直以来都矛盾重重,然而,21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东欧国家将尽释前嫌,共同对付俄罗斯。确保俄罗斯不再对自身构成威胁和增加劳动力数量,将成为东欧国家的头两号任务。
我们无法精确地预测东欧的发展进程,但并不难想象爱沙尼亚占领圣彼得堡,波兰占领明斯克,或匈牙利占领基辅的情景,这就好比俄罗斯占领华沙、布达佩斯和柏林。从另一个角度出发,如果俄罗斯再次解体,东欧不可避免地会掀起一场东扩运动。在这种情况下,波兰将成为欧洲一支主要的活跃力量,但它不是独自行动,而是领导东欧国家联盟。
由此看来,到2040年,欧洲内部的权力平衡会转移到东欧。整个欧洲将面临人口减少的危机,但东欧能通过与美国复杂的金融关系解决这一问题,这也是美国用来与盟国维持关系的传统手段。东欧在绝对经济规模上可能不会超过西欧,但东欧将比西欧更有活力。
这一切对法国和德国意味着什么呢?处于秩序混乱,但法德两国处于决定性地位的欧洲是一回事;处于自身重组,将法德两国抛在脑后的欧洲又是另一回事。英国已驶入美国的经济轨道,伊比利亚半岛也得到了美国的青睐,在这种情况下,法国和德国将面临生存困境。
衰落意味着不再进行大冒险,但它并不意味着丧失生存意志。到2040年,法国和德国的辉煌将一去不复返。在人口危机和欧洲地缘政治的重新界定之间,法国和德国将面临一个决定性的时刻。如果不能维护自身利益,由他国决定自己的未来,它们就会从衰落变得无力,而这种无力会成为一种地缘政治性的螺旋,它们将因此一蹶不振。
对法国和德国来说,美国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本世纪中叶,东欧会迎来发展高潮,但这是在美国支持的背景下才会发生的。如果美国被迫放弃其在欧洲的权力,东欧就不会有能力和信心来推行其在东部地区的战略计划,欧洲旧秩序就可以继续维持下去,法国和德国的安全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
显然,法德不会直接同美国对抗,迫使美国人放弃在东欧的影响力。但是,随着美俄冲突的落幕,美国在该区域的即时利益也将减少。因为美国的力量仍会是不断变化的,其注意力跨度小,所以美国很有可能减少在东欧的注意力。法国和德国可能还会有一次威慑东欧的机会,尤其是当美国把注意力转移到世界其他地方(如太平洋地区)时。
美国对欧洲的胃口可能会在俄罗斯瓦解后立即缩小,但这只是在短期内增强法德的力量。随着美国同日本和土耳其危机的出现和加剧,美国会重新重视自身在欧洲的利益。一旦土耳其人在21世纪20年代开始行动,美国在东欧将拥有非常现实的利益,这足以阻止法德两国东山再起。[3]

2030:不可一世的美国时代

21世纪头20年,俄罗斯的分崩离析将创造一个从太平洋到喀尔巴阡山脉的巨大权力真空。周边地区将对这个权利真空展开激烈的争夺。芬兰将收回卡累利阿,罗马尼亚将收回摩尔多瓦,同时欧洲人和美国人也将在中国建立地方势力范围。这真是一个偷猎时代。
有三个国家有能力也有必要做一些大举动。日本将进行权力扩张,将俄罗斯远东滨海区域和邻国部分地区收入囊中。土耳其也将进行权力扩张,不仅进入高加索地区而且将穿过该地区达到其西北部和南部。波兰领导东欧国家联盟,将向东推进,深入到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境内。
本世纪头10年,美国对这一切会静观其变、不动声色,一如它在20世纪90年代对待世界的态度。波兰、土耳其和日本将是美国的盟国,增加它们的力量也将提升美国的实力。从道义角度出发,可以说,这些国家实际上将有助于邻国的繁荣。
然而,到21世纪30年代中期,当这三个国家的实力不断积蓄之时,美国又会开始感到心神不宁。到21世纪40年代,这种不安将会变成彻头彻尾的敌意。美国的第五条地缘政治原则是反对任何大国控制整个亚欧大陆。一时间,会有三个区域霸权同时出现,其中两个(日本和土耳其)将是重要的海上大国——一个在太平洋西北部,一个在地中海东部。这两个国家也都会在太空开发上采取行动、大展拳脚。下一章我们会讨论它们如何在21世纪中叶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世界进程。到21世纪40年代,美国会对一切破坏自身利益的行为作出反应。好戏即将上演。

注释

[1]弗里德曼.未来10年[M].深圳:海天出版社,2011:186~188.
我们很难想象还有哪两个国家会像中国和日本这样差异迥然。它们之间的现代战争始于1895年,在那场战争中,日本人彻底摧毁了清政府的北洋水师。此后,经济摩擦把它们变成了不可调和的敌人。
日本是个海上工业大国,它的原材料几乎完全依赖进口。而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的中国则可以自给自足。从日本的工业化历程起步那一天起,就离不开中国的市场、原材料和劳动力,而且他们希望以最优惠的方式获得这些资源。中国需要的则是国外的资本和经验,但却不愿因此受到别人的控制。这两个经济体之间别有用心的相互依赖,导致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它们之间爆发了一场残酷的战争,此间日本人占领了中国的大部分领土。两个国家始终未能摆脱那场战争留下的阴影,而它们之间的敌意和仇恨也只是暂时受到抑制。
冷战期间,美国与中日两国维持着千丝万缕、错综复杂的关系。美国不仅需要日本的工业力量辅佐自己,更需要它所形成的天然屏障来阻止苏联舰队进入太平洋。对此日本也心甘情愿。作为回报,美国则向日本的工业产品敞开自己的市场,并且不要求日本为他们的全球军事战略承担任何责任。
与此同时,美国与红色中国在怒目和仇视中度过了30年,直至陷入越南泥潭,为寻找共同抗衡苏联的盟友时,才发现了中国的价值。而始终对苏联心存戒备的中国,也接受了美国人的示好。无论中国还是日本,都对美国人与另一方的关系感到不舒服,但美国人在维护这个三角关系方面似乎已经驾轻就熟,因为每个国家都要考虑更重要的事情:中国人关心的是地缘政治,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苏联的怵惕;日本想的则是如何实现战后经济的复苏。两国都出于各自的理由而需要美国这样一个朋友。
冷战结束后,这种均势也发生了变化。在日本经济的快速增长期戛然而止时,中国则采用了日式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成长模式,开始了长期的高速增长。日本依旧是该地区最大的经济体,中国则成为最具活力的经济体,这些非常符合美国的期望。事实上,美国对这两个国家的关注主要停留在经济层面,而不从真正的地缘政治角度去看待它们。总体而言,亚洲事务是财政部及贸易经理们考虑的重点,而不是国防部的当务之急。
西太平洋及东南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稳定局势尤需令人关注,因为在整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从印度支那到印度尼西亚,再到中国及其他地区,亚洲似乎是世界上最不稳定、最不被看好的地区之一,这里就像一个沸腾的大锅炉,充斥着战争、内乱和不稳定因素。
因此,美国总统必须牢记,亚洲永远是一个变幻莫测的地方,未来10年里,某些现在还被认为不变的东西将会有彻底改观。例如,日本经济走出衰退的同时,中国经济却将面临严峻考验。1970年,我们还一致认为,亚洲是个充满暴力和不安定因素的地方;但是到了今天,它却呈现出一派和平与稳定的景像。这些相互矛盾的结论表明,要正确判断亚洲在未来10年的状况、中日之间的博弈将如何发展以及美国将采取何种政策,都将充满未知的挑战。
[2]弗里德曼.未来10年[M].深圳:海天出版社,2011:140~141.
因此,在即将到来的10年中,美国必须确保土耳其不会有悖于自己的国家利益,同时还要防止伊朗和土耳其为了统治以及瓜分阿拉伯世界而相互勾结。土耳其与伊朗对美国的恐惧感越严重,上述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从短期来看,美伊之间的和解会让伊朗暂时放松警惕,但是他们十分清楚,这只是美国的权宜之计,而不是为了建立天长地久的友谊。相形之下,土耳其不仅更适合作为美国的长期盟友,而且还能够在其他方面,尤其是巴尔干和高加索地区作为阻止俄罗斯勃勃野心的障碍,从而为美国带来好处只要美国能够维持与伊朗达成协议的基本事项,伊朗对土耳其来说就意味着威胁。无论土耳其人有何想法,他们首先要自保,而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土耳其必须设法削弱伊朗在阿拉伯半岛的影响以及与半岛北部毗邻的阿拉伯国家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的实力。这种做法不仅能够牵制伊朗,而且还会拉近土耳其与波斯湾地区产油国家之间的距离,从而保证其石油供给并且从中牟利。
在未来10年中,土耳其和伊朗将会进行角逐,而以色列和巴基斯坦则更加关系地区均势问题。从长远角度来看,伊朗不可能对土耳其形成制约,因为后者不仅在经济上更具活力,在军事上也更加先进。更为重要的是,伊朗地势封闭,而土耳其却四通八达,连接着高加索、巴尔干、中亚以及地中海和北非地区,因此有更多机会拉拢盟国从而削弱伊朗实力。从古代起,伊朗的海军力量就相对弱小,而且由于其港口所在位置,伊朗将来也很难发展成为一个海上大国。与此相反,土耳其曾经数次成为地中海的主要强国,而且这一历史还会重演。在即将到来的10年中,我们可以看到,土耳其成为这一地区霸主的态势将会露出冰山一角。有趣的是,虽然我们可以想象土耳其在未来100年中将会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但是在未来10年中仍然是其蓄势待发的一个过程。土耳其必须设法平定国内政局,同时大力发展经济。该国将继续遵循近年来较为谨慎的外交政策。反之,如果土耳其让自己陷入各种冲突之中无法自拔,那么它就难以对这一地区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此,美国必须懂得从长远的角度看待这个国家,并且避免对其施加巨大压力,影响其发展。
[3]弗里德曼.未来10年[M].深圳:海天出版社,2011:180~182.
不管美国对欧洲周边国家采取何种战略,但德国依旧是问题的重中之重,在未来一段时间,德国将继续主导很多国家的外交政策。美国不仅需要避免与德国形成直接对立,也不能对欧洲事务置若罔闻。尽管北约已名存实亡,但美国决不能放弃北约,而要以足够的尊重对待所有多边制度和所有欧洲国家,把所有多边机构和每个欧洲国家都看做是不可忽视的力量。换句话说,美国必须对欧洲建立一种常态机制,避免欧洲的周边国家被纳入法德阵营。一旦美国过早地让美欧关系陷入危机,只会加强德国对这一地区的控制力。德国(或者说德国与法国)与欧洲其他国家间固有的紧张关系注定会不断加深。因此,美国根本就没有必要主动去添油加醋,因为承担压力的是德国,而不是美国。与此同时,在这种相对缓和的局势下,美国必须采取必要步骤应对俄罗斯与德国成为盟友的可能性。为此,美国总统必须进一步推进与部分主要欧洲国家的双边关系,而且必须在多边关系框架之外达到这一目的。而最可取的典范就是英国,作为北约及欧盟的成员国,英国始终与美国保持着与众不同的坚实关系。在未来几年里,美国必须在绕开北约的前提下,加强与欧洲周边国家的双边关系,但口头上又不能疏远北约。
不管选择何种关系,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加强美国在欧洲国家心目中的盟友关系,美国至少要在表面上接受德国。但某些国家确实关系到美国的利益。譬如,丹麦控制着俄罗斯进入大西洋的出口和美国进入波罗的海的入口。意大利在地中海占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与英国保持着比其他欧洲国家更亲密关系的挪威,可以为美国提供战略上的优势,不仅仅是为美国提供军事基地,也关系到美国与挪威石油行业的合作前景。当然,与土耳其的合作,则可以为美国在巴尔干、高加索、中亚、伊朗以及阿拉伯世界提供更大的活动空间。但美国不应把眼光仅仅局限于这些对自己有价值的国家,而是应该放开眼界,总揽全局,还要关注那些会给自己带来负担的国家。德国和法国始终瞧不起美国的战略,认为它不成熟。而美国则应在未来10年充分利用这一点,在不经意间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美国的每一个举动都应让德国、还有法国感觉到,美国并不在意它们的活动。
但这些关系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它们或许要让美国在遏制俄罗斯的波兰及“海间联盟”(即斯洛文尼亚、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等地区付出一定的代价。在这些地区,美国的战略同样需要刻意制造隐蔽和欺骗。
它必须诱使欧洲认为,美国只是在拉拢那些一直想被美国拉拢的国家,如波兰、“海间联盟”的其他国家及波罗的海国家。一旦美国暴露出直接寻求抑制德国或是与俄罗斯制造危机的迹象,都有可能引起欧洲的反弹,从而导致这些周边国家回归欧洲权力的中心。就总体而言,这些欧洲国家并不想被拉进对美国的对抗。另一方面,它们又想寻找一个能对抗巴黎-柏林-莫斯科这个轴心势力的力量,因此,只要不需要付出高昂代价,他们完全会投入美国或者是英国的怀抱,为自己找到一个保护伞。无论如何,美国都必须阻止俄罗斯与欧洲半岛联合起来,因为这将形成一股美国人无法遏制的力量。
在欧洲问题上,信任至关重要,尤其是对波兰。美国必须从两个方面帮助波兰克服历史阴影。首先必须说明的是,波兰人认为英国和法国在1939年会出兵帮助自己抵御德军进攻完全是自欺欺人,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这完全不可能实现;其次,美国还需要提醒波兰的是,波兰人并没有抵抗多久,以至于其他国家根本就来不及出手相助,德国人征服欧洲用了六个星期的时间,但波兰在第一周里就已经向德国人投降了。这样的提醒似乎有点尖刻。但对于波兰及其他欧盟成员国来说,如果不自救,也就不可能被他人所救。
这也是未来10年美国总统必须面对的一个挑战。因此,他必须学会以假乱真,只有这样,莫斯科或是柏林才不会在美国构建制约它们的框架之前,先发制人,加剧与美国的紧张关系。同时,美国还要向波兰及其他国家重申其履行维护相关国家利益的严肃态度。尽管这些事情并非不可为,但要想成功,还需要同时具备罗纳德·里根故作糊涂的本事和富兰克林·罗斯福超凡冷静的心态。总统在表面上绝对不能让人感到智慧超人,即便是撒谎也要让人信以为真。这种伪装的对象并不是未来的盟友,而是潜在的敌人。显然,美国还需要争取时间。在这个问题上,美国最理想的战略就是首先为盟国提供援助,培养和支持本土军事力量,延缓拖住进攻者,或者至少能让他们坚持足够的时间,等待援兵的到来。此外,美国的援助还应该为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创造适当环境,既要帮助他们发展和加强本国经济,还要向他们开放美国市场。冷战期间,美国正是通过这种方式说服西德、日本、韩国等国家承担起抗衡苏联的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