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参见陈道英:《互联网条件下对我国〈宪法〉第35条的解释》,载《中国宪法年刊》2015年第13卷;参见孔祥稳:《网络平台信息内容规制结构的公法反思》,载《环球法律评论》2020年第2期;李延枫:《网络平台内容治理的公法规制》,载《甘肃政法大学学报》2022年第2期,等等。
2. 当然,除了这两大理论外,实际上还有其他更具颠覆性的理论。比如,Amar教授认为,公法规范仅适用于政府的论断并不正确,为此,他提出了一个“最小权利”领域的概念,其认为,在这些领域,私人行为和私人权力应同国家行为和国家权力一样,受制于相同的公法规范。See Amar Akhil Reed, “Remember the Thirteenth”, Constitutional Commentary, Vol.10, 1993, pp.403-408。但由于这一理论以及与之相类似的其他理论不太符合美国宪法实践及学界主流意见,故在此不予述评。
3.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私立学校所采取的种族歧视行为即在法律上免受责难,实际上,联邦和州的民权法案会让私立学校的歧视行为归于非法行为。
4. Adickes v. Kress & Co., 398 U.S. 144, 152 (1970).
5. Brentwood Academy v. Tennessee Secondary School Athletic Assoc., 531 U.S. 288, 295-296 (2001). 也正因此,国家行为理论才会被贴上“法律中的混沌地带”这一负面标签,See Freund, Paul A., “The ‘State Action’ Problem”,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Vol.135, 1991, pp.3-5.
6. 参见[美]阿兰·艾德斯、[美]克里斯托弗·N.梅:《美国宪法:个人权利 案例与解析(第五版)》,项焱 译,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第19-33页。还有学者将对国家行为的认定标准总结为公共职能标准、紧密关联标准和联合参与标准。参见杜国强:《公法权利保障的非典型性进路——以美国法上的政府行为原则为视角》,载《人权研究》2019年第1期,第352-360页。
7. Lugar v. Edmondson Oil Co., 457 U.S. 922, 937 (1982).
8. 判决原文中最能体现这一论调的语句即为:“该公司业主所行使的权力恰是市政权力的全部且完全站在政府立场上”,Marsh v. Alabama, 326 U.S. 501 (1946).
9. Amalgamated Food Employees Union v. Logan Valley Plaza, 391 U.S. 308 (1968).
10. Lloyd Corp v. Tanner, 407 U.S. 551 (1972).
11. Hudgens v. NLRB, 424 U.S. 507, 518 (1976).
12. Jackson v. Metropolitan Edison Co., 419 U.S. 345 (1974).
13. Flagg Bros. v. Brooks, 436 U.S. 149 (1978).
14. Rendell-Baker v. Kohn, 457 U.S. 830 (1982).
15. Blum v. Yaretsky, 457 U.S. 991 (1982).
16. San Francisco Arts & Athletics, Inc. v. United States Olympic Committee, 483 U.S. 522 (1987).
17. American Manufacturers Mutual Ins. Co. v. Sullivan, 526 U.S. 40 (1999).
18. 但是,运用国家行为理论去证立Facebook等网络平台审查用户言论的行为应受到第一修正案的规制并非绝无可能,2019年的Halleck案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带来了希望。该案最大的争议焦点即为,运营一个开放性公共平台的行为能否等价于管理公共论坛的国家行为。对此,尽管以Kavanaugh大法官为首的多数派予以否定,但该案判决系5 : 4之判决,多数派仅以微弱多数优势胜出。且在少数意见陈述中,Sotomayor大法官甚至明确表明,案中被告所提供的公共电视服务就是宪制意义上的公共论坛,进而推导出运营开放性公共平台的行为就是国家行为的结论。该案最终以5 : 4的微弱多数完结便已表明,未来只要有任何一位大法官的意见出现改变,相应结论即会发生反转。Manhattan Community Access Corp. v. Halleck, No.17-1702, 587 U.S. (2019).
19. See William W. Van Alstyne, Mr. Justice Black, “Constitutional Review, and the Talisman of State Action”, Duke L. J., 1965; Arthur Kinoy, “The Constitutional Right of Negro Freedom”, Rutgers L. Rev, Vol.21, 1967; Erwin Chemerinsky, “Rethinking State Actio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Review, Vol.80, 1985.
20. 参见周佑勇:《行政法原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101-123页;余凌云:《行政法入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第46-53页;胡建淼:《行政法学(第五版)》,法律出版社2023年版,第63-89页。
21. 参见欧爱民:《言论类型及其法律保护——以美国法为视角》,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22. 在司法实践中,最高法院将政府规制表达活动的措施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内容的规制(content-based regulations),即基于表达的言论内容对表达活动施加相应的限制,如禁止发表支持或反对某项法案的观点;另一种则是内容中立的规制(content-neutral regulations),即对表达活动的外在方式而非内在内容施加相应的限制,如禁止在公共场所散发传单。参见郑海平:《表达自由案件中的“公共论坛”原理——基于美国宪法判例的分析》,载《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第122-123页。
23. 参见王江伟:《美国司法如何规制公众抗议——“公共论坛”原理及其启示》,载《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
24. Hague v. Committee for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307 U.S. 496, 515 (1939).
25. Schneider v. State, 308 U.S. 147 (1939).
26. Carey v. Brown, 447 U.S. 455 (1980).
27. United States v. Grace, 461 U.S. 171 (1983).
28. Frisby v. Schultz, 487 U.S. 474 (1988).
29. Police Department of Chicago v. Mosley, 408 U.S. 92 (1972).
30. Greer v. Spock, 424 U.S. 828 (1976).
31. Widmar v. Vincent, 454 U.S. 263 (1981).
32. Perry Education Association v. Perry Local Educators' Association, 460 U.S. 37 (1983).
33. Cornelius v. NAACP Legal Defense and Educational Fund, Inc., 473 U.S. 788, 802-804 (1985).
34. Rosenberger v. Rector and Visitors of th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515 U.S. 819, 829 (1995).
35. Lamb's Chapel v. Center Moriches Union Free School Dist., 508 U.S. 384, 392-393 (1993).
36. 从这一点上来说,指定公共论坛并不完全等同于有限公共论坛,二者并不完全合致。
37. 参见刘权:《网络平台的公共性及其实现——以电商平台的法律规制为视角》,载《法学研究》2020年第2期。
38. 参见劳东燕:《风险社会中的刑法——社会转型与刑法理论的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237页。
39. Packingham v. North Carolina, 582 U.S. (2017).
40. See Dawn Carla Nunziato, From Town Square to Twittersphere: The Public Forum Doctrine Goes Digital, B.U. J. SCI. & TECH. L., Vol.25, 2019, pp.1-59.
41. Laurenson v. Hogan, 8:17-cv-02162-DKC (2017).
42. Knight First Amendment Institute v. Trump, 928 F.3d 226 (2019).
43. 参见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第86-87页。
44. 也许会有人说,在网络空间言论审查方面,我国政府已经与各平台方进行深度合作,如我国已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等多个法律文件课以网络平台在言论管控上的主体责任。然而,国家立法赋予平台相应责任并不能说明政府已经深入到网络平台言论审查实践中,这只是一种普遍性的责任分配活动。只有当我们能够切实地证明,平台在言论审查活动中做出的大多数决定均受到政府的深度介入,或者政府在网络空间言论审查活动中直接支配平台方的管控行为,或者网络平台在判断某一用户发表的具体言论是否违规方面基本丧失独立性时,我们才能断定,各平台方与政府在言论审查方面业已形成“共谋”。
45. 参见陈新民:《宪法基本权利及对第三者效力之理论》,载陈新民:《德国公法理论 上册》,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92页;刘淑范:《宪法审判权与一般审判权间之分工问题:试论德国联邦宪法法院保障基本权利功能之界限》,载刘孔中、李建良主编:《宪法解释之理论与实务》,中央研究院 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1998年版,第231-232页。
46. 参见张翔主编:《德国宪法案例选释 第1辑 基本权利总论》,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20-47页。
47. 参见张明楷:《刑法学(第六版)》,法律出版社2021年版,第43-44页。
48. 参见周雷:《营业自由作为基本权利:规范变迁、宪法依据与保护范围》,载《中国法律评论》2020年第5期。
49. Vgl. BVerfGE 148, 267。在该案中,法院认为,私人间关系中的结构劣势地位会引发基本权利第三人效力的强化。
50. Vgl. BVerfG, NJW 2019, 1935。在该案中,法院倾向于认为,Facebook等网络平台属于会受到基本法第3条中一般平等权第三人效力拘束的特殊形势。
51. 参见张翔:《基本权利在私法上效力的展开——以当代中国为背景》,载《中外法学》2003年第5期,第548-549页。
52. 参见董璠舆:《关于宪法序言及其法律效力》,载《政法论坛》1987年第1期;黄惟勤:《论我国宪法序言的法律效力》,载《法学杂志》2010年第2期。
53. 针对笔者这一批评意见,也许会有人主张说,除却宪法序言,我国宪法第五条第四款亦明确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此处规定具有规范效力当无疑问。然而,笔者仍认为不能就此得出我国宪法也是私法主体的直接活动准则。主要理由有三:第一,若将第五条第四款置于第五条各款中予以体系解释便可发现,这里指向的规范对象仍是国家而非个人。正是因为国家负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义务,所以其才应保证各主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权威。可以说,第五条第四款是国家对外做出的一种承诺,否则何以解释该款第二句?第二,我国宪法存在不少基本义务规定,第五条第四款如此规定意在二次言明私主体应履行其基本义务。第三,这种表述深受党与宪法有关的政治话语的影响。在党看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基于这种重要性,党自然会强调全民应尊重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这种理念反映在宪法中即是此处规定。
54. 参见秦小建:《中国宪法司法适用的空间与路径》,载《财经法学》2019年第6期;黄明涛:《最高人民法院与具体审查——合宪性审查要求权的制度建构》,载《中国法律评论》2020年第1期。
55. 参见谢宇:《最高人民法院在合宪性审查中的现状、困境与出路——兼对我国〈立法法〉第99条第1款解释》,载《政治与法律》2020年第5期,第84-87页。
56. 参见邢斌文:《论法院在合宪性审查工作中的角色定位》,载《人大研究》2021年第2期,第19页。
57. 倘若网络平台运营商不妥当履行相关法定义务,其便会面临诸多法律风险,如被约谈、罚款等。参见《针对有害信息传播等问题,抖音、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被约谈》,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2942924999123188&wfr=spider&for=pc,2023年8月1日访问;《新浪微博被约谈,罚款300万元!最新回应》,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9109597135729010&wfr=spider&for=pc,2023年8月1日访问。
58. 参见张翔主编:《德国宪法案例选释 第1辑 基本权利总论》,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144-158页。
59. Vgl. BVerfGE 46, 160.
60. Vgl. BVerfGE 88, 203.
61. Vgl. BVerfGE 115, 118.
62. 参见陈征:《基本权利的国家保护义务功能》,载《法学研究》2008年第1期,第52页。
63. 参见韩大元:《1954年宪法与中国宪政(第二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3-156页。
64. Vgl. BVerfGE 92, 26 (46).
65. 参见王进文:《基本权国家保护义务的梳释与展开——理论溯源、规范实践与本土化建构》,载《中国法律评论》2019年第4期,第112-113页。
66. 参见范进学、马冲冲:《基本权利冲突命题的追问与反思》,载《法学杂志》2023年第2期,第115-118页。
67. 参见李海平:《论基本权利私人间效力的范式转型》,载《中国法学》2022年第2期。