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少数派投资
提供私募基金行业的精选资讯,聚焦高净值人群的理财需求。回避投资陷阱,帮助您成为一个高明的投资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ZaomeDesign  ·  每日灵感丨二月二十三日 ·  2 天前  
字体设计  ·  设计师永尾仁的一个动态字体设计 ·  4 天前  
字体设计  ·  正在创作的一套可爱字体 ·  4 天前  
优秀网页设计  ·  AI工具丨拯救爆肝设计师!这款AI神器3分钟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少数派投资

圣诞特辑——节前如何处置资产?(少数派投资)

少数派投资  · 公众号  ·  · 2021-12-24 15:00

正文


转眼间又是一年过去,仔细算算,离新冠病毒爆发已近两年了,怎么样?是不是突然感觉时间都喂狗了?T_T

不知道今年到现在,大家的收益都有多少呢?经历了年中A股新能源的狂飙,和年末美股的调整,不知道大家对未来的市场是什么看法。但是临近圣诞、元旦,以及一个月之后的春节,无论学生狗还是上班狗,无疑都是要考虑花钱的事了。也许是时候把钱从基金、股票里提一点出来过节了,那么该怎么进行处置呢?
不妨先来做个题:假如你有以下四个资产可以处置,你会选择卖掉哪个?


也许你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但这样或许还不够直观,如果我们再考虑上金额呢?


想象一下,你买了四只股票,但是最重仓的那只跌的最惨,让你无比难受、失望,反而是轻仓的几个表现还行,嗯……卖哪只呢?
在不考虑特殊偏爱的情况下,估计选择的人数排序为:+20000>+5000≥-10000>-200000。这是很正常的。因为人们都会有避免懊悔和寻求自豪的心理,在股票被真正卖出之前,其损益终究只是账面损益,或者说是你心理账户中的损益。而卖出的这一动作会更加让你体会到其带来懊悔感和自豪感。

有句话说的好,只要我不卖,我就永远不会亏——只要相信它迟早会涨回来,这种看似自欺欺人的做法,其实还真可以让自己不那么难过。所以为了避免卖出亏损股票带来的懊悔自责,以及追求卖出赚钱股票带来的自豪感,会让我们更倾向于卖出赚钱股,买入亏损股。这就是处置效应。
其实这种办法不能说一定有多坏,可能确实之后你卖的股票跌了,持有的股票反弹了,你赌对了也说不准。但从理性的角度出发,大部分人对于理性的定义是赚钱,而它的出发点是心理因素,所以它肯定不能说是一个理性的策略。理性的策略应该是判断每个股票的后市涨跌,然后卖出预计要跌的最多的股票,哪怕它已经跌了很多了。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才能判断资产的后市表现呢?

这个问题可能很难确切回答。但是我们可以参考一些数据增加选对的概率。
首先我们也许可以考虑节日效应,又称日历效应。各国对于节日效应都已有充分的研究,不论是发达的美国市场,还是欧洲市场或者日本市场,学者们均得出了“ 节前平均收益率比其他交易日平均收益率要高 ”的结论。那么A股市场情况也是如此吗?

根据中泰证券研究所的研究可知:
从 2000 年到 2020 年的 21 个年度中,节前五个交易日平均收益率共有 17 个年份为正,节后五个交易日平均收益率共有 16 个年份为正;相对比,全年日均收益率却只有 11 个年度为正。

在所有的年份里,有 16 个年份的节前五日日均收益率大于全年日均收益率,有 16 个年份的节后五日日均收益率超过了全年日均收益率。


从统计学意义上说,中泰证券发现 春节 前 5 个交易日(SF-5)以及春节后 5 个交易日(SF+5)的日均收益率是显著高于全年日均收益率 ,但是在节前、后30天的效果就不是很显著了。


当然了,这只是整体市场的数据表现,那么我们如果想针对具体股票的处置做选择,应该如何操作呢?

首先当然我们可以进行基本面的分析,选择我们认为基本面更好的,或者是预期差更好的股票继续持有,卖出剩下的。

其次除了基本面的分析外,动量/反转效应[1]或许是一个角度。或许大家都知道,美股等全球大部分市场呈现的是动量效应,那么我大A呢?

根据国信证券的研究,以股票过去20 天的累计收益率 Ret20 作为动量/反转因子的代理变量。发现在2017年以前,市场确实主要呈现明显的反转效应,而在 2017 年之后反转因子多头组合就出现明显的回撤,2020年之后,反转因子的多空组合也没有什么收益了。




关于A股反转效应为何产生以及现在失效的原因,或许与投资者结构有关,在此我们不做深度探讨。但是研究(如图8,9所示)同时还发现了不管是主动基金经理,还是量化投资经理,都越来越多地暴露于在动量因子上;而与此同时,个人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却更倾向于反转交易。我们如果能知道持有股票的此类属性,借此入手或许不失为一种思路。




那么如果我们用完了上面的所有思路,还是没法决定怎么办?
其实也好办,就凭着内心的感觉选就好。我们总说追求收益才是绝对的理性,其实从效用的角度来说,虽然可能内心的感觉不能代表绝对理性,但它起码代表了当期心理效用最大化的选择。

如果理性角度实在不知道怎么选的话,何不选一个让自己效用最大化,最开心的选项呢?如果卖掉赚钱/亏损的股票能带给我们快乐,那为何不卖它呢?

但是请务必记得一点,就是卖掉之后,一定把它从自选里删掉,然后千万千万千万别去再看了。

为什么?

呵,这就像是圣诞节视监前男友的朋友圈一样,看到他过的不好还行,万一看到他无缝衔接了,在那笑嘻嘻的发个合照,这节,你还能过吗?

想必你现在已经完全理解懊悔规避和处置效应了。=_=
最后,祝大家圣诞平安,新年快乐。

注释:
[1] 动量/反转效应:如果前期上涨的股票在下一期普遍继续上涨,称为动量效应,如果普遍反转下跌,称为反转效应。


往期文章回顾:

回顾2021年,我们在投资中学会了什么?


明年市场怎么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